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连续13年亏损到扭亏为盈,职工人均年收入从不到2万元到10万元以上,从入不敷出到连续3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这是江西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黄立刚在26日举行的“第二届国企改革前沿论坛”上列出的一组企业混改前后的数据。
【中美创新时报广州7月27日电】(记者吴涛)从连续13年亏损到扭亏为盈,职工人均年收入从不到2万元到10万元以上,从入不敷出到连续3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这是江西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黄立刚在26日举行的“第二届国企改革前沿论坛”上列出的一组企业混改前后的数据。
在这个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牵头举办的论坛上,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东方航空集团公司等一批国企负责人及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校专家数百人齐聚一堂,深度探讨国企改革问题。
被视为国企改革重要突破口的混改是论坛重要议题之一。黄立刚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给江西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带来了福音,也是这个时代带给国企的机遇。
他说,2008年前,由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历史包袱过重等原因,公司难以适应形势变化,深陷困境。此后,公司开始了混改。首先是将原企业资产一分为二,让优良资产、优势资源进入新企业;不良资产、剥离的后勤物业、离退休及内退人员留在存续企业,逐步消化处理,存续企业不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随后进行公司改制。母公司在国有绝对控股的前提下,引进战略投资者入股,并吸收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两级经营团队及管理技术骨干参股,组建了股权多元化的江西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多家全资子公司则组建由集团公司绝对控股、职工入股比例为10%至45%不等的股权多元化企业。
“通过混改,企业实现了以人力资本为核心、产权资本为纽带的优劣分离和优化组合,为企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因为引进了职工持股和战略投资者入股,有效地将企业与职工的命运牢牢地绑在一起,为企业带来强大的内生动力。”黄立刚说。
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分析人士表示,混改有利于激发国有企业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培育壮大市场竞争主体,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论坛上说,过去五年国企改革以问题为导向,推进企业公司制改革和混改。中央企业各级子企业公司制改制面达到92%,省属一级企业改制面达到95.8%。中央企业二级子企业的混合所有制占比超过50%,超过2/3的中央企业引进了各类社会资本,重点行业领域两批19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扎实推进,中央企业10家子公司员工持股试点全面实施。
例如,南方电网公司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供电有限公司,在成为全国首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后,通过引入合格的投资主体,探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改革路径,目前已实现了供电、竞争性售电、综合能源服务等三类业务的实体化运作。
同时进行的还有减少审批、压减冗余、清退“僵尸企业”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据彭华岗介绍,五年来央企累计减少法人5744户,减少人工成本267.78亿元,减少管理费用101.5亿元,清理退出“僵尸企业”4977户,涉及资产4119.9亿元。
今年上半年,国企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经营成绩单。据统计,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实现利润总额7218亿元,同比增长15.8%。6月实现利润1596.7亿元,创单月历史最高纪录。刚刚公布的2017年世界500强榜单,国有企业上榜达83家。
“五年来,国企改革增活力、强动力、释红利的效应逐步显现。改革试点探索积累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实落地促使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国有企业活力生机得到了激发。”彭华岗说。
谈及国企改革未来面临的问题,参加论坛的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等人认为,国企改革成绩明显,但下一步还面临改革容错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如何平衡,以及企业改制后出资人、董事会、经理层三者权限如何合理界定等一系列问题。
在李锦看来,近来国企业绩的回升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直接关系。从近几个月的国企尤其是央企的业绩来看,中国国有经济正在进入“长周期”的新阶段,未来应继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国企产权改革为抓手,内外动力齐发,保持国企良好的改革与发展势头。(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