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伦通来了!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再下一城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新华社记者刘慧、许晟)备受市场关注的沪伦通17日正式开通。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再下一城,互联互通机制再次迎来新探索。
当日,中国证监会和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发布联合公告,原则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开展沪伦通业务。
随着沪伦通开通,首家A股公司华泰证券按沪伦通业务规则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在伦交所成功挂牌。
沪伦通指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机制,符合条件的两地上市公司,依照对方市场的法律法规,发行存托凭证并在对方市场上市交易。作为连接中国和英国资本市场的“桥梁”,沪伦通源起于2015年9月举行的第七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过去四年间,中英双方都在为这座连接两大金融中心城市的桥梁早日“通车”积极准备。
在财经观察家看来,沪深港通重在实现跨境交易,是通过香港市场连接世界金融资源;沪伦通则是通过产品互挂实现了不同时区交易所之间的投资产品互通,令A股市场与欧洲市场的投资者可以相互投资对方市场的产品。开通沪伦通,将使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得到提升。
业界预期,未来或许还可以期待A股与新加坡、日本等资本市场的联通,让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融入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进程。
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学术委员付立春指出,沪伦通有利于中国上市公司拓展融资渠道,便利跨境并购和国际化;有利于丰富中国投资者的投资品种;有利于中介机构拓展国际业务。
“沪伦通的启动是A股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是金融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事件。”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说,沪伦通的开通将进一步提升A股的国际化水平,加大外资对A股市场的关注度。
在此之前,A股已经通过沪深港通成功与香港市场实现互联互通。截至2018年11月16日,平稳运行四年的沪港通累计成交10.31万亿元。同年12月5日,深港通迎来两周岁“生日”,总成交额累计4.15万亿元。
与沪深港通相比,沪伦通虽然同是跨境交易机制,但却大有不同。业内专家介绍,沪深港通是两地投资者互相到对方市场直接买卖股票,而沪伦通是将对方市场的股票转换成存托凭证(DR)到本地市场挂牌交易。
存托凭证和股票有什么区别?实际上,存托凭证代表着与境外基础证券等同的权益,可以参与分红派息、投票等,但这些权益只能由存托人代表投资者行使,投资者不直接行使。
此外,沪港通只涉及二级市场交易的联通,沪伦通还涉及一级市场,A股公司可以在伦交所发行新存托凭证融资。从规模上看,沪港通目前南北向日均交易金额合计超300亿元;沪伦通的规模则由有多少公司愿意到对方市场发行或上市存托凭证决定。
“对于两地投资者而言,最主要是熟悉对方市场,伦交所、上交所的市场差异非常大,规则、行情、估值等都不一样。”付立春提示投资者需做好功课。
站在沪伦通开通的节点回望,中国资本市场近年来的开放动作频频,给市场各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市场各方能明显感受到中国资本市场在证券和资产管理服务方面的开放水平正大幅提升。中国已大幅放宽了证券期货和基金公司的准入限制,在互联互通机制以及期货市场的原油、铁矿石、PTA等商品期货品种实现国际化等方面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与此同时,A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并逐步提升纳入比例,富时罗素也将于近期正式将A股纳入其指数系列。种种迹象表明国际投资者看好A股市场前景。
“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提升中国金融业自身服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证监会主席易会满6月初曾表示,将按照既定的计划和节奏稳步推进2018年中国制定并对外明确的金融业开放时间表和路线图。
就在沪伦通开通的4天前,易会满刚刚在陆家嘴论坛宣布9条重磅开放举措,涉及中国资本市场诸多方面。短短几天后,作为互联互通机制的新探索,沪伦通迈出坚实一步。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认为,沪伦通与中国资本市场现有的互联互通机制有很多不同,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在国际化的改革方向上实现新突破,也将带来诸多新变化。
“无论是增进不同市场的了解,提升国际机构投资者的比例,还是推动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深化改革,沪伦通和近期宣布的9条开放举措,都将深刻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邵宇说。
付立春认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有效的资本市场。随着近年来的开放动作频频,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步伐加快,将给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积累有益经验,推动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向前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