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网络非法外之地 岂能成香港暴力活动的温床

评论:网络非法外之地 岂能成香港暴力活动的温床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香港10月29日电】(记者刘欢)连登、电报(Telegram)等这些颇受香港年轻人欢迎的社交平台和即时通信软件,现在充斥着各式谣言、暴力活动培训、煽动暴力文宣、非法活动动员等内容,已成为助长“黑色恐怖”的暴乱策源地、谣言发酵地、暴行教唆地、“颜色革命”大本营。

止暴制乱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任由极端言论在网络空间肆意传播,诱导和煽惑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走上不法之路,只会进一步冲击香港的稳定和秩序。香港有必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从源头上阻止煽惑及虚假信息的蔓延,还香港市民尤其是年轻人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连登和电报不只是示威者的文宣、活动策划和信息联络平台,更充斥着大量煽暴帖文,教唆他人滥用暴力。例如,公开讨论如何制作汽油弹攻击警察,甚至提倡“杀警”;对暴力分子进行“战前培训”;散布“私了(动用私刑)”“装修(打砸商铺)”等暴力理念;鼓吹以“快闪式破坏”“揽炒(玉石俱焚)”等极端方式,破坏公共设施。令人不寒而栗的是,网上的暴力“攻略”正在变成血淋淋的现实。

在这些社交平台,还充斥着各式各样毫无事实根据的谣言。“警察性侵被捕女子”“警察卧底扔燃烧弹”“8·31港铁太子站死人”……无所不用其极地造谣污蔑,煽动市民仇视警方,为暴徒不断升级的暴力活动美化、开脱。而起底警务人员及其家属,煽动网民报复,更是将仇恨情绪转化成实际的骚扰和恐吓行动。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互联网既是信息大平台,也是思想文化大熔炉,对年轻人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着重要影响。修例风波中各种示威抗争以所谓“无大台”(无主要组织者)面貌出现,但事实上网络空间在这场风波中发挥着呼风唤雨的作用,扮演着“新兴大台”的角色,成为“暴乱风眼”,让不少香港青少年深受其害,严重影响社会秩序。

言论自由并非毫无界限。鼓动恐吓、侮辱、煽动仇恨、策动暴力行动等言论,在内容和方式上均已超出了言论自由的边界,这是对他人言论自由的侵蚀,是排除异己的包藏祸心。有边界才有秩序,有底线才有自由。只有建立网络交流和表达的正常秩序,才能真正实现网络空间的开放、自由。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延伸到哪里,法治就要覆盖到哪里。任何人不得利用网络传播违法信息,这是法治社会不可逾越的底线。根据普通法,煽动他人干犯任何实质罪行已属犯法,相关法例当然也应适用于网络空间。而互联网平台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旦发现涉嫌违法行为,理应坚决整改、取缔。

通过立法规范网络空间已成为世界共识。德国采取行动应对网络暴力,不仅设立了全国打击网络暴力行动日,还于2017年通过《网络执行法》。根据该法律,德国境内的社交媒体公司必须引入有效、透明的举报管理机制,并及时对关于仇恨及煽动性言论、虚假信息、侮辱、诽谤、威胁、恐怖主义犯罪和儿童色情等内容的举报进行回应。英国和意大利也有相关的立法动议,包括追究刑事责任之类的雷霆手段。

目前香港社会离恢复秩序仍有距离,还需实施多方面举措。针对现阶段形势,尤其是谣言和暴力策动信息的猖獗程度,香港有必要从源头管治煽动言论和虚假信息的传播,加快网络空间立法,对极易引起社会动乱的煽动言论,必须加以限制,尽早肃清那些荼毒人心、祸乱社会的网络毒瘤,确保网络空间不会成为香港暴力行动的策源地。(完)

题图:10月15日下午,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何君尧在记者会上表示,暴力分子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宣扬暴力、仇警言论,煽动实施暴力行为。为止暴制乱,他建议依法将这些充斥着大量涉暴言论的社交平台取缔,彻底堵截煽动信息的源头。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