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风格古怪、喜欢织毛衣,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有点“另类”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维也纳10月11日电】(新华社记者赵菲菲)瑞典文学院10日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马茨·马尔姆称这位新晋诺奖得主用“富有语言学才能的、有影响力的著作探索了人类经验的外围及特异性”。
汉德克与中国颇有渊源。他的话剧作品《冒犯观众》在中国文艺圈里备受喜爱。2016年访问中国时,汉德克说自己对汉字情有独钟,还透露自己喜欢织毛衣。
迟到的诺奖
汉德克1942年出生于奥地利南部小镇格里芬,曾在格拉茨大学学习法律,但后来放弃了学业,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剧本《冒犯观众》于1966年问世,轰动了当时的德语文学界。
1970年的作品《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和1972年的《无欲的悲歌》更使汉德克成为摇滚明星一样的人物。1973年,他获得德语文学界最有份量的毕希纳奖。
汉德克一度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然而上世纪90年代,汉德克对前南斯拉夫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的支持使他站在了西方舆论的对立面。
汉德克64岁时曾对媒体表示,自己年轻的时候还在意诺贝尔文学奖,但在前南战争之后就没戏了。他还曾呼吁取消诺贝尔文学奖,称诺奖给得主带来“虚妄的封圣、一时的关注和报纸上的六个版面”。
此次荣获诺奖对汉德克来说更像是一场意外之喜。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尔松说,汉德克接到他们打去的电话时“非常不安”,几乎说不出话。
按照汉德克自己的说法,他根本没想到能得奖。他在接受瑞典《快报》采访时说:“我当时正在擦鞋,准备去采蘑菇,斯德哥尔摩的电话就响了。我还以为是有人跟我开玩笑,也没告诉我太太。后来我的手机又响了,我才意识到这是真的。”
“古怪”的作品
汉德克的作品风格古怪,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最具代表性的剧本《冒犯观众》被称为“说话剧”。这部话剧抛开了剧情、布景等传统要素,台上演员直接向台下观众喊话,打破了演员与观众之间那面无形的墙。
再比如《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这部作品,情节大概为一名前守门员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建筑工人,在维也纳游荡,随后和一名剧院女收银员过了一夜,第二天毫无理由地掐死了她,然后买了一张车票,来到一个边境小镇……这样一部作品难免让人想起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的作品《异乡人》,想起60年代美国“大门乐队”的作品《人是奇怪的》,想起种种不可理喻又的确发生的事情,想起秩序表象下的混乱和疯癫。
汉德克说:“这是我认识自己的书之一……不对,我好像从没有认识我自己。我发现了某些比我自身更好或者更坏的东西,那就是文学。”
汉德克2015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参加一次访谈时说,“我小时候就有点古怪,但我成年以后的一切想法从来都没有超越儿时。我的想法有所改变,但我从来没有背叛儿时的想法”。
与中国结缘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旗下的世纪文景2016年引进出版了汉德克的9卷本中文版作品集,包括《无欲的悲歌》《缓慢的归乡》《试论疲倦》等。据出版社介绍,汉德克的作品每部销量在2万册左右,颇为畅销。
正因这套文集出版,汉德克曾在2016年10月造访上海,与著名作家孙甘露以及数百位读者一起探讨文学与戏剧、时代的焦虑、艺术的衰落等话题。
“彼得·汉德克是一位经历独特的作家,他的文学作品极具独创性,也非常尖锐。但他也是一位在叙事作品上具有经典性的作家。”回忆起三年前在上海市作家协会大厅里举行的那场文学对谈,孙甘露印象颇深。当时74岁的汉德克留着半长的灰白头发,发尾飞扬,带着绅士与嬉皮士混合的某种气质,知性又不羁,端着一杯白葡萄酒侃侃而谈。
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姚映然说,在那次中国之行中,汉德克表现出对汉字情有独钟,他时常用笔“像描画儿一样”把汉字描下来欣赏。此外,这位充满哲思的天才作家竟然爱好织毛衣。
当被问及是否会邀请这位诺奖得主重返中国时,姚映然表示:“正在考虑中……不过汉德克是有个性的作家,写作期间绝对不出门。这事得好好和他商量。”(参与记者:孙丽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