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新一轮创新发展 深圳开启“十大行动”

布局新一轮创新发展  深圳开启“十大行动”

1月13日,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市长许勤在深圳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式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透露出一个重大信息:深圳将实施新一轮创新发展战略布局,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从今年起,围绕“创新发展”实施重磅的“十大行动计划”。

 

【中美创新时报深圳讯】1月13日,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市长许勤在深圳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式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透露出一个重大信息:深圳将实施新一轮创新发展战略布局,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从今年起,围绕“创新发展”实施重磅的“十大行动计划”。

在记者对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印象中,这几乎是深圳首次系统性地全面布局创新发展战略,将有望推动深圳创新生态再优化、创新能力再突破、创新经济再升级,强化深圳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地位。

上一轮创新布局

  忍住阵痛启动产业转型

2016年深圳有效应对外部经济下行压力,实现GDP增速逐季攀升、逆势上扬,全年生产总值超过1.93万亿元,同比增长9%左右。深圳的创新从跟跑快速向并跑、领跑迈进。而这一切都与8年前深圳顶住外界质疑、忍住产业转型阵痛的一场创新发展战略布局不无关系。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来袭,深圳经济增速从年均25%急跌至个位数。面对加工贸易断崖式下跌,深圳先后出台实施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2013年,深圳又着手布局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和智能装备制造四大未来产业。

“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太多选择,只能狠抓创新驱动。”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市长许勤曾坦言,土地、资源的制约,决定深圳无法走土地财政、投资驱动之路,只能以创新推动质量发展,推动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倒逼深圳不断构建和完善城市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科技设施、创新载体与科技服务三结合,发挥创新要素的整体性优势。近年来,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已超过800亿元,占GDP比重提高至4.1%。

政府工作报告最新披露的2016年“成绩单”足以证明这些布局的效果:

深圳的经济增量已经以新兴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提高至53%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增加值增长10.5%,其中互联网产业增长16.2%,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增长17.6%,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0%和146%,石墨烯太赫兹芯片、无人机、柔性显示等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513家,是上年增量的3倍以上,累计达8037家。

新一轮创新布局

  主攻基础研究“短板”

如果说8年前的那次创新战略布局以扶持战略新兴产业为重点,落子在转型升级和寻求经济增量上,那么这一轮战略,则重在主攻深圳经济和创新发展的最大“短板”——基础研究。

“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基础研究机构较少,创新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不足,难以满足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需要。”许勤在报告中坦言。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起实施的“十大行动计划”中,有四大行动都直指上述“短板”。比如力争在信息科学与安全、生命科学与健康等领域建设国家实验室,加快推进未来网络实验设施建设和深圳超算中心扩容,规划布局国家基因库二期、生物医学大数据等“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布局;重点在数学、医学、脑科学、新材料、数字生命、数字货币、量子通信、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清洁能源等领域“设立十大基础研究机构”;以及在化学、医学、光电等领域,规划建设10个由诺贝尔奖获得者领衔的实验室等,都是为了提升深圳的源头创新能力。其中,10个基础研究机构,今年将启动4个机构的建设,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则力争今年新建2个以上。

在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引进上,尽管深圳去年新引进全职院士6名、高层次创新团队23个,新增海归人才1.05万人、高技能人才12.6万人;今年开始,深圳还将推进十大人才工程,计划全年引进院士10名左右,孔雀团队30个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400名以上。

年内开建4个海外创新中心

新一轮创新发展战略布局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全局性”,这个“全局”一方面体现在深圳城市自身对创新的服务立体化,比如在“十大行动计划”中,“搭建十大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打造十大‘双创’示范基地”占据两席。前者重在创新设计、品牌培育、知识产权运营、检验检测认证等领域,打造10个重大平台,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级,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后者则是高水平建设深圳湾创业广场等十大“双创”示范基地,强化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今年要新增众创空间40家以上、创客服务平台10家以上。

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全球范围内集聚配置创新资源的视野上。今年起,深圳将着眼全球加大开放创新布局力度,出台专项计划,支持企业和机构在美国、欧洲、加拿大等创新资源高度密集地区,打造十大海外创新中心,构建国际协同创新平台。今年就要启动4个海外创新中心建设。

事实上,深圳不仅很早就布局国际化市场,实施全球化战略,还已初步形成了跨国公司集群。比如,中集的登机桥,目前已在全球60个国家、200个民航机场使用,全球市场份额已超过30%,年产销量稳居世界同行业厂家前两位,综合实力排名稳居世界第一。而华为、中兴、比亚迪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在技术创新、生产外包、市场开拓、营销服务等领域也全球布局,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张玮)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