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区块链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加一道“锁”

司法区块链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加一道“锁”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杭州11月26日电】(记者吴帅帅)对网络作家陈虹焱来说,她的写作习惯如今发生了一个小小的变化:每完成部分文稿的创作后,除了保存作品内容,她还会将文稿信息上传至一条看不见摸不着的数据链中,为自己的无形产权加一把“锁”。

这条无形的数据链被称为“司法区块链”,2018年9月由全球首家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率先搭建。这也是中国司法部门首次尝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司法领域。

虽然对“上链”这件事一知半解,但陈虹焱明白只要把自己的文稿上传,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一组数据,而这个只有2、3KB大小、被称为“哈希值”的密码数值,就是她文稿唯一的电子身份证。

在许多读者眼里,陈虹焱还有另一个名字“凌晨”。这位笔名“凌晨”的“90后”作家,已有多部网络文学作品在线点击量过亿,其有声读物的收听量也已超过100万。

然而,伴随她声名鹊起而来的是数量庞大的侵权问题。“之前做过一个粗略统计,我的一部作品就有超过3000家网站涉嫌侵权转载。”陈虹焱说,“如果联系侵权者交涉,我可能要打上一个月的电话。”

网络文学、直播版权等一直是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高发领域。侵权者可以快速复制、转载和删除,违法成本低廉;而权利人要追究侵权者的责任时,却往往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

陈虹焱举例说,如果不得不打官司,她要证明的至少有以下这些看似不证自明的事实:小说的原作者是“凌晨”;“凌晨”这个笔名的使用者是她本人。此外,她还要在侵权人删除内容之前,保留足以被法院采信的证据等。

杭州华泰一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经常作为著作权被委托人,为母公司解决版权纠纷。公司总经理陈欣文同样需要面对这类“自证清白”的问题。

陈欣文说,版权纠纷往往是一场“赔本”的维权。“为了证明自己是权利人、对方存在侵权行为等,往往需要公证、鉴定,加上诉讼等费用,最终即使胜诉,获得的赔偿还不够支付这些开支。”

但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事前确权、固定证据,当纠纷发生时,权利人可以直接向管辖法院起诉,并提交证据。

杭州互联网法院常务副院长王江桥说,区块链技术实质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据库,结合加密算法,可以固定当事人的行为、时间、地点、当事人身份等信息,并在区块链上存储。

“遇到诉讼时,由于事前有节点见证,相当于权利人有了一份证明书,法官只需要将文稿、合同等电子原文与区块链上的电子身份证逐一对比,就可以完成事实认定,进而作出裁判。”王江桥说。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高富平表示,人类的社会活动已经不可避免地向网络空间延伸,网上行为以电子数据方式被记录、保存,但是因为网络空间属于虚拟场域,电子数据又容易被篡改、行为主体难以查明、真实性难以认定。“区块链是一种防篡改、可追溯、共享的分布式账本技术,上链后的数据具有不可篡改性,可溯源并可校验,并通过多方共识机制,提升其可信性。因此,区块链存证可以解决电子数据的证明难题,为网络纠纷解决提供便捷。”高富平说。

据杭州互联网法院数据显示,司法区块链搭建至今,存储数据总量超过21亿条。与此同时,通过司法区块链平台调取电子证据5200多条,由于事实认定更加清晰、简单,使得知识产权纠纷类案件调解撤诉率超过90%。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三家互联网法院均已上线司法区块链应用。

今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宣布,开始搭建人民法院司法区块链统一平台。这一区块链包括21家法院、国家授时中心、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等20余个节点,目前已经完成超1.8亿条数据“上链”存证确权,并支持链上取证核验。

“通过司法区块链的运用,我们希望推动构建互联网空间的信用体系,用技术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同时让司法公正高效。”王江桥说。(完)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