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国际 提升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竞争力

对标国际 提升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竞争力

11月23日,“科技创新中心国际论坛2016”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政企研领域的嘉宾,围绕创新驱动与科创中心建设相关议题展开探讨。在北京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之际,如何开拓国际视野打造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竞争力成为热议话题。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网北京11月24日电】(凌纪伟)11月23日,“科技创新中心国际论坛2016”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政企研领域的嘉宾,围绕创新驱动与科创中心建设相关议题展开探讨。在北京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之际,如何开拓国际视野打造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竞争力成为热议话题。

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推动北京、上海等优势地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9月,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党组书记穆荣平认为,北京担负着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任,前者要求对标国际,后者要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其本质要求是一致的。“科技创新中心,对北京来说是一种城市功能定位。”他指出,要实现这一目标,既要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又要展开制度、文化、人才、企业等相关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吕薇表示,国际创新中心虽然类型、形成和发展路径各不相同,但存在一些共同特征,它们都是创新要素、高端人才聚集地,创新链条和产业链条都比较完整,都有一批有创新活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公司。她建议说,北京应提高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国际化水平,面向全球打造世界研发中心。

北京科技资源丰富,拥有一半以上的两院院士,各类科研院所41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20余家,位居全国首位。据统计,2015年北京市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6.0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94个百分点。

“即便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较,6%的这个比例也是相当高的。”北京市科委副主任伍建民说,科技创新是北京的一张名片,科技服务业已经成为北京的支柱产业之一。他指出,未来北京要突破国际化瓶颈,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支持在京高校、科研院所适用北京在科技创新方面出台的先行先试的政策。

通过对比美国、以色列、德国和韩国的创新模式,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表示,中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创新服务的理念和做法。“创新服务是与国际接轨的开发网络体系,形成小核心、大网络的格局,推动世界范围内的知识加工和技术组装。”他说,要做好创新服务,必须构架科技和经济之间的桥梁,支持可复制的创新平台、孵化载体建设。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