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中国正推动“人机合作”型智能机器人研发
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机器换人”是否会导致制造业工人被逐步替代,直至机器人完全取代人类?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在合肥举办的第二届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高端论坛上表示,中国正沿着“共融机器人”的科研路径,推动“人机合作”型智能机器人研发,而非全面推行“机器换人”。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合肥12月20日电】(记者马姝瑞)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机器换人”是否会导致制造业工人被逐步替代,直至机器人完全取代人类?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在合肥举办的第二届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高端论坛上表示,中国正沿着“共融机器人”的科研路径,推动“人机合作”型智能机器人研发,而非全面推行“机器换人”。
随着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机器换人”成为制造业的“新浪潮”。未来,机器人将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人类,也成为科学家和流水线上的普通工人共同关心的课题。此间在合肥工业大学举办的第二届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高端论坛上,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近300名专家和学企业家代表共同就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的创新发展进行了研讨。
“智能制造需要机器人与人类合作共事,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提高制造装备和系统的适应性与自治性,而不是彻底地以机器人取代人类。”丁汉认为。
目前,机器人在解决制造业升级、健康服务、国防安全、科考与资源开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现实中的机器人还存在种种不足,如工业机器人在线感知、实时作业能力差,只能在结构化环境中执行确定性任务;服务机器人人机协作能力不足,主要完成简单的送餐、迎宾等任务;特种机器人在广义环境的主动感知欠缺,自主控制能力不强,仅依靠遥操作完成特定任务。
丁汉表示,中国正在尝试沿着“共融机器人”的路径,推动“人机合作”,并使机器人之间能够变成“搭档”,开展“集群作业”,以解决机器人发展中的面临的多种瓶颈问题。
“共融机器人的主要特征是机器人和环境高度适应,机器人之间能够形成多机器人、规模化集群机器人互助互补、团队作业,同时机器人与人也可以相互理解、协同作业。”丁汉解释说,“与智能机器人相比,共融机器人能够更好地理解非结构动态环境,并具有结构的柔顺性;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的行为意图,并在一定的规则下实现人机、机器人群体间的自然交互与协同作业。”
他还透露,目前中国已在大型风电叶片生产中投入使用了“共融机器人”,实现了60米长的大型风电叶片多机器人协同加工作业。而在康复机器人方面,“共融机器人”被期待在未来具备意图感知、仿生助力和平衡控制能力,也就是说能够主动感知人体意图、顺应人体运动,与人类形成主动式康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