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基于大数据架构的中国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成果展示暨中国古村落传播力指数发布会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召开。本次发布会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企业信息与知识管理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大型软件开发方法与应用团队联合主办。
【中美创新时报广州6月20日讯】6月15日,“基于大数据架构的中国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成果展示暨中国古村落传播力指数发布会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召开。本次发布会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企业信息与知识管理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大型软件开发方法与应用团队联合主办。
据介绍,该平台旨在构建古村落、古民居等传统文化数据公共平台,将古村落文化研究框架和数字化处理模式引入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工作中。项目首期建设将对广东省内前三批、共204个“广东省古村落”进行数字化处理。活动当天,主办方还公布了广东“古村落网络传播力指数”排行榜,小洲村、沙湾古镇、自力村碉楼群位居榜单前三甲。
聚社会力量采集数据
广东约有自然村落17万个,其中不乏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这些洒落岭南大地的古村落,包含着丰富深邃的历史文化信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古村落与蕴含其中千姿百态的村落文化正逐渐消失,保护与传承古村落文化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
在此背景下,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企业信息与知识管理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大型软件开发方法与应用团队联合申报的“基于大数据架构的中国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应运而生。
该项目启动于2013年,旨在构建一个古村落、古民居等传统文化数据公共平台。项目首期建设将对广东省内前三批、共204个“广东省古村落”进行数字化处理。古村落文化遗产既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信息都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数字化方法,进行数字化处理,并永久储存于信息世界中。”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前社长韩中伟介绍道。
该项目采取“网络众包模式”进行采集。韩中伟介绍,所谓“网络众包模式”,是一种大众化知识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工作耗时短、成本低,采取一对多跟踪、审核机制,能将更多闲置资源充分集结到一起。该项目也吸引到不少大学生与热爱古村落的专业人士加盟。
为古村落勾勒“画像”
活动当天还举办了“中国古村落传播力指数发布会”,为全省204个古村落的知名度和网络传播力进行“打分”。广东省最有知名度和网络传播力的十大古村落排名依次是小洲村、沙湾古镇、自力村碉楼群与村落、天马村、苏家围、龙湖古寨、翠亨村、前美村、塱头村、桥(侨)乡村。
古村落的发展、保护和传承与传播力指数有密切关系。“某个古村落传播力指数越大,它的网络信息资源越丰富、质量越高,它的知名度也会越高。这对提高古村落在现实世界中的经济发展、文化保护和传承具有一定的辅助效果。”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郭崇慧认为,这些信息将对古村落管理者做出发展决策起到参考作用。
除“传播力指数”外,大数据还有助勾勒“村落画像”:项目组对网络上获得的古村落文本信息进行文本挖掘,抽取关键词,为古村落打上一系列文本标签。以小洲村为例,项目组就通过大数据技术,得出“文艺”“瀛洲”“岭南水乡”等关键词。
韩中伟认为,对古村落来说,网络信息资源是一种新兴资源。如何对之进行评价、传播、组织、开发、利用,将会成为未来古村落管理和发展的重点。他表示,“传播力指数”与“村落画像”是利用这些资源的初步尝试,期望未来能对古村落碎片化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和挖掘,从而产生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杨逸)
中国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云服务平台的构建,对于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图为顺德逢简水乡。李细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