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机构预计到 2030 年全球石油、煤炭和天然气需求将达到峰值

能源机构预计到 2030 年全球石油、煤炭和天然气需求将达到峰值

【中美创新时报2023年10月25日讯】(记者温友平编译)国际能源署10月24日(周二)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全球对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需求将在 2030 年达到峰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全球政策提倡清洁能源形式。《纽约时报》记者布拉德·普卢默(Brad Plumer)对此作了如下详细报道。 

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一直在不断扩大,人类几乎每年都继续燃烧大量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来为家庭、汽车和工厂供电。

但一个显着的转变可能很快就会到来。全球领先的能源机构现在预测,全球对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需求将在 2030 年达到顶峰,部分原因是各国已采取促进清洁能源和运输形式的政策。

国际能源署在周二发布的关于全球能源趋势的 354 页报告《世界能源展望》中表示,化石燃料使用达到峰值不足以阻止全球变暖。为此,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排放量需要降至接近于零。但全球能源格局正在发生彻底的转变。

报告称,到 2030 年,道路上的电动汽车数量可能是现在的 10 倍。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可以供应全球 50% 的电力,而目前这一比例为 30%。 热泵和其他电加热系统的销量可能超过燃气炉和燃油炉。全球对海上风电场的投资可能超过对煤炭和天然气发电厂的投资。

如果这一切都成为现实,未来三十年石油和天然气需求很可能会稳定在略高于今天的水平,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将扩大,发达经济体的需求将萎缩。对煤炭这种最肮脏的化石燃料的需求将开始下降,尽管如果燃煤电厂在热浪或干旱期间需要更频繁地运行,煤炭的需求可能会逐年波动。

国际能源署执行董事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表示:“向清洁能源的转型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而且势不可挡。” “这不是‘是否’的问题,而只是‘多久’的问题——对我们所有人来说越早越好。”

该机构关于 2030 年化石燃料需求达到峰值的预测引发了争议。在比罗尔于 9 月份首次提出这种可能性后,石油卡特尔欧佩克警告称,此类预测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各国和企业对石油和天然气钻探投资不足。该卡特尔表示,如果化石燃料的需求没有按预期下降,供应不足可能会导致“能源混乱”。

OPEC去年发布了自己的展望,预计全球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直至2045年。

比罗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对石油高管有一个温和的建议:他们只在内部交谈。” “他们应该与汽车制造商、热泵行业、可再生能源行业、投资者交谈,看看他们都认为能源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在美国,大型石油公司最近几周一直在收购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这表明人们对化石燃料可能在未来几年发挥重要作用充满信心。周一,雪佛龙宣布计划以 530 亿美元收购 Hess,两周前埃克森美孚表示将以 595 亿美元收购先锋自然资源公司。分析师表示,在这两笔交易中,石油巨头在德克萨斯州和北达科他州等地收购了大量页岩油储量,这些地区的产量可以相对较快地上下波动,这在需求前景不确定的世界中可能是一种优势。

对全球能源趋势的预测是出了名的困难,国际能源署以前也曾犯过错误。2016年,该机构表示,中国的煤炭需求已见顶,但煤炭使用量随后飙升至新水平。另一方面,该机构此前低估了太阳能等清洁技术的快速增长。

今年的报告称,中国将在决定世界能源的未来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中国的煤炭消耗量占世界的一半,过去十年推动了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三分之二。但报告称,中国对钢铁和水泥的需求可能正在趋于平稳,这将削弱化石燃料的需求。

如果各国改变能源政策,该机构的预测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由于《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中的税收减免,预计到 2030 年,电动汽车将占美国新销量的 50%。但包括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内的几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希望终止这些激励措施。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创始主任杰森·博多夫(Jason Bordoff)表示,全球石油和天然气需求停滞不前可能会导致能源价格在短期内变得更加波动。

博多夫表示:“石油行业过去显然经历过繁荣和萧条时期,但很明显,从长远来看,需求将继续走高。” “现在对于会发生什么有更多的不确定性。”

即使化石燃料需求在本十年达到顶峰,世界仍然需要更严格的气候政策,以防止全球变暖超过 1.5 摄氏度或 2.7 华氏度,这是许多世界领导人认可的目标,以减少灾难性气候的风险 干扰。

国际能源署在上个月的一份报告中概述了一些可能性,包括禁止汽油动力汽车以及进一步投资电网和核电或清洁氢等技术。

博多夫说:“化石燃料需求达到峰值将是意义重大的,但要实现我们的气候目标,就需要以我们从未见过的规模和速度急剧下降。”

题图:根据国际能源署周二发布的一份报告,全球对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需求将在 2030 年达到顶峰。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全球政策提倡清洁能源形式。VINCENT MUNDY/彭博社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