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汉:“一国两制”与大湾区中的港澳角色
【中美创新时报波士顿3月5日讯】近日广东省创新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山大学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门撰文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结合起来,把国家所需和港澳所长结合起来,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粤港澳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他还表示,“一国两制”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体制优势,也是香港和澳门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独特角色的制度基础。
现将陈广汉教授《“一国两制”与大湾区中的港澳角色》全文刊登如下:
一、坚持“一国”原则有助于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港澳经济发展拓展新空间、注入新动能。
香港和澳门回归后,成为祖国大家庭的成员和国家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回归以来,在香港和澳门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等外部经济冲击的时候,中央政府都施以援手,给予大力支持。开放内地居民港澳自由行、CEPA合作协议的签署和不断推进,为香港和澳门的经济注入了活力,促进了港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更是为新时期香港和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强自身经济发展动能、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推动产业多元发展提供了机遇。中央政府对香港和澳门的这些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体现“一国原则”。
只有在“一国”的制度架构下,这些政策、协议和规划才能被安排和实施。回归后,香港经济持续增长、就业稳定。澳门经济更是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迈入一个新阶段。但是,香港和澳门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显现。例如,经济结构单一化趋势导致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能不足和创新能力下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以及住房、养老等民生问题突出。
香港和澳门均为小型的城市服务型经济体系,需要依托内地特别是珠三角,深化区域合作,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大湾区的珠三角的九个城市是香港和澳门发展的最好的腹地,将为港澳居民在内地就业、生活、学习、居住提供更为便利化的条件。大湾区建设不仅要为工商界提供发展的机遇和空间,也要使港澳居民到内地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使港澳居民也能够分享到内地经济发展的成果,使国家推出的对港澳的经济政策既惠商又惠民。
二、尊重“两制”差异有利于发挥港澳的独特作用,促进内地和珠三角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保证了香港、澳门自由港和单独关税区的地位、高度开放的经济体系以及国际化营商环境和法律制度,这是港澳在国家和区域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扮演不可替代角色的制度基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体制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的特点和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港澳发挥了这种体制优势,成为港澳企业和国际资本进入内地的桥梁,推动了广东和珠三角高速工业化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港澳企业抓住了珠三角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机遇,将制造业转移到珠三角,建立起“前店后厂”这种制造业跨境垂直的产业分工体系,加快了珠三角的工业化,使珠三角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同时香港和澳门开始向现代服务经济的转型,成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和旅游中心。
十八大以后,国家提出了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想,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开放模式,推动自贸区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国内企业的“走出去”步伐加快,国家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香港和澳门可以发挥“一国两制”优势,抓住国家开放模式转换、“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扮演“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向交流平台。
香港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建设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和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葡国家商贸服务平台及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交流基地。香港和澳门经济功能和体制优势的发挥,有利于广东和珠三角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体制,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文/陈广汉:广东省创新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山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题图:陈广汉教授(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