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格地级市30年,中山从“四小虎”到创新城
1月7日,中山迎来升格地级市30周年纪念日。改革开放红利,让仅占广东1%土地面积、3%常住人口的中山,却有着多年位居广东前列的经济总量。去年,该市GDP达3202.8亿元,约为1988年的84.9倍,年均增速15.1%。目前,中山正在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向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科技创新研发中心、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发展定位迈进。
【中美创新时报中山1月8日讯】(记者罗丽娟) 1月7日,中山迎来升格地级市30周年纪念日。改革开放红利,让仅占广东1%土地面积、3%常住人口的中山,却有着多年位居广东前列的经济总量。去年,该市GDP达3202.8亿元,约为1988年的84.9倍,年均增速15.1%。目前,中山正在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向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科技创新研发中心、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发展定位迈进。
中山成广东“四小虎”
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勇立潮头、先行先试,成为广东“四小虎”之一。
1988年,中山GDP为37.7亿元,到2016年达3202.8亿元。利用不设市辖区“直筒子”优势,中山发展起古镇灯饰、小榄五金、东凤家电、大涌红木、港口游戏游艺设备等专业镇经济,上述镇区产品在国内均占过半份额。目前,中山已建成37个国家级产业基地、18个省级专业镇、516个省级以上名牌名标。
2016年,中山固定资产投资从1988年的13.8亿元上升为1149亿元,增长82倍,年均增速1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6.8亿元提高到1205.8亿元,增长约71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1988年2.7亿元提升到295亿元,增长107倍。
在做大“蛋糕”的同时,中山也注重分享改革成果。近年来,该市民生财政支出约占财政支出比重七成,实现基本养老保险、住院和门诊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同时大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去年前三季度,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收缩为1.42:1,在全省差距最小。
工业新动能加快形成
30年发展,让中山这个农业小城变成工业强市。
中山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该市309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144.7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
从支柱产业看,工业支柱行业快速增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9.8%,对规上工业的贡献率合计68.3%。
从动能转换看,工业新动能加快发展,规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增长较快,增速分别达到14.8%、12%、8.2%。
此外,去年该市前三季度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实现175.3亿元,同比增长11.7%;民间投资实现643.7亿元,占全市投资的69%,增长8.7%。
高企申报通过率全省第一
三十而立,在原有的基础上,中山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格局。
目前,贯通珠江东西两岸的直连通道——深中通道正在建设。未来几年,中山将投入1400亿元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打造连接珠江东西两岸、辐射珠江西岸的客货转运中心,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支撑。
交通改变区位,中山的投资潜力被进一步看好。在去年中山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洽谈会上共揽下投资2500亿元,签约项目数同比增长17%,总金额增长5.6倍;在第三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中山市签约项目近千亿元,居珠西“八市一区”第二位。
新发展需培育新动能。中山市科技局透露,该市已推荐1395家企业申报高企,第一批评审通过213家,通过率65%,居全省第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