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港高铁开通 深港合作按下“快进键”
深圳到香港最快14分钟!日前开通的广深港高铁堪称“深港最快交通线”,深圳和香港步入“半小时生活圈”。高铁开通及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为深港经济融合带来时间效益。深港两城正在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产业互补形成深度融合。随着融合速度和深度提升,一个具有国际聚合力、跨区域的技术迭代和产业转化链条或将形成,为打造世界级湾区带来全新想象。
【中美创新时报深圳讯】(记者苏梓威 张玮 戴晓晓 李荣华 郭悦)深圳到香港最快14分钟!日前开通的广深港高铁堪称“深港最快交通线”,深圳和香港步入“半小时生活圈”。高铁开通及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为深港经济融合带来时间效益。深港两城正在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产业互补形成深度融合。随着融合速度和深度提升,一个具有国际聚合力、跨区域的技术迭代和产业转化链条或将形成,为打造世界级湾区带来全新想象。
高效率
高铁为深港经济融合带来时间效益
泓铭资本创始人许韬在深港两地奔波已近10年,泓铭资本是一家两地持牌的金融机构,经常往返的许韬感觉从深圳去香港不太方便。“一天加起来要花费3—4小时,遇到恶劣天气导致路上堵塞则需要更多的时间。”
“高铁开通后,对我个人和深港金融圈的朋友,都会非常方便。”许韬算了笔“时间账”,未来从福田办公室下楼就可乘高铁,加上过关和等车时间,抵达中环办公室大约只需半小时。“这会加强深港金融圈的沟通和联系。”
广深港高铁开通,带来通勤时间、往返流程和便利性等多重提高,时间效益提高,为经济链接加速。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会执行副主席伍忠豪每周都要去深圳1至2次。以前从香港到深圳,要从港岛乘大巴到深圳湾口岸,至少1小时。而搭乘高铁票价只比直通车多了53元,但速度快了一倍,他直言“好划算”。
随着广深港高铁的开通,内地17座城市与香港织就10小时以内交通网。这对伍忠豪来说更加有利,以前,到经常出差的湖北武汉和广西南宁,他只能选择飞机。如今可以乘高铁到深圳北或广州南,再换乘高铁即可。“不仅节省时间,而且高铁准时,又可以在车上走动,舒服很多。”
“近几年,尤其是珠三角各地市对香港人的优惠政策扶持力度很大,对港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交通等基础设施。特别是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以及明年即将开通的深圳莲塘口岸,都是香港人极为关注的。”绿垠农业科技发展(香港)有限公司负责人、香港浩峰狮子会会长刘星谷说。
就在下个月,前沿艺穗艺术中心负责人朱德才将联合香港机构,共同举办深港设计共赢展。广深港高铁的开通,让朱德才对未来更加期待,“两地多年合作交流所积累的互相信任和磨合已经完成,将来更多是考虑更深入更透彻、更便捷的沟通交流。”
深融合
打造“超级链接器”和“产业转化器”
交通基础设施加快联通的背后,深港两城正在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产业互补形成深度融合。而融合速度和深度提升,或将对技术迭代和产业转化产生独特作用,成为打造世界级湾区的核心竞争优势。
从广深港高铁福田站出发,只需花费3分钟的开车时间就能进入深圳福田保税区,在这里,年初才开业的289数字半岛产业园里,已经吸引了数十家文化设计、金融、科技企业入驻,其中一半的企业来自香港。
第一商务总裁、289数字半岛创始人王青也是一名港商,在内地投资数十年,他亲历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变化。在王青看来,香港的优势在于领先的设计、金融和现代服务业,国际化的平台和营商环境,深圳的优势在于庞大的市场,强大的科技转化能力和制造基础。“如果两座城市能够真正发挥产业融合的优势,将产业和要素互补演化为整体竞争优势,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将会迈上一个新台阶。”王青说。
“深港可以发挥国际‘超级链接器’和‘产业转化器’的作用。”王青说,香港有领先的科技研究平台及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可以吸引一流的国际研究平台、前沿的国际科技团队落地,与深圳背靠的中国庞大市场、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及资本力量结合,将形成聚合国际资源、高效科技研发转化和应用的跨区域创新链条,“深圳+香港”也将成为全球创新产品应用及销售的最佳“试验场”之一。
不少原生全球化企业已经感知到这种变化。深圳优必选的一位负责人就告诉记者,“我们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深圳研发、投产,能够在包括香港在内的广泛国际市场上快速得到响应,并根据市场反馈适时调整相应的技术和市场解决方案。”
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企业,优必选频繁亮相国际舞台,与亚马逊、苹果、曼城等国际品牌合作推出产品。“优必选的使命是让人工智能与全球商业、教育、文化娱乐等行业更好融合,为人类带来更加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生活方式,我们相信在交通更加便捷的粤港澳大湾区内,这一目标将加速实现和完善。”上述负责人说。
对于柔宇科技来说,香港则是与生俱来的“标签”。2012年,柔宇科技在美国硅谷、中国深圳及香港同步创立,先后获得国内外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六轮共同投资,聚集来自15个国家的2000多位人才,在国内外储备超过2000项知识产权,并将产品销售到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硅谷有我们需要的人才和研发资源,深圳乃至珠三角能为柔宇发展提供必需的产业链及配套政策扶持,香港则具有对接国际供应链和市场的自由化平台。”柔宇科技副总裁樊俊超说,善用硅谷和香港的资源,是柔宇科技当时最好的选择。
樊俊超认为,深圳与香港、硅谷的科创环境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互补之处。“香港和硅谷都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深圳是全国最有代表性的科技创新型城市,高铁贯通必将带来更多教育层面的交流,这必将加速深圳集聚和发展高等教育、源头创新资源,并加快深圳的国际化步伐。”樊俊超说。
新机遇
“深圳能直接把创意‘变现’”
多位深港经济界人士接受采访时提出,要实现深港深入融合,还需两座城市共同努力,例如营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营造更科学的创新体制和机制等。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说,香港拥有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大学的科研成果需要落地,而深圳因成本以及发达的制造业等因素便成为不二之选,大疆创新、商汤科技等企业便是很好的例证。
樊建平建议,面对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需要,丰富多元的粤港澳大湾区急需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加强创新制度供给,深入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水平,需要深圳重点攻坚。
立足前沿科研的香港高校,吸引了不少人前往深造,来自深圳先进院的研究员郑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深圳让他觉得更适合科研成果产业化,“巨头企业不断涌现、论文不再锁于抽屉,深圳能直接把创意‘变现’,创造更多价值。”
郑炜在香港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加入深圳先进院,目前担任医工所生物医学光学与分子影像研究室研究员。他说,“近年来,深圳和香港的交流更加紧密,部分香港学者先后加入了深圳的科研院所。”
同时,在不少港人看来,对于香港年轻人来说,到内地就业创业或逐渐成为趋势。刘星谷说,以前香港人有不少喜欢去海外发展,但随着香港与珠三角地区融合发展日益深入,不仅很多人“不出去”,还可能会吸引在外发展的香港人回来。(完)
题图:9月23日,深圳北站开往香港西九龙首趟动车G5711顺利发车,标志着广深港高铁全线贯通。 鲁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