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迎来“质量红利”时代

中国制造迎来“质量红利”时代

 中国制造企业正向规模化、高端化、品牌化转型升级,并因此享受到更多的“质量红利”。中国制造的“质量红利”时代已然来临。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广州6月9日电】(记者吕光一)中国制造企业正向规模化、高端化、品牌化转型升级,并因此享受到更多的“质量红利”。中国制造的“质量红利”时代已然来临。

6月7-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广东省东莞市召开2017年全国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工作推进会。国家质检总局检验监管司司长孙文康说,中国的对外贸易正在从传统的“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这背后是出口企业以质量为抓手的优化升级。

以玩具行业为例,在欧美国家大幅提高玩具准入标准、不断加大通报力度的形势下,浙江云和木制玩具行业及时出台制度有效控制工艺风险,连续70个月境外零通报,取得年均15%以上的快速增长。东莞玩具出口行业也依然生机勃勃呈现“量增质升”的良好态势,2016年出口玩具18.55亿美元,同比增长7.66%。

“质量强国”战略为中国制造企业带来的“质量红利”,不仅仅体现在贸易数字上,更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技术标准和法规制订修订,提升国际对话的地位与竞争力。孙文康说,中国制造“走出去”除了产品“走出去”之外,更重要的是“标准”走出去。

凭借多年为欧美鞋类品牌代加工的丰富经验,福建莆田“鞋都”的称号早已声播海内外。近些年来,当地的制鞋理念逐渐从“冲量”向“提质”转变,制定“莆田好鞋”联盟标准,耐折、耐磨等健康安全性能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

江苏丹阳探索建立五金工具检测联盟,共建联盟标准,构建五金工具行业标准体系。浙江永康多家电动工具企业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制定,成功促使欧盟撤销对当地企业出口圆盘斜切锯的通报。

企业能享受到“质量红利”关键还是得有高质量作为支撑,这也得益于相应的配套规划与服务。孙文康说,近些年来,中国积极探索“质量强国”建设路径,全国已建成以质量安全为导向的出口示范区148个,形成了覆盖24个省市地区70多个重点外贸产业的庞大布局。各示范区还加强检测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成立质量技术促进委员会,构建多方共建的质量共治体系。

比如,重庆联合广东江门、江苏无锡等摩托车示范区成立“中国出口摩托车质量技术促进委员会”,对全国8个省份77家出口企业,70%产区的出口摩托车展开质量调查,探索扶优和治劣并举的质量品牌提升新格局。

6月8日,56个国家级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又在广东省东莞市签署了《出口商品质量提升倡议书》,承诺将在严格质量标准、创新绿色发展、深化质量共建等领域继续合作与推进。(完)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