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金融双轮驱动 中国智慧农业成为“新蓝海”

科技与金融双轮驱动 中国智慧农业成为“新蓝海”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西安10月27日电】(记者雷肖霄、姚友明、李浩)农业无人机、遥感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在被称为“农业奥林匹克”的第26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一项项高新技术与农业相遇,引来众多参展者热议,众多中国高科技企业表示,普遍看好智慧农业这一“市场蓝海”。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尤其在产中环节,物联网传感器得到了大量使用,互联网企业由此开始布局自己的农业版图。

华为打造的农业沃土云平台已经在实践中展现数字农业的影响力。在袁隆平团队攻关俗称“海水稻”的耐盐碱水稻时,华为与其合作提供了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的智慧平台。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数字政府业务部农业行业总监原海洋说,这套平台集成了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可以对光、温、ph值、盐度、氮磷钾、重金属及土壤质量进行实时监测,还能达到精准施肥、精准用药、病虫害防治、自动测产等功能,最终实现耐盐碱水稻种植节水30%、节肥40%、经济增效20%的效果。

上海左岸电子科技西北分公司总经理刘静波正在与华为公司开展合作,他对自己公司在制作土壤肥力探测传感器上的存在的优势特别有信心。“5G时代的到来后,大棚不仅拥有了‘大脑’,而且会越来越‘聪明’。”刘静波说。

《2019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显示绿色化、标准化、智慧化成为中国农业发展趋势,新零售、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精准农业等新业态多元发展,为中国农业生产提供新动能。

上合组织秘书长诺罗夫认为,中国用世界上9%的耕地资源以及6%的水资源养活了世界上近20%的人口。之所以能取得这项有目共睹的成就,这得益于中国坚持基本粮食自给原则,坚持在农业技术上的不断创新。

农业智慧技术也为资金融通打开了新的窗口。由于生产周期长、利润薄、风险大,保险机构经常因为难定损等原因而对农业保险的推广缺乏热情。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出现让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变得透明可控,保险金融机构开始在农业产业中发现商机。

中国平安在山东“健康猪溯源一体化”项目中,通过建立养殖业AI模型,对猪脸进行有效识别,并对生猪生长状况24小时监控。基于这些生产和溯源信息,中国平安可以向客户提供生产保险、供应链金融和食品安全保险等多种金融产品,同时也帮助农企降低生产风险,获得产品溢价。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中国农业逐步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模式,农场主、农业企业数量在逐年递增。农业产业正在转型升级,智慧农业发展具有无限潜力。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技术研究院院长曲桦认为,通过推动农业智能化改造,中国农业将会创造出更多“效率红利”,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完)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