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凭全谱系直升机融入全球产业链

中国凭全谱系直升机融入全球产业链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14日开幕的第四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首次向海内外展示了其完整直升机家族谱系,并正式公布中俄联合研制重型直升机发展“路线图”。从航空大国向航空强国迈进,中国传递出融入全球航空产业链的积极信号。

 

【中美创新时报天津9月14日电】(记者呼涛  邓中豪)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14日开幕的第四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首次向海内外展示了其完整直升机家族谱系,并正式公布中俄联合研制重型直升机发展“路线图”。从航空大国向航空强国迈进,中国传递出融入全球航空产业链的积极信号。

在天津空港经济区举行的博览会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直10、直19、直11与中欧联合研制的AC352等军民用直升机通过飞行表演,展示了优良性能。而中俄联合研制重型直升机的大比例模型和“路线图”的同时公布,则更明确地传递出其发展决心。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副总经理陈元先表示,航空工业具有天然的军民融合属性,也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国航空工业将按照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与各类主体的深入合作。

“特别是在直升机领域,中国航空工业以通航运营为推手,形成了系列化的军民用直升机产品谱系。未来,我们将继续联合各方力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融入全球产业链。”陈元先说。

直升机可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前后左右自由移动,并可超低空飞行。凭借“扶摇直上”的快捷灵活特性,它能在灾害救援、紧急救护以及物探航拍等领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复杂,需要建立与其现实需求相匹配的直升机产业。经过60年发展,中国直升机工业实现了从测绘仿制、改进改型、参考设计到完全自主研发的历史性跨越,构建起谱系日趋完善的直升机家族。

目前,中国航空工业直升机凭借12大系列、50多个型号的直升机跻身全球七大直升机制造商。直8、直9、直10、直11以及直19等系列军用直升机,以及AC311、AC312、AC313、AC352等系列民用直升机,不仅全面服务于国防建设和社会民生,其中一些“明星”机型还享有国际声誉。

“中国军用直升机技术发展尤为迅速,有些型号可与全球先进水平同台竞技。军民融合正在推进军民用直升机实现协同发展。”中国航空工业直升机总设计师、武直10总设计师吴希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吴希明说:“中国直升机工业不仅具备了独立创新发展的能力,更具备与世界主流制造商对等合作的能力。”

根据最新公布的消息,在中俄两国战略合作大项目——中俄联合研制重型直升机的研制中,中国航空工业直升机与俄罗斯直升机公司将依据对等合作的原则,发挥各自优势探索实现这一全球直升机领域“独一无二”的突破。

该重型直升机预计将为38吨级,其内部载荷将达10吨,外部挂载能力将达15吨,可以胜任3000米以上高原、山区等复杂环境作业任务。目前,中俄双方在技术要求、技术规范等技术条款上已达成共识,且对双方具体分工和项目执行路线图等进行了明确。

此前,中国航空工业与全球直升机“巨头”空客直升机联合研制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机AC352,已经在去年12月20日成功实现首飞。在这一项目中,中方与外方的合作同样为“对等合作”。

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司长徐超群表示,中国直升机产业实现了重大跨越,发展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已逐步形成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

“中国直升机产业正向具有功能完善的通用航空体系迈进。”徐超群说,民航主管部门将持续通过提升适航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提升中国直升机产业,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航空运输互联互通。

“我们要正视中国航空工业整体起步晚于世界航空强国的事实和差距,也要看到历经60年发展取得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直升机产业要以全球视野,积极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中国航空工业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杰说。

吕杰表示,在“一带一路”沿线,中国航空工业将支持帮助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有需求的国家构建本国的制造和运营体系。此外,集团还将与俄罗斯、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展开整机与系统部件的工业合作。(据新华社)

题图:中国航空工业和空客直升机联合研制的AC352直升机在2017天津制博会上进行飞行表演。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