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官平非:增加患者体温测量以甄别核酸检测假阴性
【中美创新时报波士顿2月23日讯】(记者温友平)2月3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放射科教授张笑春医生发了条朋友圈,公开质疑用核酸检测确诊新冠肺炎的可靠性,即核酸检测假阴性,因而强烈建议CT影像作为诊断主要依据。当时,核酸检测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唯一依据,但是由于核酸检测较高的“假阴性率”,大量疑似病人无法得到及时收治。2月5日,中国国家卫健委印发第五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规定将CT影像作为临床诊断标准(仅限于湖北省)。至此,张笑春医生的建议也就很快成为了现实。近日,中国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其中在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中明确提出,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要排除可能产生假阴性的因素。
对此,时刻关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并无私献出祖传秘方用以防治新冠肺炎的美国华人中医官平非医生,在接受美国新锐华文媒体《中美创新时报》专访时表示,用他多年来医学实践的创新理论——“官氏体质诊治理论”可以解释张笑春医生的重大发现(核酸检测假阴性),并提出了”官氏体质诊治理论“在当前诊断新冠肺炎乃至整个中西医医学诊断的具体实践指导意见。
官平非医生认为,张笑春医生的发现只是提供了这种现象,而没有对这种现象作出任何科学解释,更没有对它作探索和研究。由于张笑春医生的重大发现与自己的“官氏体质诊治理论”完全吻合,所以对此可以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官平非医生说,这是医学界包括西医和中医长期没有认知和在实践中存在的大量漏洞问题,以致于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疫过程中突显出来。如果张医生不及时发现和呈报,将会造成许多核酸检测假阴性者既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又会继续带毒扩散造成更大的感染。因此,张笑春医生功不可没。
同时,官平非医生还进一步强调,面对核酸检测假阴性这一现象所涉及的课题,需要尽快给予合理的科学解释,并对检测和诊断实践迅速给予新理论和新方法的科学指导,即增加对患者体温测量以甄别核酸检测假阴性,从而有利于病人的清晰明确的准确诊断,实现对疫情的迅速控制。
人类有适应四季特征的温热寒凉四种体质特征
官平非医生认为,地球上气候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也就是说不同季节的气温有温热凉寒之分。相应的,地球上任何植物和动物,包括人类,也带有这方面的特征。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他观察到,就像季节的不同温度一样,人的身体带有强烈而清晰的四种不同的特征,即温性(偏热性)、热性、凉性(偏寒性)、寒性四种特征。这四种特征是与生俱来的,是固定不变的,或者说是很难改变的。官医生强调,每一个人的身体只有一种特征的属性,这就叫个体体质,一共有热性、寒性、温性和凉性四种体质。
官平非医生认为,就像哪种土壤哪种气候适合种植哪些植物蔬菜一样,相同体质的人群具有患哪些相同疾病的适应性和敏感性,反过来说,不相同体质的人群具有不易患不属于自己体质的那一类型的疾病。例如,寒性体质的妇女容易患因为寒气过重、气血凝滞引起的不孕症,而热性体质的人就不会;而在外来的病菌和病毒侵入人体时,热性体质和温性体质的人,因为对外反应热烈,很快中招,西医检测时一定是阳性居多。
而相同数量的病菌或病毒进入凉性特别是寒性体质的人体内时,由于整体反应迟缓,接受度不高,很多情况是拒不接受,所以检测时反而是阴性居多。在这种情况下,并不能说该人没有被感染,或者说没有带菌或病毒,而是一种假阴性。如果这类群体误作不带菌或病毒的正常人,当他们又去接触其他人群时,就会造成难以控制的感染。官医生认为,这就是西医检测的理论依据和检测技术至今存在的大问题,这个大问题也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凸显出来。幸亏张笑春医生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及时建议采用CT影像作为主要诊断标准,要不然,很多假阴性带病毒者会传染更多的人。张医生的重大发现及其大胆建议值得充分赞赏!
官平非医生说,关于体质的研究从十八世纪就开始了,根据中外医学专家的研究结果,已经有很多种学说,总结出了人体体质多达九种以上,这些结果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提供了一些帮助。但是官平非医生认为,由于过去研究过于形式化,注意力过于集中寻找哪一些还没有找到的体质类型,而没有把握现有的东西去探索总结出规律,用于指导今后的医疗实践。
为此,官平非医生所作出的体质研究具有不同于前人的成绩:一是他认为只有温、热、凉、寒四种体质才是人的体质及其理论的精华部分,其他的各种体质只有现象不成规律体系;二是他把他的体质理论具体用于指导实践的操作。
官平非医生特别强调说,人的温热寒凉四种体质均有各自不同的日常表现特征和所属疾病范围,这些正是官氏体质诊治理论的最大现实指导意义。其中,官平非医生特别指出,热性体质的日常表现为不怕冷、脸色红润、精力旺盛、体格健壮、身强体壮、表面健康很少生小病;但是热性体质所属的疾病范围却包括癌症、三高症、心脏疾患、中风、肝炎或带病者、肾炎易患者、失眠、健忘等,尤其是该热性体质也是细菌、病毒的第一感染者或者高度反应者,一旦有细菌、病毒侵入,会反应激烈,来势凶猛,会出现高热和重度感染等症状。
建议增加对患者体温测量以甄别核酸检测假阴性
在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中,官平非医生发现,正常人的体温范围是大约从摄氏35.8度至摄氏37.5度之间,差别仅在摄氏1.7度。这仅仅摄氏1.7度的区段就可以分成四段,每段的温度差别仅为摄氏0.425度。正是这点温度差别,居然造就了人的温热寒凉四种不同体质类型,也规定了四种不同体质的疾病所属范围。
官平非医生认为,自己的这套人的体质理论学说和体温测试方法,把中医理论具体化和数字化了,实现了科学的可重复性,这是中医研究的一种重大突破,它不但从根本上把中医理论朝科学化和现代化前进了一大步,而且还把西医的理论和实践中欠缺和漏洞给予了补充。特别是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疫区的诊断和预防方面,他的这套理论学说和实践方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特别是应用体温测试来辨别不同体质后,对中医理论指导实践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科学化信心大增。
为此,官平非医生紧急建议,在用核酸方法和CT方法判断病人阴性阳性的同时,增加对病人基本温度的测量,即通过这种测量,去判断出病人的基本体质属于这四种体质中的哪一种?因为凉性和寒性体质的人容易被核酸检测漏诊,因此应重点检查凉性和寒性体质特征的患者。如果患者的体温符合寒性体质,就应该做进一步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或医生的重点会诊,以避免漏诊。同时,他还建议辅助中医脉象和舌象进行辨别,即热性体质的脉象是浮、洪、弦、壮,舌象为红、干、紫、黑、苔黄腻等;寒性体质的脉象是沉、迟、细、小、弱,舌象为淡、清、润、苔薄白等。
官平非医生还进一步介绍了他所发明的特殊的体温测量方法,来及时参与和帮助疫情的诊断,达到更加有效的避免漏诊,帮助减少寒性体质的带病毒者及时隔离和治疗,减少传染他人的可能性。
官平非医生介绍说,这种特殊的测量体温方法是:用目前流行的电子不接触皮肤测温计,靠近被测者的额头或颈部一寸以内,但是注意不要接触皮肤,选择摄氏或华氏进行测试,至少两次,留下记录。他还说,根据自身经验,颈部测试比额头测试更精准些,因此建议用颈部测试。
患者在什么样的体温下,核酸检测的报告才是正确的?对此,官平非医生应用他的体温诊断理论作了详细说明。他指出,在正常温度下,以成人的平均正常体温为测试依据,在所有被测对象中,正常体温在摄氏36.65度以上者,均属于核酸检测无误差范围,也就是,这个体温以上被测试者,核酸检测的判断是正确的,是可靠的;而在所有被测试者的体温显示在摄氏36.65度以下者,核酸的检测就有很大漏诊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这些为数众多的寒凉性体质的人如果已经是被感染或者带病毒者,他们的核酸检测结果仍然保持阴性。
因此,官平非医生建议,凡是被核酸检测结果判断为阴性而体温测试在摄氏36.65度以下者,均要作出为假阴性者对待,必须作更多更细致的检查。例如:仔细询问有无同新型冠状病毒病人接触史,如果有接触史,应该立即作为被感染者对待;仔细询问有无同新型冠状病毒病状的相同反应,如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仔细查看CT图片等。如此,在核酸和CT检测的基础上,增加体温测试,可以帮助明确和划分漏诊者的范围,起到必要的辅助作用。
官平非医生强调说,以摄氏36.65度为界,高于此温度的温热体质将视为核酸检测正常,低于此温度的寒凉体质将视为核酸检测为漏诊范围。(完)
题图:美籍华人中医官平非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