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战争》:世界首部金融研究小说连载之四(罗安华著)
依照美国法律,有关国家的商讨会议必须在议会大厅里举行,举行这样庞大的会议不让媒体知道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开会之前干脆也和往常开会议一样通知了媒体前来,看到总统和财长示意他们的发言已经结束,议长莱恩赶紧跑到了主席台前,一边吩咐特工安保人员收起刚才分发的三页纸文件,一边宣布会议继续进行。
第六节:当谎言被传诵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依照美国法律,有关国家的商讨会议必须在议会大厅里举行,举行这样庞大的会议不让媒体知道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开会之前干脆也和往常开会议一样通知了媒体前来,看到总统和财长示意他们的发言已经结束,议长莱恩赶紧跑到了主席台前,一边吩咐特工安保人员收起刚才分发的三页纸文件,一边宣布会议继续进行。
议会大厅大门在稍后的几分钟后打开了,各电视台、报刊、网站的记者们鱼贯入场。能当上议员的政治人物基本上都可以称之谓政治家,议员们心里跟明镜似的,他们很熟悉应付媒体的这一套,他们知道应付媒体那不过是在做做样子而已。与记者们见面互动无非就是让记者们有机会提一些刁钻、鸡毛蒜皮的问题,回答记者的提问哪怕引起哄堂大笑也不会为自己的政治前途抹黑,有时候这还是获得哗众取宠、吸引社会眼球的机会的意外收获,议员们谁都不愿意用文字稿,回答记者的提问,都是临场的即兴发挥。要说众议长莱恩他受议员们的尊敬是除了不与人冲突外,他的后勤工作做得是很到位的,他很好的安排了议员们与媒体记者们见面和互动。
布蓝达·盖尔在台下见自己的表决目的已经达到,他趁议员最激动的时候悄悄地走了,他觉得自己没有必要留下来,反正议员们是不会出尔反尔对表决会上已经取得成果否决的,自己乐得把博取眼球“机会”留给议员们。
议长莱恩和总统布尔都没走,议长莱恩是会议发起人,他必须呆在会议现场,他若走了,谁来继续主持会议。每次像这样的国家大型会议,最高级别的人不是有特别的事情都应该在场,这是对会议的尊重,也是对议员们的尊重,今天最高级别的人是总统,按惯例他应该在场,只不过总统布尔玩了个心眼,他见布蓝达·盖尔不知去向,怕自己回答不了记者们的提问,借口中场休息闪到偏厅里去了。
媒体记者们是最喜欢没事找事的一群人,与议员们的互动并没让记者们挖出有价值的新闻来,为寻找新闻焦点,媒体记者们的眼睛睁得像灯笼似的寻找着,当看到议长莱恩他一个人平静的坐在角落里时,媒体记者们哪里会放过他,当他被眼尖的记者找到了。一窝蜂似的,一大片话筒不知到怎么的就递到了他的嘴边,媒体记者们咄咄逼人问他:“……美国国债救市计划到底是什么?”
刚才会议内容是发过誓的,是绝不能吐露半个字的,老实的莱恩他只能吱吱唔唔的言顾其它,回答说道:“……这,这次解救国债危机,政府还没有做好准备,采不采用以往的货币注入救市的方案,政府尚在考虑中。不过业界最好还是要做好自己的准备,我相信,业界的坚持就是胜利。”
议长莱恩的这句话惹出事来了。
就是傻瓜也从议长莱恩认真回答媒体的态度中看出,政府不可能会像以往那样推出经济刺激救市的办法了,议长莱恩的话刚一落地,媒体“哗然”声一片,在场的媒体记者们起哄了,很多媒体记者都为投资者们打抱不平,认为是国家抛弃了资本市场,再也不是刚才互动哗众式的取宠热闹。
华尔街股票交易市场内因为迫切想知道议会的内容,大大的LED屏也早早换切换成了国会山议会厅内的画面,投资者们在现场两眼直直地盯着LED屏画面占卜自己未来命运,打心里都希望希望国会山能传出振奋人心消息的,却没想到LED屏传出的消息正好与投资者想占卜的命运相反,当股市内的LED屏内出现议长回答的桥段时,股市闹腾了起来。所有投资者都注意到了议长的那句话, “……投资业界最好还是要做好自己的打算,相信你们的坚持就是胜利”时,投资者们争抢在第一时间挂单抛售股票,投资者们最大的期望是赶紧捞回一些血本。
股市惨象也被媒体有意识投放到国会山大屏幕上,国会山表决的议员们都看到了股市暴跌的惨状,议员们良心发现了,自己刚才所作的决定太过于冒失了,议员们心里开始不好受了起来,可对着上帝发了的誓言是不能违背的,他们很同情投资者的遭遇,他们能做的只能跟着媒体记者们一起起哄。
议会厅里起哄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总统他不再在议会厅里,但总统秘书在议会厅里盯着,秘书立即把国会山里的一切告诉了布尔,在偏厅里的布尔总统他坐不住了,他必须选择了露面,不然他就将失去执政道义,他出来时议会厅里还在继续刚才的混乱,他没时间去责怪莱恩言语过失,此时他要做的是亟待向资本市场做出解释和安抚,不然就像秘书提醒的那样:“……投资市场马上就会崩盘,到那时,总统您丢的可能是整个国家了。”
布尔站到主席台前,对着话筒轻拍几声“啵啵”的响声,响声把议会厅里的人眼球吸引了过来。
议会厅里瞬间安静了下来,布尔他就像个表演家那般,他一脸深情的对着话筒说:“……政府正在积极努力想办法,请投资者们对政府坚定信心,有政府做靠山,经济危机一定会过去的。”
媒体瞬间的安静是出于奇怪议长总统二人的一正一反,议员们的安静则处于无奈,布尔却以为此时的安静是被自己深情演讲打动的,自己可要抓紧机会脱身。他反应很快,他在媒体和议员们愣住的这一刻把众议长的职责也揽了过来,大声替莱恩宣布道:“……我宣布今天会议到此结束。”他说完这句话立马转身,都可以用上瞬雷不及掩耳一词了,他立马退出了会场,一刻也不再议会厅里停留,不再给媒体起哄政府的机会。
第七节:白宫三巨头
不知道是这次国会表决议会过程太起伏了,还是这次会议太紧张的原因,以致缺少一位至关重要人大家也没注意,这个人就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费·奥利斯。按理,开这样重大的经济表决会议,没有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他在是很不正常的。
费·奥利斯的身影没有出现在国会山,不是众议长莱恩没有去邀请他,而是他上次在白宫向布尔提出反对货币变革计划时,布尔害怕他会搅乱表决会议,直接就把他给秘密软禁了起来。到众议长打电话给他的时候,总统布尔已安排好了一切,是费·奥利斯秘书接的电话。“您这里是费·奥利斯主席办公室吗?”
“是的,尊敬的先生,您是哪位,您有事吗?”费·奥利斯的秘书礼貌地回答道。
“我是众议长莱恩,XX天要在国会大厦的议会厅里召开一次表决会议,请您通知费·奥利斯先生一下,届时一定要出席,会议的通知函已经发出,很快就会到你那里,记得签收啊……”
“哦,真不凑巧,费·奥利斯主席他还在养病,不在办公室里,我是他的秘书,回头看他病情是否稳定,再考虑他的身体能否出席表决会议,我会第一时间向你汇报的,好吗?”费·奥利斯委婉的回答了莱恩议长。
“呃,那好吧,到时候提早通知一声。”
布尔总统从议会山匆忙回到白宫后,立即招来财长布蓝达·盖尔,他把今天议会厅里之后发生的事告诉了布蓝达·盖尔,问他:“好像市场并不买你的账,您看怎么办?”
“这个……,这个……怎么说呢?”布蓝达·盖尔“这个,这个……”是本想回答说:“这个也太快下结论了吧。”
可没等布蓝达·盖尔表达出意见,他立即提议道:“要不您和我再做一次费·奥利斯的工作,我想,只要做通了费·奥利斯他的思想工作,由他出面或就能一下子镇住市场了,您说呢?”。
布蓝达·盖尔当然同意总统的意见了,他顺从的回答说:“要是能做好我的老友费·奥利斯工作那肯定能安抚社会,以他的威望振臂一呼,起码,股市投资者的反应就会平复好多啰……”
“既然你也同意,那就事不宜迟。”布尔当即指挥工作人员在自己办公室内布置一番,就连沙发摆放位置他也做了细心考究,面对面的摆放着,茶几、咖啡杯具、糕点多少,这场面无不透露出温馨。
费·奥利斯来了,他看见总统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布尔、布蓝达·盖尔两人早已在那占据了两个座位。他们看到费·奥利斯到来忙起身欢迎,指着空座位连连说:“请坐请坐……”
本想精心布置就为了给费·奥利斯有个好好心情,能营造出一个好的谈话环境的,可真当费·奥利斯坐下后,三人面面相觑一时间却无话可说。
三人各自想着自己的心思,布尔总统地位最高,虽然这会议是他提出的那他也得端总统架子。费·奥利斯是被特意请来的,且又被软禁了几天,一肚子都是火,自然也不愿先开口说话。
布蓝达·盖尔在三人中无论身份,职位,资历都最低,显然今天的开场白应由他开腔,布蓝达·盖尔知道自己是第一个开口说话的人, 自己不先开腔是自己在等机会。但是,时间是不会等人的,随着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布蓝达·盖尔扛不住了,他“咳,咳……”干咳了几声开头掩饰自己尴尬,装装样子而已。
见费·奥利斯眼光瞄向自己了,布蓝达·盖尔意味深长的口气言语道:“老友啊,我们把您给请来的原因,估计您也已经猜到了吧……”
“我不知道,我怎么知道你们二位大人心里想的事呢?”
“那我可就说了啊”费·奥利斯语气很不好,布蓝达·盖尔却假装不知:“现在,美国经济和世界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美国财力已经濒临崩溃,如若国债危机不能安全渡过,美元被退出世界贸易结算市场就会成为迟早的事。我们在想,不如趁我国美元现在还有一口气在,用控制货币流通的原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向世界货币市场发难,事情或许会朝着我们国家预设的方向上发展。”
他在话语中把总统布尔一起拉了进去,表明这不仅是他自己一个人的意见:“主席先生啊,这可是我们美国的最后一条生路啊。经济竞争本身就是残酷的,这您也是知道的,各国为了经济利益竞争是没有理由的,如有不合作的国家,用武力去征服它那也很正常。实施货币制度变革计划是突进了一点,但那也是不得已啊,在我国现在这种情况下,估计哪个国家的领导人谁也不会想到我国会使用货币制度变革这样的金融技术的,您说对吧?”看见费·奥利斯立场一点也没变,他不好再以“老友”称呼来套近乎。
费·奥利斯被心里一团火正盛,他根本不理会布蓝达·盖尔这一套,他回答道:“你说的美元是世界贸易结算货币不假,我国正在发生国债经济危机也不假,但如果在这个时候刻意发动突进的货币制度变革计划来解救我国主权债务危机,可我觉得还是很不妥。”硬是坚定的一口否决了布蓝达·盖尔需要发起货币变革计划的理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