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创新时报

人民币成广东自贸区跨境往来主要货币

ÄÏɳ¸Û¼¯×°ÏäÂëÍ·£¬»õÂÖÔË׿¯×°ÏäÇ°À´Ð¶»õ¡£.JPG

截至今年4月,广东自贸区已成立两周年。两年多来,广东自贸区的金融成绩单可谓亮丽:深圳前海争取到40条金融目录,推进人民币离岸业务在岸结算中心等建设;广州南沙金融创新“15条”获得批准,重点发展航运金融、离岸金融等特色金融业;珠海横琴引进澳资银行、跨境支付结算、跨境融资等取得突破;广东自贸区入驻金融机构和创新型金融企业超过5万家,居中国各自贸区首位。

 

【中美创新时报广州讯】 截至今年4月,广东自贸区已成立两周年。两年多来,广东自贸区的金融成绩单可谓亮丽:深圳前海争取到40条金融目录,推进人民币离岸业务在岸结算中心等建设;广州南沙金融创新“15条”获得批准,重点发展航运金融、离岸金融等特色金融业;珠海横琴引进澳资银行、跨境支付结算、跨境融资等取得突破;广东自贸区入驻金融机构和创新型金融企业超过5万家,居中国各自贸区首位。

目前,人民币结算地位不断提高,逐渐成为广东自贸区跨境资金往来主要货币。从2015年4月21日至2017年3月末,南沙、横琴自贸片区共办理跨境人民币收支4237.2亿元,占区内本外币跨境收支超过八成。此外,广东还开拓出了一条“一带一路”金融高速公路,助力广东企业“走出去”。2016年,广东与“一带一路”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达3736.8亿元,同比增长24.2%。

跨境人民币业务规模前海领先

“跨境人民币业务是广东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的一大亮点。”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王景武介绍,自贸区建设项目可从境内和境外获得更低成本的资金,跨国公司还可利用自贸区平台提升财务运作效率。目前,人民币已成为广东自贸区跨境资金往来的主要货币。

事实上,早在2015年7月,跨境人民币贷款试点地区就从深圳前海扩展至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新区,更多企业享受到了改革“红利”。而说起跨境人民币业务,就不得不提前海自贸片区——这是在中国范围内首先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的自贸区。截至2016年底,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备案金额超过1100亿元,累计提款365亿元,业务规模领先全国。

去年,前海银行与香港企业签署了2笔跨境人民币贷款意向协议,其中,招商银行对香港瑞嘉投资实业有限公司2亿元用于债务置换的跨境人民币贷款于去年6月顺利发放。至此,首笔NRA跨境人民币贷款成功发放,前海跨境人民币业务实现双向打通。

不止前海,南沙、横琴自贸片区在跨境人民币业务方面也颇有斩获。从2015年4月21日至2017年3月末,南沙、横琴自贸片区共办理跨境人民币收支4237.2亿元,占区内本外币跨境收支超过八成。

大批企业从跨境人民币业务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优惠。例如,南沙海港集装箱码头、横琴热电项目等不仅通过跨境人民币贷款获得了融资,而且其资金成本下降了10%-30%,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截至2017年3月末,三大自贸片区共有229家企业办理了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汇入贷款金额415.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方面,三大自贸片区也各有可圈可点之处。这其中,对企业最大的利好,莫过于降低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的准入门槛。

周生生集团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在达到准入门槛后,其在广东设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将广东作为亚太乃至全球的资金运作中心,实现余缺资金调剂,大幅降低了集团整体财务成本。

对此,王景武指出,降低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准入门槛,有助于企业“走出去”并实现国际化经营,提升统筹配置境内外资金的能力,促进自贸区总部经济发展。据统计,截至2017年3月末,广东自贸区南沙、横琴片区已备案24个人民币资金池,累计收付285.6亿元。

通过新政打通境内外融资市场

在推进外汇管理改革、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广东自贸区进一步简化外汇资金池管理,支持中小型跨国公司对境内外成员企业资金进行集中运营管理,拓宽了融资渠道。

截至2017年3月末,广东自贸区南沙、横琴片区已有4家跨国公司的15家成员企业开展外汇资金池业务,共集中外债额度6.7亿美元,集中对外放款额度3.3亿美元。

除此之外,广东自贸区还积极开展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效打通境内、境外两个融资市场,提高自贸区企业跨境融资的灵活性和境外资金利用效率。业内人士表示,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首次对中外资一视同仁,根据净资产的一定倍数合理开展跨境融资,在这一政策下,境内企业可在跨境融资余额上限内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业务流程更加简化,还可自由选择境内、境外两个融资市场,融资效率大大提高。

截至2016年底,共有21家前海企业办理了外债10.6亿美元,平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1-2个百分点。此外,截至2017年3月末,广东自贸区南沙、横琴片区企业共通过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向境外借款11笔,金额累计3.2亿美元。

不少自贸区内企业也从该项政策中受益。今年2月,注册在南沙片区的安捷利(番禺)电子实业有限公司选择按照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模式办理签约备案业务,备案金额为8000万港元。根据政策,其融资额度将达到人民币4.4亿元,相较原来“投注差(投资总额减去注册资本的差额)”模式可多融入人民币8800万元,一年节省财务成本约1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资金“走出去”“引进来”方面,广东自贸区也走在前列。目前,无论是在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QDIE),还是在外商投资股权投资(QFLP)方面,前海片区均已达到一定规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已有41家前海企业获得了QDIE试点资格,累计备案41家境外投资主体;在前海QFLP试点方面,前海管理企业已达106家,基金20家,规模为36.1亿美元。撰文:唐柳雯 唐子湉

图:南沙港集装箱码头。肖雄 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