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红楼梦》的百年“美国漂流”
“感谢你悉心费力追踪真相,红学幸甚。”长期从事《红楼梦》研究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吕启祥用微信向远在美国的黄倩致谢。
【中美创新时报广州4月27日讯】(记者黄叙浩)“感谢你悉心费力追踪真相,红学幸甚。”长期从事《红楼梦》研究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吕启祥用微信向远在美国的黄倩致谢。
近两个月来,一本藏于美国《红楼梦》刻本的身份之谜始终牵动着吕启祥夫妇以及美国华人黄倩的心。而这个谜底终于在近日揭开,这本长期被倒立放置在宾夕法尼亚州水獭瀑布市卡内基图书馆的《红楼梦》,极有可能是印刊于1796—1850年间的清代刻本,并由广东华工携带,最终留在了太平洋的彼岸。
异国沉睡百余年后终见曙光
1869年,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竣工后,有一小部分铁路华工开始向东迁徙,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定居美国多年的黄倩是美国铁路华工探寻志愿者,在搜索资料时她发现,宾夕法尼亚州水獭瀑布市的一家刀具厂,在1872年起雇佣了300名华工。而在前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路德康教授一篇名为《美国东部亚洲先驱:宾州水獭瀑刀具厂的中国工人》的论文中提到,在水獭瀑布市还有一本当时的华工留下的《红楼梦》。
黄倩写信联系了论文的作者与水獭瀑布市的历史协会,得知这部《红楼梦》被藏于当地卡内基图书馆的地下室中。由于水獭瀑布市的历史协会主要由志愿者组成,志愿者都不认识中文汉字,长期以来这本《红楼梦》一直是头朝下放在玻璃柜里展览。
据介绍,这本《红楼梦》是在水獭瀑布市刀具厂华人劳工宿舍找到的,随后便一直保存在当地的历史博物馆。那么,应如何确定这本《红楼梦》的真实身份与来源?黄倩想到了她在中国的朋友黄安年夫妇。
黄安年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集中关注美国铁路华工研究十几年。黄安年的妻子吕启祥则长期关注《红楼梦》的研究与传播。
黄倩很快将水獭瀑布市历史协会所保存《红楼梦》的6张清晰照片与相关资料发送给黄安年夫妇,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经过黄安年夫妇与《红楼梦》研究专家杜春耕藏本的仔细比对,这本《红楼梦》与刊行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三让堂系的务本堂本刻本一致——由此基本可以确定这本《红楼梦》是印刊于1796-1850年间。之所以会漂洋过海、来到美国,极有可能是1863年兴建第一条太平洋铁路之后,由来自广东地区的华工携带并留存了下来。
黄安年夫妇与杜春耕介绍,《红楼梦》早期先以抄本的形式流传,传播范围有限;在1791年后开始有刻本出现,即程伟元与高鹗用木活字排印的“程甲本”。而三让堂系刻本便是程甲一系的翻刻本,在广东流传甚广,这亦成为判断水獭瀑布市所藏《红楼梦》身份的一个重要依据。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三让堂系《红楼梦》刻本至今已很难得,如今仅有少量收藏家拥有。”吕启祥说。这本《红楼梦》刻本的珍贵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红楼梦》见证华人“淘金梦”
这部清代《红楼梦》刻本,可以说是100多年前广东劳工在美国“淘金”历史的一个见证。
19世纪60年代,一度有超过1.2万名中国劳工远赴美国修建跨州铁路中的中央太平洋路段。这些中国劳工多数来自于广东台山、开平、新会、恩平四邑地区。《红楼梦》刻本的主人,很有可能是这些华人劳工的其中一员。
在铁路竣工后,美国东西部间的交通变得发达,麻省皮鞋厂、新泽西洗衣厂与水獭瀑布市刀具厂等工厂的老板便通过中介,招募了不少华人劳工。黄倩等人认为,这本《红楼梦》及它的主人应该是在这个过程中来到了水獭瀑布市。
如今,水獭瀑布市历史协会收藏的《红楼梦》刻本身份已被揭开,如何继续妥善保存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黄倩告诉记者:“水獭瀑布市方面现在知道了这本《红楼梦》十分宝贵,决定将它锁进保险柜,未来只在展馆中展出复印件。但目前地下室的环境较为潮湿,他们需要技术支持、指导如何保管中国古籍。”
水獭瀑布市历史协会长期没有任何资金、拨款支持,协会工作全部由义工、志愿者分担,历史协会博物馆就位于当地的卡内基图书馆地下室内。义工们有时会通过出售旧衣物来获得资金维持协会与博物馆运营。
“其中有一对安德森夫妇,近30年来,安德森先生承担了历史协会的一切维护工作,而安德森女士则负责清洁工作。两年前安德森先生病逝,80多岁高龄的安德森女士悲痛之中仍担负着义工工作。”黄倩说,在精心保存水獭瀑布市《红楼梦》书稿及确认其身份、来源的过程中,安德森女士一直十分热心。
值得一提的是,安德森女士表示,未来将继续想办法,尽量找出当地刀具厂雇佣的300名华工的名单。这份名单,对于研究美国铁路华工东迁历史亦极有帮助。(完)
卡内基图书馆中保存的《红楼梦》刻本。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