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创新时报

从自贸区到自贸港:中国沿海多地提出开放新目标

近日,中国各地集中进入地方“两会时间”。在上海、浙江、广东等多个东部沿海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自由贸易港”成为焦点热词。各地均将争创自由贸易港列为未来几年开放发展的新目标之一。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杭州1月29日电】(记者吴帅帅)近日,中国各地集中进入地方“两会时间”。在上海、浙江、广东等多个东部沿海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自由贸易港”成为焦点热词。各地均将争创自由贸易港列为未来几年开放发展的新目标之一。

25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浙江省省长袁家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未来五年将全力争取自由贸易港落地浙江。

同日,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做政府报告时也表示,要深化广东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积极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稍早公布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2018年要依托洋山深水港和浦东国际机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自由贸易港是设在一国(地区)境内关外、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绝大多数商品免征关税的特定区域,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自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后,自由贸易港便成为中国经济领域的热词之一。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余淼杰认为,自由贸易港是中国提出国家整体开放新格局的重点工作之一,建设自由贸易港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继续推进开放和深化改革的信息。

业内人士认为,与目前在中国11个地区落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相比,自由贸易港在通关流程、市场准入、金融服务、人员流动、税收政策等方面将会进行更大力度的改革和全面开放。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金雪军认为,自贸试验区是特定区域进行探索的初级阶段,自由贸易港则是全面开放的港口,需要适应和对接更多国际框架和贸易规则,在贸易格局、金融服务、人员流动等方面逐渐与国际接轨。

数据显示,自贸试验区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效应明显。2017年,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首个年货物吞吐量超10亿吨的大港,浙江自贸试验区2017年新增企业超过3000家。

据上海海关统计,截至2017年10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4年时间,新增海关注册企业近1.8万家,是成立之前海关注册企业总数的近两倍。截至2017年11月,上海海关关区进出口连续13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金雪军表示,在自贸试验区建设过程中,中国各地表现出了各自优势,比如上海在金融服务、对接国际市场中的突出地位;浙江舟山油品贸易自由化的改革先发优势。

余淼杰认为,自由贸易港的建设首先应该避免一哄而上,遵循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其次要突出地方特点和前期发展优势,海港、空港两条腿走路。(完)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