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镇华盟主办“我的美国故事”分享会 真诚打动近百各界听众

莱镇华盟主办“我的美国故事”分享会 真诚打动近百各界听众

【中美创新时报波士顿5月26日讯】(记者温友平、通讯员周敏 刘雪原)每年的五月,全美各地都会举办各种活动庆祝“亚裔及太平洋岛民传统月“(AAPI Heritage Month)。今年的5月20日晚,莱镇华盟(CALex — Chinese Americans of Lexington)为此主办了题为“我的美国故事”(My American Story)的在线分享会,吸引了近百人参加。在两个多小时的分享会上,七位来自麻省各地的亚裔嘉宾讲述了各自的美国故事, 听众反响热烈。这次活动得到了莱镇及镇里多个组织的热情支持,嘉宾们的发言在听众中引起的共鸣也经久不绝,不少听众向华盟及协办组织表达了对于这次活动的赞赏和喜爱。

与大家分享自己亲身经历的嘉宾背景各异,既有来自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的移民,也有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印裔、华裔,还有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在他们中间,有第五代美国华裔Wilson Lee,祖上曾参与修建美国的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Transcontinental Railway),有年过七旬但仍思维敏捷的Betty King,还有尚在莱镇高中就读的Kaveesh Pathak。两位主持人Joanna Liu和Aaron Shao来自莱镇高中,他们画龙点睛的点评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众中既有各族裔的普通人,也有莱镇和州政府的官员,更不乏积极推动亚裔互助维权的各级民间组织的领导人士。 

南洋华侨移民:“美国在我们的心中”

在受邀出席的七位嘉宾中,麻州亚裔美国人委员会员(Commissioner of Massachusetts Asian American Commission) Betty King 首先发言。她来自于南洋华侨家庭,早年间在菲律宾所受的西方式教育、母亲对于中华传统的重视,都对她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Betty的父母1947年在国共内战的动荡中从福建移居菲律宾,她在两年后出生,在马尼拉长大。在冷战时期,华裔被另眼相待,而父母连生五个女儿,在重男轻女的华裔社会中遭到歧视。但女儿们不负父母的厚望,都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教会学校。

在1970年代后期,菲律宾政局混乱、治安恶化,Betty的父母又将全家连根拔起,移民美国,而此时Betty的母亲已经年过半百。在Betty的记忆里,母亲对于家乡小村庄的怀念贯穿了她们成长的年代,思维也没有脱离传统的桎梏,而美国所展现的个人主义以及各种丰富的选择解放了母亲的思想。当年他们住在北卡,因为亚裔是珍稀的存在,时常会有方圆200英里之内的亚裔一起聚会,超越来源国里的族裔纷争。Betty 的家人们热爱美国,为成为美国人而自豪,相信fair play是美国的核心价值。

对于不同族裔和人群之间的隔阂甚至画地为牢,Betty表示忧虑,她还哽咽着回忆了自己的爱犬在1993死于仇恨犯罪的惨案。在Betty看来,如果不以史为鉴,美国梦将不复存在;虽然存在历史的不公,但仇恨不是出路。Betty以她母亲在耄耋之年时常常对照顾她的菲律宾裔护士说的话结束了自己的分享: “在美国,我们是同一个人民,无论来自何方,我们都是美国人。美国在我们的心中。“(“In America we are one people, we are all Americans, no matter where we come from. America is in the heart.”)

华工移民后代:“我们属于美国不是永远的外人”

Wilson Lee是美国华裔传统基金会(Chinese American Heritage Foundation)的共同主席,他的祖先曾参与修建横贯美国的铁路。Wilson引以为豪的是他的大家庭中先后有13人在美军中服役,其中6位被授予二战美籍华裔国会金质勋章。

Wilson介绍了他的家族从华工到移民的经历,而他在三年前参与创立美国华裔传统基金,就是为了纠正亚裔不是美国历史的一部分的这一错误认知。基金会成立不久,他们就斥资30万美元设计制作了将近150英尺长的花车,纪念华工对于修建横贯美国铁路的贡献,参加了2019年新年的玫瑰花车游行(Rose Parade)并获奖。在2020年的花车游行中,他们又赞助制作了一辆75英尺长的花车,纪念二战胜利75周年。Wilson特别提到,这两组花车游行的参加者中包括了各种族裔,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和宗教背景。

Wilson还介绍了首个轰炸东京的杜立特上校机队绝大部分成员被中国军民营救的经历,以及日军的报复造成的中国军民的巨大牺牲。令Wilson遗憾的是美国的历史叙事中鲜有记载他国人民为美国做出的牺牲,这种缺失助长了对于其他族裔的偏见,因此基金会尽其所能以各种方式促进不同族裔和背景人群之间的交流。在5月31日,基金会将在23个城市组织National Day of Solidarity against AAPI Hate的活动,团结一致反对针对亚太裔的仇恨行为,波士顿的集会将于当日下午4点在Boston Common举行。Wilson强调:“我们属于美国。我们不是永远的外人。”建设性的参与,这是他一直在做的努力。

韩裔美国人:“自己既是美国人也是韩国人”

Susie Lee-Snell 出生于韩国,三岁时随父母移居洛杉矶。她至今清晰地记得自己四岁时发生的一件事。父母和两位叔叔在厨房里严肃地讨论什么问题,原来父母是在给两位儿女挑选“美国“名字。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对于老师和同学都会更方便,而且当时是1970年代,在各方面与美国人趋同是个重要的目标。在生活中,父母传递给孩子们的韩国传统价值观念和美国文化的冲突在所难免,而那时的她一心想的是如何融入,成为“多数”的一部分,而不是被视为“少数”中的一员。

年纪渐长后,Susie认识到融入美国主流不是一味的全盘接受美国文化,韩国的历史和文化也是自己身份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她曾经长期为自己究竟是韩国人还是美国人而困惑,而现在的她认为自己既是美国人,也是韩国人,二者并不矛盾。 她的混血孩子们都有韩语中间名,她在家中也抓住一切机会和孩子们庆祝韩国的节日。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她也更能体会当年母亲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养育子女的艰辛。

Susie的母亲至今回忆起参加家长会的情形还会哽咽,因为当时听得懂却说不出,只能对着老师微笑点头,心里的苦楚难以言表。母亲这些艰难的经历也是Susie参与成立莱镇韩裔协会的主要动力,因为希望韩裔能够互相帮助、共享资源。她也希望这个组织能够帮助韩裔学生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韩裔美国人身份,提高自信。在Susie看来,这里的每个人都在追逐美国梦,虽然具体的梦想可能各异。关于“美国人”的定义也一直在演进,但通过交流增进了解,大家会发现我们之间其实同大于异。

MIT日裔语言学教授:“不要因为自己的亚裔身份而心怀恐惧”

在MIT执教的语言学教授 Shigeru Miyagawa出生在日本,在他10岁时,身为科学家的父亲带着全家搬到了美国。他们在阿拉巴马的Tuscaloosa定居下来的时候,美国的民权运动还如火如荼。在阿拉巴马读书期间,他是学校里唯一的亚裔,既因为自己的肤色而非常醒目(visible),又因为亚裔身份被人视而不见(invisible)。平时在街上走动,人们会像看马戏一样盯着他看,让他如芒在背。尽管他当时不知道如何描述,但回头看来,这就是歧视个人身份的表现。通常人们对他是“敬而远之”,但有一次在加油站,一个女孩走过来问他是不是华人,听他回答说是日本人之后,女孩一脸迷惑。Shigeru随即询问她是什么人,她脱口而出:“我是普通人(油)(I am regular.)”。Shigeru正好加满了油,他灵机一动,说:“我是高级人(油)(I am premium.)”。听到这个故事,主持人和其他嘉宾都为Shigeru的机智回应拍案叫绝。

Shigeru特地介绍了5月20日当天被拜登总统签署为法律旨在打击针对亚太裔的仇恨犯罪的COVID-19 Hate Crimes Act,尤其是提出法案的Hirono参议员明确指出新冠疫情流行以来针对亚太裔的犯罪和暴力行为甚嚣尘上,而这已经成为国会文献记载的一部分。作为日裔,对于二战期间大批日裔被美国政府关进集中营,人身自由和权利被粗暴剥夺的遭遇,Shigeru认为这是难以想象的种族主义。对他来说,尤为讽刺的是当时军队还在集中营招募日裔人士参军抗敌。

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Shigeru也曾经长期拷问自己究竟是日本人还是美国人,但后来他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应该问自己的是“作为一名亚裔,既是日本人又是美国人的我在这个国家能如何生活?”他呼吁大家共同抵制对于亚裔的仇视,坚持自己的权利,不要因为自己的亚裔身份而心怀恐惧。

印度裔移民:“女性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实现自我”

在莱镇学区委员会上服务多年的 Deepika Sawhney 说,自从接到分享会的邀请,她就开始思索为什么人们要迁移,又是因为什么而选择了他们的目的地。她的一位曾祖父在1830年代走出了地处印度西北内陆的旁遮普邦,远渡伦敦学习法律,成为了一名出庭律师(barrister),还冲破重重阻隔带回了一位丹麦妻子。另一位曾祖父的经历也很不平凡。因为不安于现状,他从旁遮普邦跑到了上海,在那里成家,后来回到旁遮普邦,当时印度正在努力要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Deepika在1994年嫁到美国。她在印度取得了纺织品设计证书(不是学位),曾尝试过申请入读管理学院,但连考试的资格都没能拿到,而且当时的印度对于妇女的歧视非常严重。来到美国后,她发现了一片新天地:女性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实现自我,而这在印度都是难以得到的。她在美国取得了MBA,还凭着管理信息系统的硕士学位顺利找到了工作。以自身为例,她提到新移民要理解、适应新的系统总是需要时间,也提醒人们不要认为机会是有限的,不要认为亚裔只是来抢夺机会的。移民的进入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大家可以一起把事情做得更大、更好。 

中国留学生:“中国身份和中国传统值得珍惜”

正在波士顿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 Linxi Lu 在中国杭州长大,从17岁时来美国读大学至今,她已经在美国呆了7年。之前在中国,她只有在准备托福和SAT考试的时候想到“身份认同”(identity)这个问题,而第一次听说“刻板印象”这个词是在大学入学教育的时候。在读本科期间,她在一个组织做义工,帮助那些被领养到美国的中国孩子以及他们的家庭接触中国文化。看到领养父母们费尽心思,希望孩子们有机会了解出生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大人和孩子们还努力地学习中文,她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和中国的传统是多么值得珍惜。处在中美文化的交织中,她时常思索为什么作为一个中国人,要在乎美国的种族问题。她已经下了决心,要通过更多地了解美国来探索作为一名亚裔和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移民家庭孩子:“自己的美国故事才刚刚开始”

Kaveesh Pathak是参加本次分享会的嘉宾中最年轻的一位,他还在莱镇高中就读。他是社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除了关注随着COVID-19疫情蔓延而增长的针对亚裔的歧视和仇恨犯罪,以及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活动,他还积极参与反对暴力/控枪的活动投入。他认为枪支暴力对于非裔、西裔、亚太裔、原住民社区的影响尤其严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系统性问题。他说作为移民家庭的孩子,他还很年轻,自己的美国故事才刚刚开始,他会和身边的年轻人一起,共同建设和支持社区。

莱镇人权委员会主席:“身为亚洲移民的后裔感到自豪”

在发言结束后,嘉宾和听众们进行了互动问答。州参议员 Mike Barrett和众议员 Michelle Ciccolo 也聆听了嘉宾们的分享。

本次分享会的协办组织包括莱镇公共服务部、人权委员会、黑人协会ABCL、印协、韩协、日协、孟加拉裔协会和LexPride。莱镇人权委员会主席Mona Roy在开幕词中对于身为亚洲移民的后裔感到自豪。她指出亚裔的历史也是美国历史/莱镇历史的一部分,也提醒人们要警惕亚裔在全美范围内被去美国化(de-Americanized)以及被非人化 (dehumanized)的苗头。

特邀嘉宾麻州财政部长Goldberg在嘉宾们分享故事之前也讲了话。她承认全美范围内对亚裔的歧视乃至犯罪行为在增加,呼吁大家都站出来支持、保护自己的亚裔朋友、亚裔邻居和亚裔家庭。她同时介绍了麻州财政部在多元化方面的取得的成果以及DEI (多元化、平等和包容)方面的进展,同时也呼吁大家共同努力,以使得DEI能够更加深入到每个公司/政府部门。

据介绍,本次“我的美国故事”分享会余音绕梁,由于时间有限,还有多位希望与大家分享自己故事的人士未能如愿。主办方表示今后将举办更多的“我的美国故事”的分享和交流。本次分享会视频链接为https://youtu.be/cYjGJ7NQ5Dk。

图片:演讲嘉宾在线上分享“我的美国故事”。(主办方供图)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