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突破80万亿 中国经济持续稳中向好

GDP突破80万亿 中国经济持续稳中向好

中国国家统计局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称,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新华社记者周强、周文其、白少波)中国国家统计局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称,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中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中国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整体形势好于预期,决胜全面小康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汽车消费畅旺是中国消费结构改善的一大例证。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产销国,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

数据显示,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电影票房突破500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8.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6.7个百分点。

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国内经济稳中向好,推动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发生可喜变化。国内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6.8%,增速高于总体进出口增速2.6个百分点,比重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中国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中,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3.4%和11.3%,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

消费、投资、净出口被称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宁吉喆表示,从需求结构看,中国已从过去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为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从进出口看,从过去主要由出口拉动,转为出口、进口共同拉动。从产业结构看,从过去的主要依靠工业拉动转为工业、服务业共同拉动。

 经济“脱实向虚”得到有效遏制

制造业,一国经济之基石。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增速加快0.6%。在固定投资方面,制造业投资达193616亿元,增长4.8%。

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要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

去年开始,一系列遏制资金“脱实向虚”的重拳挥出。中国央行的数据显示,2017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9.44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1.2%,同比高1.4个百分点。

“去年实体经济发展的态势、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是一大亮点。”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王小广说,特别是密集的调控政策扭转了房地产市场预期,并对遏制经济“脱实向虚”发挥了积极作用。

创新驱动提升中国经济“含金量”

C919、AG600,中国国产大飞机蓝天聚首;复兴号高铁运营时速350公里,位居世界前列。

中国坚持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回顾2017年,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深海探测、生物医药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数据显示,作为新产品的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68.1%、新能源汽车增长51.1%。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长。

科技部数据显示,作为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01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支出预计将达到1.76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0.9%。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52.2%升至57.5%,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第20位升至第17位。

 营商环境优化 利用外资规模创历史新高

中国经济形势持续向好成为共识,世界对中国经济信心越来越强,外商“用脚投票”扩大在华投资。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8775.6亿元,同比增长7.9%,创历史新高。

目前,外商在中国面临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比过去更规范、更透明、更公平。根据世界银行去年8月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国营商便利度近三年来在全球跃升18位,平均每年向前跨6位。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凡是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2017年底中国财政部、税务总局等四部委联合出台政策明确,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暂免所得税,并追溯到自2017年1月1日起执行。

美国华南商会会长哈利·塞亚丁介绍,商会3000多家会员有59%把广州设为总部或区域总部,以开拓中国及亚太市场,超过80%的会员获得了可观的利润,并进行利润再投资。

“更好的法律营商环境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中国仍然是外资企业青睐的投资地。”他说。(完)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