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画工到画家:“中国油画第一村”向原创艺术转型
“这种地中海风景画,我真是再也不想画了。”陈年林在大芬油画村自己的画廊里指着一幅临摹画说。在这个画廊里,还展示着他的一幅反映深圳城市风貌的原创油画作品。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深圳5月14日电】(新华社记者赵瑞希)“这种地中海风景画,我真是再也不想画了。”陈年林在大芬油画村自己的画廊里指着一幅临摹画说。在这个画廊里,还展示着他的一幅反映深圳城市风貌的原创油画作品。
这家名为“绘亿林”的画廊,是大芬村1200多家画廊之一,也是这个素有“中国油画第一村”的地方从临摹向原创转型的缩影。
大芬村是位于深圳西部的一个城中村,也是正在举行的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的分会场之一。1989年香港画商黄江到大芬创业,迅速集聚了大批油画从业者,临摹《蒙娜丽莎》等世界名画,并在世界油画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在陈年林眼中,他的这家“画廊”,虽然形态上仍然只是一个门店,却与他刚到大芬村时看到的“画廊”截然不同。这里面,既有推动大芬村起步的临摹画,也有适应市场需求的原创商业油画,还有表达画家对世界思考、内心情感的原创油画。
不同的画,定价也大不相同。这里最便宜的一幅临摹画标价300元,最贵的是一幅写实原创油画《事事如意》,标价3万元。陈年林如今不愿意再画的那幅标价1800元的地中海风景画,而同样尺寸的原创油画定价在5000元左右。
从临摹到原创,从画工到画家,陈年林在大芬村的十年,不仅是自身蜕变的十年,也是大芬村转型的十年。
2007年底,已在福建学习和从事油画工作6年的陈年林,来到深圳大芬村发展。作为画工,陈年林根据画廊老板的要求,临摹欧美名画,他画得最多的就是地中海风景画,就这样靠临摹画养家糊口过了6年,从最初的一个月仅收入两三千元,到每月能赚“万把块钱”。
直到2013年,生活有了变化。前一年参加大芬村临摹大赛获奖的陈年林,参加了深圳市首届绘画技能大赛,拿了第一名,慢慢认识了很多搞原创的画家。同年,他还参加了第九届深圳画家画深圳活动,参赛作品《梧桐雨后》被一位日本客人以6000元的价格收藏。
“当时我的临摹画,卖给画廊一幅只有200多块钱。《梧桐雨后》是那时我卖出的最贵的画,心里很高兴。”他说。
为了能有个空间展示自己的原创油画作品,陈年林在大芬村租了间画廊。然而,原创油画消费市场的培育仍需时间。因此,除了创作耗费心力的原创作品外,他还要根据市场需求画很多原创商品画,同时也根据订单情况画一些临摹画。
在他的画廊里,还展示销售其他4位油画工作者的作品,其中有临摹的,也有原创的。“目前店里在卖的作品,临摹和原创大概各占一半。”他说。
在陈年林看来,产业的升级来自市场需求的升级。“目前,还是相对便宜的画好卖,很多人喜欢原创画,但价格上的接受度不够。现在,很多画家在画原创商品画,有自己的创作在里面,同时又可以复制,定价也更接近家庭消费的心里价位。”
“大芬一批发展原创,紧随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画风、画质的画家,借着市场洗牌之机逐渐成长起来。”大芬油画村管理办公室主任刘亚菁说。
如今的大芬街头,已出现美术馆、艺术中心、咖啡画廊等新业态,当初的成名之作“蒙娜丽莎”却并不易见。这个起步于临摹复制的油画村,已逐步发展为集生产、创作、展示、交易于一体的产业基地,2017年实现产值41.5亿元。大芬美术馆每年会举办约20至25场原创作品展览。
陈年林说,自己从一个画工慢慢向画家转变,除了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以外,催化剂就是大芬村举办的绘画比赛和大芬美术馆追求原创的展览要求。
作为大芬村300多名原创画家之一,现在陈年林会花不少时间用于创作原创作品。原创作品已经占到其收入的三分之一。“随着审美的变化和艺术消费能力的提升,原创作品肯定会有更大的市场,但这是一个缓慢的培育和升级过程。”他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