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第四大城市休斯敦,有两个“中国城”。回望昨天,它们先后建立的步伐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历程惊人地吻合,同时又见证着中美人文交流的双赢之路
【中美创新时报休斯敦9月28日电】(记者刘立伟 高路)在美国第四大城市休斯敦,有两个“中国城”。回望昨天,它们先后建立的步伐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历程惊人地吻合,同时又见证着中美人文交流的双赢之路。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大批年轻学子开始走出国门,其中许多人来到美国留学,休斯敦的中国城逐渐建立起来;进入80年代,来自中国内地的新一代华人在美国开启生活新篇章,休斯敦新的中国城另址新建拉开序幕,并蓬勃发展至今。
新的中国城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位于休斯敦西南。1983年,第一批商业正式入驻新城。新的中国城的设计更具现代特色,一改旧的中国城因空间逼仄而显得杂乱无章的面貌。
休斯敦西南管理区区长、休斯敦市长国际事务顾问李雄在新的中国城经营着自己的地产公司,他父亲开办的超市曾是第一批入驻新的中国城的商家之一。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李雄说,以前的老移民需要靠体力耗时间,其他能力有限,所以进步比较缓慢;现在来的新移民很多是留学生,或者高学历人士,各方面都比较有优势,所以中国城也有了新面貌。
今天,在当地华人多年经营培育下,休斯敦新的中国城几大广场内大小店铺林立,并有大型超市和全国连锁银行入驻,已经成为当地亚洲人经商和购物的中心。因为银行相对集中,新的中国城又有“休斯敦华尔街”之称,其繁华和重要可见一斑。
圣托马斯大学休斯敦分校政治学教授乔恩·泰勒长期研究中国问题而逐渐喜欢上中国文化,并给自己取了中文名字:高乔恩。他说,每个月都要带家人到新的中国城一至两次,享用可口的中餐。
高乔恩表示,休斯敦新的中国城的繁荣与新一代华人的崛起密切相关。新的中国城所体现的包容性令人印象深刻,这大概是因为“休斯敦中国移民大多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后来美留学的年轻人,他们从美国各地来到休斯敦,因为这里是美国最有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
年逾80的美国休斯敦大学物理系教授、休斯敦大学得克萨斯超导电性研究中心教授蒙如玲就属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最早一批来到美国的学者,她当时协助休斯敦大学超导领域著名专家朱经武从事高温超导研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作为中美人文交流的受益者,蒙如玲说:“初到休斯敦时,我受到很多华侨的欢迎。他们把我当做是从中国来的亲人代表,我永远忘不了老华侨对我的帮助。”
如今,随着华人力量崛起,休斯敦的中国城已经难以满足新生代华人更大的梦想与追求,在休斯敦西部再造一个中国城的计划正在付诸实施。与此同时,一些华人跻身美国主流社会。
山东玉皇化工(美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姚超良是年青一代移民的代表。他说,海外华人地位提升与中国实力增强有直接关系,“国内轰轰烈烈的经济发展对海外华人是个促进。新一代海外华人对自己的要求更高,想法也更活跃”。
李雄也从自身经历出发,希望新一代华人更快地融入主流社会,以更好地推动中美间人文交流发展。他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民间外交大使,“通过我们,他们将了解中国人是好客的,是爱好和平的”。
国际知名纸库席勒研究所驻休斯敦代表布莱恩·兰茨称赞华人在美中两国人文交流中的贡献。他说,在双边人文交流中,美国受益良多,不仅是华人群体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还有新一代华人杰出的专业贡献。“华人的影响力不再局限于学术或其他某个领域,而是在社区和社会上开始显现影响力,这给美国社会整体带来好处。”(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