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个治疗艾滋病新药有望今年下半年获批,年底或2019年初正式在中国上市。近日,由广证恒生和广东医谷共同举办的2018创新药投资高峰论坛上,前沿生物总经理王昌进透露了以上信息。在这场以创新药为主题的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产创新药已经迎来风口,但机会稍纵即逝。
【中美创新时报广州5月2日讯】(记者严慧芳)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个治疗艾滋病新药有望今年下半年获批,年底或2019年初正式在中国上市。近日,由广证恒生和广东医谷共同举办的2018创新药投资高峰论坛上,前沿生物总经理王昌进透露了以上信息。在这场以创新药为主题的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产创新药已经迎来风口,但机会稍纵即逝。广证恒生总经理、首席研究官袁季指出,对于未上市企业来说,如何储备粮草是核心问题。据悉,有多家主打创新药的公司透露了赴港上市的想法。
海归团队撑起创新药研发
中国创新药迎来的利好不断。去年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加快药品审评审批改革措施的出台,大大缩短了新药审评时间,优先审评审批通道的开设,也在加快创新药上市的步伐。4月26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药品实验数据保护实施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提出对在中国境内获批上市的创新药给予6年数据保护期,创新治疗用生物制品给予12年数据保护期,无疑给创新药行业发展又打上一剂“强心针”。
除了政策加持,人才回归也在为中国国产创新药研发注入动力。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海外人才归国共计43.25万人。Lockin China估计,这一数字在2017年将达到60万人。其中仅“青年千人计划”,自2011年到2017年,就共评选出3584名青年人才,生命学与医学领域更是占了超过五分之一。
海归博士成为国产创新药研发的主力军。记者注意到,上述研发抗艾新药的前沿生物,三位创始人均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董事长谢东曾任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生物物理实验室主任,总经理王昌进具有20年美国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经验,高级副总经理陆荣健也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研究员。这一豪华团队阵容,加上中国首个治疗艾滋病新药有望很快上市的独家优势,王昌进在论坛上路演结束后,立刻被团团包围。
资本关注创新药领域
创新药研发耗时长,成功率低,投入高,一直以来令资本不敢轻易出手。广证恒生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唐爱金介绍,根据IMS统计,2015年全球创新药市场规模近6000亿美元,中国占据的市场不足100亿美元,占比仅约1%。从2016年全球新药上市情况来看,美国新药获批数量占全球的一半,而中国仅占6.8%,远低于欧美及日韩。
不过,随着投融资环境的改善,资本对创新药的关注度也在上升。据统计,2017年创新药领域发生27起PE/VC投资事件,涉及52亿美元投资额。
唐爱金指出,虽然中国的医药研发投入占比较低,但2012-2016年间,中国医药研发投入占全球的比重平稳上升,5年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2%,远高于全球增速。统计显示,从2013年开始,我国创新药进入快速增长期,预计2018年-2020年期间,将有10-15个自主研发的新药获批上市。
在资本市场上,创新药企业也受到投资者的热捧。2017年医药股股价涨幅前十的股票中,有一半以上是创新药企业,恒瑞医药以80倍的市盈率成为国内市值近2000亿元的创新药公司。
近日港交所公布《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咨询意见总结,确定允许未有收益或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在香港主板上市,引发国内创新药企业的关注。在此次论坛上,泽生科技和诺思兰德两家企业都透露了公司赴港上市的想法。
中国产创新药仍在起步阶段
统计显示,中国2017年创新化药申报数目为112个,包括临床申请和上市申请,达到十年之最;创新生物药申报数量62个,是2016年的2倍多。博济医药董事长王廷春指出,自2015年以来,以百济神州、华领医药等为代表的近十家本土创新型新药研发公司先后宣布了大笔融资,金额均达到亿元以上,可见创新药正处于资本追捧的最好时期。
不过,针对这一投资热潮,王廷春指出,创新药研发的高收益伴随高风险,国际上研发一个新药需要8-13亿美元,仅有约1/5000的化合物最终成为药物,而药物研制到上市,全程需要10-15年。“10个进入临床的药物,仅有1个能最终上市”,因此需要充分认识风险,谨慎决策。
SMI瑞士医疗国际投资与营运顾问田川则认为,目前国内创新药研发多数是美国培养的人才,使用的也是美国规则,他建议,中国的医药创新应该有自己的特点,例如可以多关注发病原因,关注疾病预防领域的创新。
广证恒生总经理、首席研究官袁季认为,无论是对上市企业还是未上市企业都需要珍惜当前这个时间窗口。对于未上A股的创新药企业来说,应当做好资本规划,计划规模或持续的融资,募足“粮草”;对于上市企业来说,也应当抓住这次机会,利用股权激励、并购整合把估值做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