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在此汇聚:鼓浪屿成功申遗

东西方文化在此汇聚:鼓浪屿成功申遗

8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位于中国东南厦门市的鼓浪屿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上7日入选世界自然遗产的青海可可西里,中国目前已拥有52处世界遗产。

 

【中美创新时报厦门7月8日电】(记者 彭培根 付敏)8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位于中国东南厦门市的鼓浪屿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上7日入选世界自然遗产的青海可可西里,中国目前已拥有52处世界遗产。

鼓浪屿是厦门岛西南隅一座面积1.88平方公里的小岛,与厦门岛相隔约宽500米的鹭江海峡。

“我们想通过申遗更好地保护鼓浪屿。”鼓浪屿管委会主任郑一琳说。她介绍,在“申遗”期间,鼓浪屿完善了保护规划、加强修缮管理和公共设施改造升级,并启动了“全岛博物馆计划”,建成了鼓浪屿历史文化陈列馆、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等近10个展馆。

到过鼓浪屿的人,无不被鼓浪屿上的万国建筑所吸引,东西方文化的结合是鼓浪屿作为世界遗产的独特价值。

“鼓浪屿一直就有着中西结合的文化气质。”鼓浪屿风琴博物馆馆长方思特说。方思特是第五代鼓浪屿人,从小在鼓浪屿长大,先辈是回到鼓浪屿定居的华侨。

鸦片战争后,西方人在作为居留地的鼓浪屿建造了许多西式风格的商贸洋行、货栈、教堂等建筑以及道路、墓地、码头等基础设施,先后有13个国家在鼓浪屿设立了领事机构。

1903年,鼓浪屿正式成为公共租界,吸引了大批闽台富商、华侨及文化精英群体在此修建别墅、园林。大量由华侨主导建设的建筑,其风格也展现了中西文化融合的特点。如今,鼓浪屿拥有近2000座历史建筑,道路网络和市政设施基本被完整地保存下来,。

厦门文史专家、鼓浪屿历史研究者吴永奇表示,鼓浪屿岛的建筑特色和风格体现了中国、东南亚和欧洲建筑、文化价值观的交融,影响了闽南地区的装饰风格,后来传播到东南亚各地。

“那时的鼓浪屿是一个由闽南当地人、华侨和外国人组成的国际化社区。”吴永奇说,“多样文化的交融造就了鼓浪屿的独特性。”

2008年,鼓浪屿启动申遗工作。2012年,鼓浪屿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预备名单。2016年,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正式推荐“福建鼓浪屿”作为2017年文化遗产项目。

方思特作为风琴博物馆馆长曾接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遗考察专家,并作为利益相关者与专家进行会谈。“鼓浪屿能够成功申遗我感到非常骄傲,现在鼓浪屿不仅仅是我们的,更是世界的。希望全世界都能来关注她、保护她。”方思特说。

鼓浪屿申遗成功,为鼓浪屿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介绍,入选世界遗产可以促进遗产地国际合作,同时,遗产地还能得到一份详细的综合管理规划,以及专家对当地管理团队的技术培训。

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目前加入缔约国最多的国际公约之一。1987年,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共6处,包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长城、敦煌莫高窟、明清皇宫·北京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泰山等。(据新华社)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