如何融入主流社会争取权益? 在美华人应团结一致积极参政

如何融入主流社会争取权益?  在美华人应团结一致积极参政

【中美创新时报波士顿12月18日讯】(记者温友平)“当美国华人的价值观与美国传统价值观一致时,当美国华人真正把美国当成自己的家园,当美国华人真正把自己当成美国人之时,许多现在看似无解的问题方能迎刃而解。因此,只有抛弃族裔肤色的差异,寻求理念价值的一致,才是在美华人的唯一出路。”近日,大纽约地区清华校友会董事会董事长仰文奎在首届全美华人合作论坛上明确表示了上述观点。同时,他还进一步指出,在美华人的行动准则应该是团结一致、相互提携,积极参政、支持参政。

仰文奎首先指出,在美华人身份的认知应该是美国人而非华裔,但是在现实却存在是华裔而非美国人的一种典型身份认知。他分析说,华裔强调的是自己的种族和肤色、自身文化与价值观,这种以种族和肤色标签自己,结果就是华裔始终都是少数族群、隔离自己;美国人不是种族和肤色,而是一种文化与理念、一种传统价值观,它不是论出生,而是论价值观。

那么,什么是美国的传统价值观?仰文奎认为,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即其建国理念,也就是美国自由主义的开国精神,它包含在1776年签署的《独立宣言》之中。《独立宣言》中最重要的三点:个人的权利、政府权利的来源、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他还进一步根据美国宪法及其宪法修正案内涵指出,美国传统的价值观内涵包括六点:“个人自由与自力更生(Individual Freedom and Self-Reliance):机会平等与竞争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and Competition):美国梦与辛勤工作(The American Dream and Hard Work)”。具体而言,就是权利与其相应的责任:“为获得个人自由,必须自力更生;为获得机会平等,必须努力竞争;为实现美国梦,必须辛勤工作”。

仰文奎强调说:“当美国华人的价值观与美国传统价值观一致时,当美国华人真正把美国当成自己的家园,当美国华人真正把自己当成美国人之时,许多现在看似无解的问题方能迎刃而解。因此,只有抛弃族裔肤色的差异,寻求理念价值的一致,才是在美华人的唯一出路。”

在美华人应如何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并争取权益?仰文奎认为,在通往认同并实现美国传统价值观的道路上,在美华人应该采取的行动准则是:团结一致、相互提携;积极参政、支持参政。

首先,仰文奎从华人移民美国200年历史经验教训中,强调当今在美华人无论新老移民,一定要团结一致、互相提携。

从1820年有正式入境记录开始至今,华人移民美国已经有约200年的历史。仰文奎认为,早期的华人移民来源地单一、社区结构封闭、宗族单一、从业创业行业结构单一,加上美国历史上西海岸反华运动和1882年联邦政府排华法案,导致早期移民社区集中在唐人街,华人对外代表华人、为社区成员争取权益力量十分薄弱。他进一步指出,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转型始于二战期间排华法的撤销和战后,但根本性的变化则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这时期的华人新移民呈现出来源地多元化、社会和经济背景多元化、具有比美国人平均水平还要高的教育水准和专业技术、以及在美居住模式显示出多个主要城市的集中化和多州的扩散化等特征。

然而,新老移民缺乏联系沟通,未能团结一致。仰文奎强调,作为美国华人,我们应该向其它族裔如犹太裔和印度裔学习。如印度裔,经过数代人的努力,他们在企业界、政界和学界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究其秘诀,应该归于他们的重文不轻理,敢于表达;“技术+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尊重下属;相互扶持,引荐人脉,“利他共赢”的处事哲学等等。

其次,仰文奎还从争取华人权益的现实目标上,主张在美华人应该积极参政、支持参政。

仰文奎分析说,相比其它族裔,无论是新老移民,在美华人的议政参政意识都较薄弱。如果理解美国联邦制的三权分立自下而上的结构,就会知道,政府官员都是由民选产生,而不是委派。所有候选人,无论是竞选美国总统,还是竞选地方官员,他们都会去研究不同族裔的投票率。投票人数多、投票率高,候选人在准备竞选方案、制定政策的时候,就会倾向某个族裔。若沉默不语,则会被视为“你不说话、你的利益被剥夺也不会有意见”的人群。因此,当候选人竞选时,他会为了获得某些族裔的支持而制定相关的竞选纲领;而一些族裔,也会为了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格外青睐某些候选人。

仰文奎主张,在美华人必须积极投票,参与社区事务和主流社会的政治活动,支持华裔出来参与社区、州会、国会议员竞选。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在美华人的力量。​

仰文奎总结说,在美华人首先要有正确的身份认知和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文化这一个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团结一致,积极参政、支持参政。提升华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争取华人在美国的应有权益,需要所有在美华人的共同努力。(完)

图片:大纽约地区清华校友会董事会董事长仰文奎在首届全美华人合作论坛上作主题演讲。(温友平摄影)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