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论坛迎全球来宾 “老广”说:“这么美的广州8天都逛不完”

7ÈÕÍí£¬ÉÏǧ¼ÜÎÞÈË»ú±à¶Ó×é³É¡°²Æ¸»¡±×ÖÑù£¬Çì×£¹ãÖÝ¡¶²Æ¸»¡·È«ÇòÂÛ̳µÄ³É¹¦¾Ù°ì

“到花城广场可以体验大都市气派,到广州塔可以欣赏美丽城市夜景,到天河路商圈可以逛街买买买,到白云山能极目山林峻美,到海珠湿地公园能感受到宁静的自然风光……”12月3日,61岁的广州市民张伯在朋友圈、微博,发布自己退休后游广州的经历,向网友自豪推介。

【中美创新时报广州12月8日讯】(记者谢苗枫)“到花城广场可以体验大都市气派,到广州塔可以欣赏美丽城市夜景,到天河路商圈可以逛街买买买,到白云山能极目山林峻美,到海珠湿地公园能感受到宁静的自然风光……”12月3日,61岁的广州市民张伯在朋友圈、微博,发布自己退休后游广州的经历,向网友自豪推介。

在《财富》全球论坛举办前夕,记者走访部分广州市民,发现他们会以亲身经历向中外宾客介绍:广州就是那样美。

“广州蓝”频刷朋友圈

12月2日一大早,广州的天是蓝蓝的天,冬日暖阳打在东濠涌的石板路上。
东濠涌北起白云山脚下的麓湖、南至珠江,是起源于宋代的广州六脉渠中唯一保存下来未完全覆盖的一脉。从曾经的臭河涌到Ⅱ类优质水质;从人人绕道避之的地方,到市民休闲漫步的首选地之一。东濠涌就像广州越变越美的一个微缩景区,放眼这座千年商都,近几年的绿色转型成为这里居民的骄傲。

12月3日,刚退休的张伯与老伴重温了年轻时的渡轮,还第一次坐上有轨电车从滨江路出发一直到黄埔古港,继而在傍晚赶到海珠湿地公园一起浪漫看日落。海珠湿地是在这座特大城市中心区域中腾出约1200公顷的土地、花费近46亿元改造建设而成的。2015年底,海珠湿地正式升级为中国国家湿地公园,成为中心城区的生态绿核,享有“广州绿心”的美誉。

汉哥在广州耕耘20年,他告诉记者,生活在广州才深刻感受到她的变化、她的美。汉哥已经记不得有多少天的朋友圈是被“广州蓝”刷屏,他每次都忍不住力邀朋友来这里旅游、生活。

海珠湖繁花锦簇,与广州塔遥相呼应。肖雄摄

珠江新城堪比纽约曼哈顿

就在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林宏一家带着亲友在广州玩了一圈。“竟然8天都玩不完”,这让林宏有点意外。最让他们兴奋的是,沿着“东山径”行走,可以近距离感受老东山琉璃瓦、红砖墙与葱郁古树相得益彰的优美景致,让人领略岭南特色风情。“新河浦附近的中共三大会址、春园、逵园都没来及去看。”林宏笑着说。

在广州,人们可以参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海幢寺、十香园等历史古迹,寻迹广州十三行博物馆、黄埔古港、沙面大街等古代海丝遗址,更可以从传统粤剧艺术到“中国音乐金钟奖”,从古朴的沙湾古镇到中西结合的白天鹅宾馆,再到城市中轴线上那充满现代气息的花城广场、海心沙。“一年50多个双休日,估计每次安排不同节目,都逛不完广州。”

“在花城广场,白天可以近距离触碰蓝天白云,慢跑快走、喝茶阅读,各有所爱;晚上,广州塔、东塔、西塔,三塔争辉之下,整个珠江新城比纽约曼哈顿还要美。”离穗赴美留学七年归来的朱先生也感叹家乡的变化。

珠江新城夜空美如画。梁文祥 摄

人文关怀具备“暖实力”

镇海楼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三年(即1380年),在“老广”心目中的地位不可或缺。成立于1929年的广博,馆址即为镇海楼。

“我们小时候就来越秀公园、上五层楼(镇海楼),在一些榕树下听老人家讲古。”12月2日,岑先生带着5岁的女儿感受儿时时光。在一段段“讲古”中,岑先生知道了“五羊”、广州古城、食在广州。

让岑先生感到幸福的是,他的下一代不仅能拥有厚重历史的镇海楼,还能在广东省新博物馆、广州图书馆、广州科学中心、JC动漫馆等各种崭新的知识海洋内畅游。今年国庆黄金周,位于广州新中轴线上的广州图书馆吸引了22.85万人次涌入。

这些文化软硬件让广州人自豪,街头巷尾的细节中也透着让人喜爱广州的“暖实力”:导盲犬的到位、残障通道的合理设置、志愿者的靓丽身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真诚笑容、指示清晰的路标方向等。在广州生活了10多年的石女士说,一座让残障人士都方便出现在公共场合的城市,才是文明程度高的城市,也是深得人心的城市。(完)

题图:广州上空千驾无人机排出“财富字样”。肖雄 摄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