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发布“绿色榜单”,肇庆多项指标广东领先
9月7日举行的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论坛上,《珠三角九市绿色低碳建设评估效果(优地指数)》发布,肇庆市低碳建设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水环境、提升碳汇能力、优化能源结构等满意度多项指标均优于珠三角平均水平或位居珠三角前列。
【中美创新时报深圳9月10日讯】(记者马喜生) 9月7日举行的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论坛上,《珠三角九市绿色低碳建设评估效果(优地指数)》发布,肇庆市低碳建设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水环境、提升碳汇能力、优化能源结构等满意度多项指标均优于珠三角平均水平或位居珠三角前列。
但在2014年,有“珠三角后花园”之称的肇庆市,空气质量在广东排名靠后,城区达标天数比例仅为52.2%。3年谋变,肇庆多项环境指标重回珠三角第一梯队。这一切,源自肇庆市近年来树立“绿富同兴”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新旧动能持续转变、绿色生态持续优化、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的绿色发展路子。
构建“10分钟绿色生活圈”
9月7日,指数发布后,不少网友第一时间在本地论坛上点赞“肇庆绿水青山焕新颜”。
最近3年来,肇庆新建森林公园65个、湿地公园8个,新增城区公园42个,开车不到10分钟便可见一处公园或绿地,肇庆构建起“10分钟绿色生活圈”。
在肇庆,绿色生态环境改善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清晨,星湖绿道上聚集着大量晨练的市民,清风徐徐,令人精神为之一震。傍晚,鼎湖区沙浦镇数万只鹭鸟翩翩起舞,吸引观鸟爱好者驻足拍照。夜晚,高要区白诸镇的田间地头上萤虫飞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令人陶醉。
2016年,肇庆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市绿色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森林面积增至1558.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34%,在珠三角9市中排名第一;各类型自然保护区77.35万亩,保护了全市90%以上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野生动植物物种。
将环保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肇庆是省内率先提出将环保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地级市。近年来,肇庆坚持“绿富同兴”发展理念,构建起绿色产业体系。
数年前,粗放型发展方式积累的弊端与地形气候因素叠加,肇庆城市环境压力集中爆发。2014年,肇庆城市空气质量全省排名靠后,城区达标天数比例一度跌至52.2%。
如何走出了一条经济较快增长与生态持续优良、民生持续改善协同发展道路?肇庆在思索,在谋变。
肇庆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打造“绿色肇庆”,努力实现“绿富同兴”。
近年来,肇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通过新旧动能结构转变促进绿色产业发展。中丹环保产业园、启迪环保科技城等一批项目实现签约落户。肇庆还与西江沿线15个兄弟城市共同发起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共享绿色发展成果的“肇庆宣言”。
今年初,肇庆提出工业发展“366”工程,制定了一系列力度空前、含金量十足的扶持企业政策,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3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目前,一批涉及绿色产业的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项目已经统一动工。
优良天数增至320天
肇庆坚持生态优化和污染防治并重,多管齐下,整治污染源绝不手软。
2016年以来,肇庆重拳治理大气污染动作频频,一批“小散乱”污染企业实现关停并转,陶瓷企业全面“提标”,肇庆开建国内首个陶瓷集中制粉项目。2016年,肇庆优良天数从252天增加到320天,增加优良天数68天,带来超过两个月的优良天数。2016年PM2.5下降至37微克/立方。2014年—2016年,肇庆均完成了省下达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约束性指标任务要求。
西江水质治理打造沿线城市联合治理机制。目前,西江、贺江等大江大河干流肇庆河段水质优于Ⅱ类标准,西江肇庆段220公里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省控断面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跨市断面水质100%达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