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创新时报

三代国门见证中俄经贸变迁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哈尔滨9月8日电】(记者马晓成)“能帮我找一位见证中俄经贸发展的见证人吗?”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找到了曾作为绥芬河市中苏友好协会会长的李恩泰。

已经退休的李恩泰,总愿意和老伴一起到绥芬河国门那走一走,看看已经正式投用的第三代国门,再看看已经退役的第一代、第二代国门,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常常感慨万千。

“兴边通贸,让绥芬河有了今天。这三代国门,正好见证了绥芬河市的发展,更是中俄友谊不断巩固的见证者。”李恩泰说。

绥芬河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对俄口岸城市,公路、铁路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相连接,开埠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改革开放初期,绥芬河还是一个“一条马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的万人小城。随着中苏关系缓和,上世纪80年代末,绥芬河市开始与相邻的波格拉尼奇内开展贸易合作。

“1987年底,我们和波格拉尼奇内洽谈贸易,那时候签订的协议书都是手写的,两张白纸中间夹上一张复写纸,两方各留一份。第一笔贸易是用10万公斤苹果和1000只气压暖水瓶,跟对方交易3万公斤比目鱼和5万公斤明太鱼。”当回忆起最初洽谈的场景时,李恩泰老人神采飞扬。

在不断探索中,边境贸易在绥芬河慢慢展开了。1987年10月26日,绥芬河与滨海边疆区易货贸易正式开通,在天长山脚下小绥芬河南中俄边境附近,双方设立一处铸铁手动挡杆,用以规范过境人流和车流,这就是绥芬河的第一代国门。

贸易一开,绥芬河迅速成为了中国东北开放的一扇窗口,第二代国门应运而生。1990年10月,国门开始兴建,1991年10月1日第二代国门落成使用,绥芬河拥有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国门。

如果说第一代国门见证了绥芬河现代边境贸易的开始,那么这座集过客、过货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建筑见证的则是绥芬河口岸的迅速成长。从八十年代末汽车临时过货运输口岸到1994年成为国家客货运输一类口岸,绥芬河在贸易中迅速成长,一个边陲小镇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国境商都。

“绥芬河不仅仅吸引了国内的众多商人,更在俄罗斯远东打响了知名度,那时候,绥芬河就是许多俄罗斯人心中中国商贸的代名词。”李恩泰说。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绥芬河又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中俄经贸日益繁荣,推动着绥芬河口岸完成了一系列改造工程,公路口岸过客能力已从每年100万人次提升至600万人次,铁路过货能力由过去的每年不足1000万吨提升至3300万吨。

2012年8月,绥芬河第三代国门正式开始建设,2014年底新国门建成。第三代国门高51.8米,长81.8米,跨度54.1米,双向8车道通行,国门主体建筑共分九层,气势雄伟。

站在新国门上,人们可以眺望对岸的俄罗斯和往来中俄两国的车辆、人群,还可以看到手动挡杆的一代国门和已经退役的二代国门。

“从铸铁挡杆、到二代国门,再到今天雄伟的新国门,它们记录了绥芬河市的发展,也记录了中俄经贸往来的日益繁荣。”李恩泰说。(完)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