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创新时报

厉以宁:突破创新要依靠信息量的组合

目前的“创新”,不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而是“信息量的组合”,信息量的组合才是当前意义上的创新。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网讯】“经济人”假设仍然在某些层面上有用,但依然不够,“社会人”假设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大家都有一种社会公益感、社会责任感,这样的话我们的经济必定能够走向新的阶段。

近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参加论坛并发表了演讲,在论坛上,他谈到创新的内涵转变及“社会人”的现实意义。他认为,一百年前工业化前期熊彼特提出的“创新就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这种观念需要改变,目前的“创新”应该是“信息量的组合”,信息量的组合才是当前意义上的创新。

突破创新要依靠信息量的组合

在二十世纪风靡的经济学术语中,最流行且至今一直在使用的就是“创新”一词。熊彼特在一百年前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在工业化前期,他所提出的“创新”思路和内涵是对的,但现在很多情况已经变了。

第一,熊彼特说,“创新就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这在当时是正确的。因为彼时是工业化时期,制造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他没能想到,信息化时代紧承工业时代,信息化时代是工业化后必然要经历的时代,所以目前的“创新”,不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而是“信息量的组合”,信息量的组合才是当前意义上的创新。不掌握最新的信息,不分析最新的信息,光是对生产要素重组,不可能有真正的突破。

第二,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创新者,主要因为他们能够把发明家的成果用到经济中去,这就是创新。”这个观点在当时完全没有问题。但在当下的信息化时代,这个观念是落后的,因为情况发生了改变。信息化时代下,“创意、创新、创业”,三位一体。创新,必须先有创意,而创意的源头并不是企业家,而是无数正在进入市场的年轻人。

第三,熊彼特认为“要创新创业,必须要有资本,先筹资、融资,然后组成一个计划,再把发明家的发明移到新的领域来”。这个观点不够充分,因为他不了解网络时代信息化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网络时代,经济运转的速度大大加快,一旦你有新的创意出来,通过网络传播,马上会有人自动向你投资,而不是像过去一样求别人投资。信息化时代下,这一点和过去是不一样的。

未来,“企业家”这个名词可能都不存在了,需要的是领头、领跑人。一旦新的发明出现,就会涌出新的领跑者、新的带头人。所以创新、创业的大势下,我们的观念需要改变,我们需要深入到下面去看看,而不是固守一百年前熊彼特所谈的情况。

“社会人”的影响力应越来越大

古典经济学重视”经济人”的概念,“经济人”又被称为“理性人”,他是从自己经济的利益考虑问题。成本要最低,收益要最大。如果消费者希望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大的满足,这就是“经济人”的观念。这种观点虽然没错,但适用范围变窄,不断有经济学家对这个观点提出挑战。

在经济学里,除了“经济人”还有“社会人”。“社会人”考虑的是社会问题,比如A与B两个地方可以投资,A地成本低效益高,B地成本高效益低。按一般“经济人”的假设,应该全部在A地投资。为什么偏偏有些人愿意到B地投资?可能因为那是我的故乡,我有依恋之情。

企业之所以能够发展,一定是企业文化搞得好,而企业文化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培育职工的认同感。“同甘共苦”不是一个概念,“同甘”是企业走上坡路、形势好、红利多,怎么样分配这些红利,必须要有制度。“共苦”是靠精神,必须有一种精神支持着大家,这时“共苦”制度是不管用的。工厂老亏损的话,无论怎样谈制度都不管用。但是如果企业文化做得好,整个企业有一种“共苦”的精神,共度难关,大家抱团取暖就行了。

这就证明了认同和社会责任感的意义,今后我们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经济上的发展。“经济人”假设仍然在某些层面上有用,但依然不够,“社会人”假设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大家都有一种社会公益感、社会责任感,这样的话经济必定能够走向新的阶段。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