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人口一年猛增超百万 对人才吸引力列中国前两位

广深人口一年猛增超百万 对人才吸引力列中国前两位

广州市统计局近日在官网公布了《2017年广州市人口规模及分布情况》,2017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449.84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了45.49万人。而今年稍早前,深圳公布的年度数据,去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252.83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近62万人。

 

【中美创新时报广州3月2日讯】(记者陈强 胡彦)广州市统计局近日在官网公布了《2017年广州市人口规模及分布情况》,2017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449.84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了45.49万人。而今年稍早前,深圳公布的年度数据,去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252.83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近62万人。

数据显示,“十三五”头两年,广州、深圳常住人口增速双双反弹,两地常住人口近两年的净增量都超过了“十二五”期间5年的净增量。分析人士指出,这说明,在中国各城市间激烈争夺年轻人口的背景下,广州、深圳保持了对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广深人口两年净增超214万

“十二五”期间,广东常住人口总量净增344万人,这当中广州、深圳两个超大城市的贡献过半。具体来说,“十二五”期末,广州、深圳两超大城市的常住人口比“十一五”期末净增79.15万人和100.67万人,增加数量全省最多,占同期全省人口增量超五成。

而2016年、2017年,人口向超大城市集聚的趋势并未减弱,广州、深圳两市人口净流入量在增加。2016年末,广州、深圳常住人口比上一年分别增加了54.24万人、52.97万人;2017年末,广州、深圳常住人口比上一年分别增加了45.49万人、61.99万人。

换言之,“十三五”头两年,广州市常住人口净增数达99.73万人,深圳市常住人口净增数114.96万人。过去两年,广州、深圳两市常住人口合计净增数达214.69万人,超过了“十二五”期间净增数近35万人。

在广东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看来,广州的房价在一线城市中最低,外来人口进入的门槛较低,对大型制造企业来说,生产和生存的成本比较低,这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进入;深圳金融发达,产业较新,政府管理相对宽松,成功率高,加上非户籍人口待遇与户籍人口差不多,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口进入。

广深为吸引人口有“法宝”

2017年末,广州市户籍人口达897.87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了27.38万人,占到了常住人口净增量的6成左右。广州增加的户籍人口中,机械增长(迁入-迁出)人口达13.35万人,跟户籍自然增长数人口旗鼓相当。这背后是广州日益宽松的落户政策。

今年1月,广州市正式印发《广州市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实施方案》,提出进一步修订落户政策,构建以“引进人才入户为主体,积分制入户和政策性入户为有效补充”的落户政策体系,要大力吸引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和留学归国人员等高层次人才、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产业急需人才。

该方案同时还提出,要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来穗人口,保障居住证持有人享有国家规定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缩小居住证持有人与户籍人口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通过公共服务均等化,来吸引人口留穗。

深圳近年同样不断调整落户政策,放宽了落户条件。2016年,深圳提出将纯学历型人才落户门槛放宽至大专及以上,对人才入户量不设指标数量上限。

2016年末,深圳户籍人口为400.47万人,而今年两会期间,《关于深圳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2018年,深圳将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年末在册户籍人口达到480万人。

城市更重视人口规模效应

在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人选择城市最看重的仍然是就业的机会,“宜业”的诉求仍然远胜于“宜居”,人口也仍有进一步聚集的趋势。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告诉记者,中国人口还在进一步向中心城市聚集,这个趋势还是很明显。

正在公示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规划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000万人左右。与上一版总规(2011-2020)人口“控制在1800万以内”表述相比,最新一版从“以内”变成“左右”,被认为具备了更大的弹性。

彭澎则表示,当前中国的人口政策出现了一个新趋势,就是大城市都在放松人口控制,这与原来提出的严控超大城市和大城市人口的思路是大相径庭的,广州、深圳等超大城市常住人口增长体现了这种趋势。“背后原因应该是城市竞争的因素,对政府来讲吸引更多人口聚集。”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去年底发布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指出,大城市应正视城市规模效益,以为未来储存更多人口、人才和年轻人资源为目标,从“控制人口”向“争夺人口”转移,建议广州亟须转变思路制定新的人口发展战略,从“被动管人”转为“前瞻性人口战略”,从“以业控人”转为“以服务吸引人”,从“候鸟式迁移”转为“以品质留住人”。(完)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