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科技企业在西部追逐“创新型经济”

中国东部科技企业在西部追逐“创新型经济”

从繁华的大都市上海到丝绸之路重镇兰州开拓市场,沈坚没有太多顾虑。因为他有着强大的“后盾”:来自上海和兰州两个地方政府给予的全方位支持。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兰州3月25日电】(记者张文静)从繁华的大都市上海到丝绸之路重镇兰州开拓市场,沈坚没有太多顾虑。因为他有着强大的“后盾”:来自上海和兰州两个地方政府给予的全方位支持。

2016年3月,在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引导下,上海久有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兰州高新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出资10.1亿元,成立兰州高新久有投资基金,用于张江引入兰州高新区的企业和项目。

沈坚所在的康之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是首批从张江引入兰州的企业。作为公司董事长,2016年,他在兰州迅速组建了分公司。他看中的是“基金加基地、投资加服务”的优惠政策。基金为企业注资,同时,兰州高新区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及相关服务。

在中国西部的两年创业经历使沈坚对西部有了全新的认识:“西部的创业成本比东部低,我也感觉到了地方政府对企业的支持。”

目前,这家致力打造“一站式”移动健康云服务系统的科技企业在甘肃的发展势头良好。由企业研发的多个人工医学智能设备已应用到全省多家市州和县区医院。

和康之元一样,上海炫踪网络有限公司也将发展的眼光“锁定”兰州。这家专注游戏产品孵化研发和发行的企业是中国游戏界中的“精英”。2017年,企业负责人在实地考察后果断将兰州作为技术研发基地进行培育。

炫踪也感受到了在西部创业的“真诚”:来自基金1亿元的参股投资、300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场地租金全免及兰州市高新区的周到服务,如派专人协助企业完成工商注册、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等工作。

对公司副总裁胡昕而言,从事互联网行业不太受地域限制,只要有人脑,就能进行研发,而兰州在场地、资金和人才等方面都能保障。

胡昕在为兰州公司“招兵买马”时还发现,从东南沿海寄来的求职信中,大多数求职者是甘肃籍。“现在的西部是创新创业的沃土。以前,西部没有大的平台,所以很多人才‘孔雀东南飞’,现在他们更愿意回流。”

自2016年至今,包括康之元和炫踪在内共有5家上海高科技企业通过兰州高新久有投资基金注入落户,还有数十家企业正在对接引进之中。

久有股权投资基金董事长刘小龙表示,上海与兰州的合作既是上海本身的转型需要,也是甘肃等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契机。“张江有7万多家科技企业,对西部市场开发渴求度很高,恰好西部经济的发展需要转型升级,特别是在生物产业、人工智能、绿色环保等领域里,双方具有合作的基础。”

甘肃省科技厅的统计显示,兰州、白银是甘肃创新资源最集中的区域,两地生产总值占全省的近40%,承载了全省90%的科研机构、42%的大中型工业企业、75%的高校以及77%的科技人才,研发人员占全省的60%,但仍存在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科技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等现状。

甘肃省科技厅厅长李文卿认为,上海与兰州的合作可以促使西部欠发达地区找到依靠创新驱动、实现跨越发展的新路径,为西部经济发展带来更大贡献。

受访者认为,尽管上海科技企业在兰州布局的数量有限,合作刚刚起步,但未来发展不可估量。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中国东部科技企业愿意在西部追逐由科技带来的“创新型经济”。

2017年8月,上海最会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并迅速与太平洋、平安等保险公司开展合作。“三年内有望在甘肃实现30亿元左右的销售额。”公司创始人陈文志介绍。

刘小龙信心满满:“在这种‘基金加基地、投资加服务’的模式下,产生一个伟大的企业也不是不可能。”(完)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