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洋难阻隔 潮汕寻亲热

重洋难阻隔   潮汕寻亲热

 6月1日正午时分,汕头市澄海区冠陇镇的宋氏族人们,迎来了一群失散多年的亲人——他们是自1943年大饥荒以来音讯全无的宋爱梅奶奶和她的家人。

【中美创新时报汕头6月6日讯】6月1日正午时分,汕头市澄海区冠陇镇的宋氏族人们,迎来了一群失散多年的亲人——他们是自1943年大饥荒以来音讯全无的宋爱梅奶奶和她的家人。
翌日下午4时15分,在潮汕机场,潮州市枫溪区全福乡的林姓村民们,迎来了一批统一着装的旅客——来自马来西亚新山市的林清华一行22人,经历几代人近百年的努力寻根,他们终于来到祖辈生活过的故土。
自2016年5月“梦归潮汕”志愿组织成立以来,久别重逢的感人场景在潮汕大地多次上演。在志愿者的努力和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一年时间里,已经有上百个寻亲成功的案例。
在今年4月份的“江西行”与5月份的“福建行”过后,“互联网寻亲”有了更大的影响力。从“梦归潮汕”公众号的数据来看,5月份发布的寻亲信息共有73例,是4月份的两倍,是过往月份的数倍。五月份有十二户人家成功找到故里,占过去一整年数据的六分之一。
而这些公开案例只是冰山一角。据公众号负责人苗妹(化名)介绍:“在志愿者的江西行、福建行中,有相当一部分案例,仅仅用时几个小时就寻亲成功,甚至还没来得及把消息搬上公众号。”种种迹象都表明,潮汕平原上的“寻亲热”仍呈进一步升温的态势。

 

寻亲模式日渐成熟
福建长汀的宋爱梅奶奶的寻亲成功,标志着互联网寻亲模式日渐成熟。
自1943年在潮汕大饥荒中被拐卖至福建,宋爱梅已经远离故乡74年。年岁的增长和记忆的磨耗,让她完全忘记了家乡的语言。当志愿者前往宋爱梅的家中做寻亲信息登记时,老人家没有办法说出任何的地名、家人姓名及其他有用信息,只记得“所住村庄对面有一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一尊菩萨”这样的记忆……
5月12日,福建长汀谢大嫂(宋爱梅现名)的寻亲消息传到汕头后,汕头澄海的志愿者在没有太多有效信息支撑的情况下,通过老人对儿时记忆的印象,排查地形,找到疑似地澄海冠陇镇。又在冠陇三十多个姓氏中,以老人口中的“siong”字发音进行排查,最终在5月26日通过微信群找到了疑似亲人。
6月1日,宋爱梅在儿女的陪伴下回乡认亲。
经一年的摸索,“梦归潮汕”的志愿者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寻访模式。求助信息收集、筛选、发布后,依靠本地志愿者的对风土人情地貌的熟悉和留言中的线索,前往疑似地点向老年组或村委会打听,并将寻亲信息发送到当地不同姓氏的家族群中。
一位寻亲成功的老人家属盛赞这种高效率的寻亲模式,“几个小时就做到我们几十年做不到的事”。
“我们已经有很多宗没有名字、没有地名,都能找得到人的例子了。”一位志愿者不无骄傲地向记者表示。

 

寻亲热潮延伸海外
6月2日下午的潮汕机场分外热闹,马来西亚华裔林金亮的后代一行22人,与林金亮哥哥林金孟的后代在机场相见。虽是远隔重洋,素未谋面,但场面的热烈与亲切,丝毫不逊于至亲相见,让人感慨万千。
1920年前后,来自潮安浮阳区登云都全福村的林金亮,带着家人远渡重洋到马来西亚谋生。
此后的数十年里,林金亮与家乡亲人失去了联系。
1961年,林金亮去世。他生前一直没有放弃回归故里的努力,并将这个愿望留给了他的子女们。
此后,林金亮的儿女们开始了漫长的寻找,他们尝试写信向当地求助,也尝试托回乡的友人问询,但都杳无音信。他们不知道的是,全福村早已归入潮州市枫溪镇管辖,他们给出的地址已经失效。数十年间,林金亮的儿女相继去世,他们又将这一愿望留给了孙子一辈。
时间来到2017年,林金亮的孙辈林财记通过潮州商会了解到了“梦归潮汕”寻亲志愿组织。2月11日,他们向该组织的微信公众号发出求助。接收到求助信息后,仅用时六个小时,志愿者们便找到了当年林金亮亲属的后代。
此时,距离林金亮离开故土,已整整过去了九十七年,相隔两地的亲属各自繁衍,各自成为枝繁叶茂的大家族。
林金亮后代们的寻亲历程,是一次“非典型”寻亲——不是亲友的相见,而是两个家族后代的相见;失散背景不是1943年的大饥荒,而是更早的1920年;寻亲者来自遥远的海外……这些因素让这次寻亲显得意义非凡。它意味着潮汕地区的“寻亲热”已经不再局限于1943年的大饥荒和闽赣两地的潮汕人,而是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激起了反响。
江西龙南魏淑娟奶奶寻亲的例子,也由当初江西寻亲,演变成海外寻亲。在锁定故乡后,魏奶奶只见到了远亲,亲生父母和兄弟姐妹已移居香港及海外,在海外华文媒体接力报道后,近日也传来了好消息,魏奶奶远在澳洲的哥哥已经联系上了,双方约定7月初在香港会面。
目前而言,跨国寻亲案例并不多。据公众号负责人回忆,接收到的跨国求助不足十例。林金亮后人通过马来西亚潮州商会的牵线寻亲成功,也许能给东南亚大量的潮汕后裔以启发。
 

寻根之旅任重道远
2017年4月12日和5月15日,“梦归潮汕”志愿组织自募资金前往江西和福建,在当地义工的帮助下寻访需要帮助的老人。这两次寻访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据公众号负责人介绍:“在福建寻访的过程中,一共收到电子版的求助信息两百余份,他们回来时,又带回了纸质版的求助资料两百余份。”
考虑到志愿者寻访的地方相对有限,可以推断,在闽赣地区,依然有着大量怀揣着归乡梦的外来人群。
即使是找到了志愿组织的寻亲者们,他们中十之八九也依然难以实现心愿。他们的归乡梦被很多现实的因素左右着。
首要的,也是最为致命的因素,是有效信息的不足。有效信息的缺乏,是大多数寻亲者难以成功的原因。许多人在孩提时代因各种原因而背井离乡,他们对于故乡的记忆极其有限,甚至连家人姓名、地名都记不清楚。如江西寻乌一名故去老人的后代委托志愿者帮其寻亲,所凭据的仅仅是老人当年的一张卖身契。志愿者陈树辉说:“这种信息极其稀少的求助,无异于大海捞针。”
其次,是现实变迁。对于寻亲者来说,流落外地数十年,年岁久远,故人离去,事物变迁,零敲碎打的记忆已难以与现实挂上钩。当年的亲属们或离世,或迁移,甚至行政区划都发生了改变。志愿者们只能从潮汕本地农村老年组的帮助下,去了解当年的情况。
此外,有些求助者不愿意过多地在网络上披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也使得他们的寻亲之旅难上加难。
在上述原因的左右下,即便志愿者们尽力去寻访,最终能确认的案例也只有十分之一。大量积留下来的“陈年旧案”,只能寄希望于日后。赣闽两地,1943年大迁徙所居留下来的潮汕人和他们的后代,寻根之旅依然任重而道远。
寻亲意义
  

“认祖归宗” 是乡愁的一种表达
归乡第二天,林金亮后人在林金孟四代孙林淑鑫家中烧纸钱祭祖,随后前往林家祠堂参观,宣告“认祖归宗”。
“认祖归宗”是中国文化对于乡愁的一种表达,有着深刻的土地情结。即使自己无法回到故乡,也希望子孙后代能代自己完成心愿。在仍然保留祠堂文化和同姓同族聚居的潮汕人及其后代来说,这种情结依然强烈。
在林金亮之孙林财记、林清华的讲述中,1961年林金亮去世时,将归家的心愿留给了自己的儿女们。而儿女们去世时,又将心愿留给了孙子一辈。这一次举族归乡,对于并非大富大贵的他们来说并非易事。为此,他们整整谋划了三个月。
林清华说,归乡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全家人的心愿。此行中,半数族人已经年近六旬,不再年轻。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未曾踏足大陆的土地。在采访中,他们说不出许多的大道理,只是一再重复“当然要回来啦”!
认祖归宗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价值观。
而故乡对于他们的欢迎也同样隆重。在中山从事建筑的五世孙林镓楷专程回家接待马来西亚的亲人们。对于本地亲属来说,他们是代表着整个家族去接待归家的游子。“他们都是我的叔伯一辈,我当然要回来接待他们!”林镓楷说。
对亲缘关系的认同,为潮汕人贴上了“团结”的标签。而今,这种认同正牵引着远在他乡的潮汕后裔,回归这片土地。
温建敏 廖澣

△6月1日,福建宋爱梅奶奶到澄海冠陇镇认亲,回到74年日思夜想的故里。周文敏 陈楚红 摄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