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闻驼铃响,但见“取经人”——东盟留学生成“一带一路”“生力军”
1390年前,唐朝僧人玄奘自长安出发,沿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一路向西,不辞艰辛,只为求取真经。如今,一批批年轻人从东盟各国出发,翻山越岭到中国学习中文和各种专业知识。虽然路上不再有驼铃声,他们俨然已是新时代的“取经人”。
【中美创新时报贵阳8月2日电】(记者刘勤兵、肖艳)“我叫阮成龙,来自越南,来中国已经3年了。”
“我叫石淘沙,来自老挝,今年20岁,学的是经济学院国际与贸易专业。”
“我是车赛达,来自柬埔寨,我是贵州大学的研究生……”
1390年前,唐朝僧人玄奘自长安出发,沿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一路向西,不辞艰辛,只为求取真经。如今,一批批年轻人从东盟各国出发,翻山越岭到中国学习中文和各种专业知识。虽然路上不再有驼铃声,他们俨然已是新时代的“取经人”。
石淘沙来自老挝万象,能弹一手好吉他、唱一曲好情歌,是贵州大学国家教育学院的“人气王”,“我毕业后要拿学到的知识和中文,做老挝和中国之间的贸易。”
陈凯是石淘沙的“老乡”,毕业后希望回国能到中国企业工作。20多岁的他不仅仅只想着自己的前途,“我希望从中国昆明到老挝万象的高铁快点修通。”“希望越来越多中国人到我们老挝去投资。”“希望中国政府能够给我们更多机会来中国学习。”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有着地缘优势的东盟各国与中国的交流合作日益加深加快。双方除了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互动频繁外,还在旅游开放、留学生互派、科技文化交流、人才流动等领域合作广泛。
东盟国家到中国留学的人数迅速增加,仅到贵州留学的人数就从2008年的3人增长到2016年的1528人。在贵州大学,留学生首先要通过HSk汉语水平考试,才能进行专业学习。大多数留学生毕业后都希望从事与中国相关的贸易、旅游、文化传播等相关行业。
车赛达现在读研二,他毕业论文的开题题目是《“一带一路”背景下柬埔寨旅游市场发展研究》。他说,这些年去柬埔寨旅游和投资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他觉得中文和英文一样重要,学好中文可以让他很方便在国内找到工作。
前不久,越南留学生黎氏银发短信给辅导员老师,说她在中国唐山一家贸易公司找到了工作,从事公司海外贸易的开发与推进。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像黎氏银这样留在中国找工作的留学生越来越多。一方面,中国的企业愿意走出去,扩大与相关国家的贸易往来;另一方面,留学生也愿意回国或者留在中国从事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工作。
在贵州近日举办的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校企联盟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发布了《“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白皮书》。《白皮书》显示,从来华留学生的职业发展倾向上看,他们普遍向往与中国有关的机会,77%的受访学生希望在中国公司或中国政府机构工作。
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东盟来中国的留学生已超过8万人。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凌琪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教育交流,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培养和储备了大量人才,成为这一互信、融合、包容战略的“生力军”。(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