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私入宪郑卓辉:一个中国私营企业家的实践(4)

推私入宪郑卓辉:一个中国私营企业家的实践(4)

郑卓辉很有胆识,善抓机遇;他强悍自信,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奋战在大亚湾;他有韧性和豪气,为讨百万工程款一口气干了一瓶“五粮液”;他有人生负重,尽管因父亲的病倒逝去而让他感到一时精神疲惫,但是承载着父亲生前满腔希望的他又振作继续上路了……

 

长篇报告文学《推私入宪郑卓辉》连载之四   温友平 著

 

第二章、创业艰难百战多

 

四、奋战在大亚湾核电建设工地

 

1985年春,已经破土动工的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建设进入了郑卓辉的视线。他动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建核电站肯定少不了大型土石方工程,如果自己能够积极参与进去,那不是既赚钱又光彩的事情吗?

现在回顾一下,当初郑卓辉经营土石方工程所走过路子,他之所以创下了很多辉煌的业绩,主要是他有一个敏锐捕捉市场的眼光以及过人的胆识,并始终紧跟一些深圳重大工程建设的步伐。这一点,应该说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因数。

真是“无知者无畏”。其实,在这之前,郑卓辉对于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情况并非十分了解。动了这个念头之后,为了“知己知彼”,郑卓辉很快经过了一番了解,大致了清楚了大亚湾核电站的基本情况。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位于深圳市以东约70公里的大亚湾畔大坑村麻岭角,是中国第一座大型核电站,总投资约为30亿美元,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00亿度。有关专家认为,这个核电站建成以后,对促进广东省工业生产的发展,对促进深圳特区和香港的经济繁荣,将起重大的作用。核电站施工期为六年,第一套发电机组于1989年投产,第二套机组于1990年建成。大亚湾核电站的兴建,标志着中国的大规模核电站建设已开始起步。它的芳名将与葛洲坝水电站一样,作为中国电力建设史上又一块丰碑而载入史册。

其中,郑卓辉终于从大亚湾核电站总体规划建设的一些具体工程,找到了自己的切入点。

根据总体规划,大亚湾核电站要建设一个大坑水库,以向大亚湾核电站专门供水。因为大亚湾核电站从建设到运行,一小时需要400吨淡水,一天将近需要一万吨淡水。水库为专用水库,前期供给施工和生活用水,后期供给生产的淡水用水,年供水量为150万立方米。水库集雨面积为5.1平方公里,正常水位库容为130万立方米。

这时候,大坑水库已经正在建设之中,是从1984年9月开工的。但是水库建设的最后任务——水库底土石方清理工程正等待承包。了解到了这个信息后,郑卓辉几乎是大喜过望,很快就找到了具体负责分包工程的深圳市水务局,表示十分愿意承包这个水库底土石方的清理工程。

郑卓辉凭借他十多年与机械和土地打交道的丰富经验,再加上他对市场承包价格行情的准确定位,最终,他以“西乡侨联会第二车队”的名义向深圳市水务局提出的承包方案很快被接受了。一个他当初的大胆设想,没有过多久竟然实现了。郑卓辉终于拿下了大亚湾核电站大坑水库建设的一个工程。

四1、1985-1986年连续两年,郑卓辉在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先后承包了大坑水库库底清理和土建基础负挖大型土石方工程,日夜奋战在大亚湾建设工地上。图为1986年与同伴在建设工地上的留影。拿下这个大工程后,自己只有两台东方红推土机的郑卓辉开始“招兵买马”了。其实,这又是郑卓辉的一个灵活的经营之道。这种经营之道,在最初推鱼塘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应用了。那就是,推土、挖土任务完全可以自己的两台东方红推土机来完成,而运土任务就得租用别人的“泥头车”队连人带车一起来完成。这样,郑卓辉掌握了工程经营主动权,又充分借助了别人的力量。

原来在推鱼塘的时候,所需要的运输“泥头车”数量不多,有几辆就够了。但是,这次大亚湾核电站大坑水库工程就不同了,它工程量大,而且必须限期在一个月之内完成。因此需要足够的泥土运输车做保证。

按照工程量和完成任务的时间要求,郑卓辉初步估算了一下,至少得找一个有30俩“泥头车”的运输车队。

像往常一样,这种任务又落到了郑卓辉妻子郭笑兰的身上。

有一天,因为时间紧迫,郭笑兰按照郑卓辉所提出的要求,从家里骑上自行车,风风火火地从西乡一直往特区内的南头、上沙、下沙、新洲等方向进发。一路上,凡是看见路边、房子门口或者空地上停放着大型运输车的地方,郭笑兰就会停下来挨个问:“有没有‘泥头车’出租呀?”但是在数量上都满足不了要求。最后,她在新洲的一家店老板哪里得知:“新洲有一个绰号‘人王’的老板,有一个车队,有上百辆‘泥头车’!”

于是,郭笑兰找到了这位绰号‘人王’的老板。原来这人名叫简卓光,是上步区新洲村的一个居民小组组长,同时还身兼新洲企业运输公司的负责人。这个运输公司是新洲村与深圳市市政公司合作经营的,拥有上步区上步村、上沙村、新洲村等地区100多辆大型泥头运输车。因为拥有这么多车和人,所以大家送他一个外号叫“人王”。这支车队,在当时深圳的大开发建设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得知郭笑兰慕名找到自己进行合作的要求后,这位“人王”,二话没说,就爽快地答应了同郑卓辉的合作,决定一共出车30辆大型泥头运输车共同合作,参加大亚湾核电站水库工程建设。

一天也没有被耽搁。1985年早春的一天,大亚湾核电站大坑水库库底清理工程正式动工,郑卓辉亲自开着他心爱的东方红推土机,率领着共同合作的“人王”整整30辆大型泥头车浩浩荡荡地第一个开进了大亚湾核电站水库建设地址——大坑村。瞬间,几十台大型机器的巨大轰鸣声山谷中回响,划破了这个依山傍水的古老小村庄的宁静。

此时此刻的郑卓辉,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在这之前,大坑村人住在美丽的大亚湾畔,百十口人靠的是打渔种稻为生,当时人均收入仅几十元。为了国家修建大亚湾核电站,现在大坑村迁到了被称为王母墟的大坑新村,大坑村人从此洗掉泥腿收起渔网住进了国家给他们盖好的二层小楼,并获得了国家给的几百万元的移民安置费和土地补偿费。

尽管这样,他的这些大家伙即将这个世代生活的村庄铲平、夷为平地,那祖祖辈辈的房子、那些耕种的稻田、那些古树、还有小桥流水人家,等等这一切都将让位于未来,成为一个水底世界,曾经在这块土地的所有生息都将化为一段历史。这村庄,为更加美好的明天奉献出一切。这样想着,郑卓辉感觉到自己的车队是在从事一项历史承上启下的伟大任务。这种意义,似乎超出了他赚钱本身的意义。

工程就动工了。郑卓辉的施工队在这里搭起了简易的工棚。他们要在这里吃住,日夜兼程赶进度。这时候正值春寒料峭,大海的潮汐和山谷的冷风,每到傍晚来临的时候,就一阵阵地袭来。但是,工地上依然是灯火通明,机器隆隆,一派忙碌,郑卓辉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到这一阵阵倒春寒。当收工后他们躺在在工棚里,深夜一觉醒来的时候,他们才感觉到了一阵阵切肤的寒颤!

就这样,郑卓辉每天坚持在工地上,从早到晚,亲自推土、指挥、协调、安排工程任务。在整整经过了一个月的奋战后,这个偌大的大亚湾水库库底清理工程提前顺利完成。到了撤出工地的那一天,郑卓辉在高高地驾驶座位上,他深情地望着远处的蓝天碧水和群山怀抱,心中感到了一种人生不懈奋斗从未有过的豪迈。平时喜欢读毛泽东诗词的郑卓辉情不自禁地背诵起他的一首词: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显然,郑卓辉借用他崇拜的伟人诗词来表达自己对于创业未来的展望,抒怀人生大志。一个只读了小学五年级的农民竟然能够借用伟人诗词将大自然和自己的创业融合起来,这种融合最终成了郑卓辉日后成功的秘诀。

 

五、为工程款一口气干了一瓶“五粮液”

 

郑卓辉顺利完成的大亚湾核电站水库清理工程,无论是工程质量还是工程进度都使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总指挥部感到非常满意。在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部那种“耽搁一天就损失100万美元”的工程建设指导思想下,郑卓辉提前完成的大亚湾核电站水库清理工程,无疑为整个大亚湾核电站建设工程赢得了时间。因此,郑卓辉的工程赢得了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部和有关部门的一致好评,更赢得了市场上的信赖。

而对于郑卓辉来说,这毕竟是他从事土石方工程以来,所顺利完成的一个最大工程任务。这样一个大型工程的顺利完工,带给了郑卓辉一种从没有过的成就感。而且,激发了他继续承包大亚湾核电站土石方工程的更大“野心”。

可是就在他雄心勃勃地要继续争取大亚湾核电站第二个工程的时候,郑卓辉第一个工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收尾工作——结算工程款,并没有顺利结束。为什么?因为这个工程款并没有全部按时支付给郑卓辉。工程款的拖欠,使郑卓辉没有享受到创业的痛快淋漓,反而让他感到了创业路上并非凡事一帆风顺。

按照要求,在郑卓辉完成工程验收之后,有关发包单位应该及时将工程款全部付清给郑卓辉。但是,郑卓辉却在工程验收后果了很长一段时间仍然没有收到自己应该得到的那笔上百万的工程款。而郑卓辉又要及时将一些工程款支付给租来的运输队,没有这笔应收的工程款,该怎样向自己的合作伙伴支付费用呢?

有一天,郑卓辉只好亲自到工程发包单位办公室找到了工程款结算部门的领导:

“处长大人,能否将剩余工程款尽快打到我那边帐号上去?”

“不就是那一点钱吗?国家还会少给你们这些个体户吗?”

“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能否尽快,我等着钱救急呀!”

“上面主管领导还没有批呢,回去耐心等待吧!”

……

过了一段时间,工程款依然没有到帐,郑卓辉只好又向这位领导打电话进一步“恳求”,但回答还是那样——“国家少不了你的,耐心等待吧!”电话那头说得很轻松,但是电话这头的郑卓辉却感到特别沉重,“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呀?”

几次三番后,郑卓辉似乎最后“明白”了——他决定去登这位领导的家门再次“拜访”!

又有一天,郑卓辉出现在这位领导位于上步区鹿丹村的家门口,一手托着肩上十几斤重的一只大西瓜,另一手拎着一些烟酒,费力地敲门。

门开了。这位领导出来,见郑卓辉这般模样,有点不高兴又要将打开的门关上。郑卓辉急忙用手胳膊肘儿去档这扇即将关上的门,可是一着急,却忘了肩上那只大西瓜。大西瓜突然从他的肩上掉了下来,沿着四层高的楼梯滚落了下去,甩的稀巴烂的西瓜囊溅在楼梯上。

这突如其来的尴尬场面,既使郑卓辉手忙脚乱,又使这位领导感到过意不去。最终,这位领导勉强让郑卓辉进了他的家门。

进入屋子后,这位领导礼节性地让郑卓辉随便坐,他自己直入厨房忙他的家务活。郑卓辉只好在客厅里坐下,等着这位领导将家务活忙完再说明关于工程款的来意。就在郑卓辉等候的过程中,突然,这位领导家中的一位只有几岁的小孩哭闹了起来。郑卓辉想了一想,起身赶紧跑过去,将这位正在哭闹的孩子抱起,耐心地哄起了这位孩子。

或许是孩子的哭闹声将这位领导引到客厅,见郑卓辉这般模样,便不冷不热地说:

“你回去吧,你的来意我已经知道了。”

“多谢处长费心了,谢谢!谢谢!”郑卓辉一边正说着,一边却被这位领导请出了家门……

这次登门“拜访”后,郑卓辉又等了一段日子,他着急看看账上有没有收到这笔工程款,但是仍然没有!这一着急,郑卓辉再一次作出决定,一定要把这位处长约出来请吃一顿饭,借助饭桌上“酒胆”向这位处长“讨债”。一次,两次,三次……经过几番约请后,这位处长终于答应郑卓辉的宴请。这使郑卓辉大喜过望。

终于又有一天,郑卓辉和这位处长在深圳南澳的一家海鲜酒楼上坐在了一起。这家酒楼离大亚湾核电站建设工地不远。郑卓辉之所以要把宴请的酒楼安排在这里,他觉得这样做,更能够使双方都能够更容易想起大亚湾核电站的那个工程,便于借题“开宗明义”。

他们在酒桌上落座之后,倒是那位处长落落大方,对郑卓辉说:“我知道这是‘鸿门宴’,你是来向我‘讨债’的,但我要看看你郑卓辉是不是一条汉子!”

郑卓辉听对方这么一说,也十分痛快地回答说:“我郑卓辉就是一条汉子!任凭你处长大人今天怎样考察。”

“你不就是要催那一百多万工程款吗?好,你先把桌上的一瓶‘五粮液’一口气干了!”

在平时,郑卓辉是很少喝酒的,更不用说一口气要干了一瓶‘五粮液’。但是,郑卓辉胆大。他想,要不到这一百多万工程款,那种煎熬的日子实在是难受,说不定承受不了煎熬还会从大亚湾的海里跳下去以求一死!与其这样煎熬寻死,不如今日痛快一饮暴死,说不定还能博得最后的胜利!一瓶‘五粮液’换来一百多万工程款,值!

这样一想,郑卓辉便胆气冲天起来。他二话没有说,拿起酒瓶,就咕咚咕咚地将酒往肚子里直灌。没过几分钟,郑卓辉已经将一瓶‘五粮液’一口气干得一点不剩!

“郑卓辉,你够豪爽!是条汉子!现在该轮到我来敬你了。”这位处长端起了酒杯。

“好,我一定干掉!”郑卓辉一点没有推却,反而显得更加豪气。

酒精终于起作用了。郑卓辉和这位处长顷刻间便和满桌子的人觥筹交错起来……

但是,这一次,郑卓辉竟然没有醉倒!郑卓辉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酒量有那么大!这,或许是一种在困境中为了事业成功的一种豪迈使然。

事后,郑卓辉的工程款终于全部到帐了。

现在回想起来,郑卓辉认为,当初他讨这笔本该属于自己的工程款竟然这般艰难,主要原因就是,像他这样的个体户,在当时现实生活中还是被人家骨子里就瞧不起!

“追债”成功后,郑卓辉“家中有粮”了。于是,他更加坚定了在大亚湾核电站建设工程上承接工程的信心和决心。

果然,在1986年8月,郑卓辉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大亚湾核电站水库工程的“小试牛刀”,他又顺利地承接到了一个更大的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土建基础负挖。而这时候的郑卓辉的工程机械施工能力已经是得到进一步发展。

还在大亚湾核电站水库工程施工过程中,郑卓辉觉得应该加强自己的工程机械装备,迫切需要一台大功率的进口装载机。在这个工程结束后,他的这种想法终于通过一种特殊的途径得到了实现。

当时,国内质量比较好的装载机都需要通过外国进口,购买途径艰难。但是,聪明的郑卓辉却通过自己在家乡的挂靠单位——西乡侨联会的合法渠道,很快从香港购进了一台自己十分满意的大型装载机,是美国产的CAT977L装载机,价格还相对便宜。因为西乡侨联会可以通过一种华侨“为了支援家乡建设捐赠免去关税”的一种合法途径,将装载机从香港运往深圳并以比较便宜的价格卖给郑卓辉。

千万不要小看这台装载机,它的功能和威力可是真够大,在复杂的土石方施工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恶劣作业条件下,装载机是土石方施工的首选。等于说,有了一台装载机,就等于土石方施工过程中拥有了一个“利器”,“所向披靡”。

拿到了大亚湾核电站第二个土建负挖工程后,郑卓辉亲自驾驶着那辆崭新的美国产的CAT977L装载机,带着他装备更加精良的土石方施工车队,又日夜奋战在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工地上了。

郑卓辉通过在大亚湾核电站的两个土石方建设工程,打下了他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六、病倒的父亲激励他乘势而上

 

正当郑卓辉转型第二次创业的时候,也就是在1984年,他的父亲郑灶良突然“中风”病倒了。而在之前的1983年,郑灶良才刚刚从西乡大队河西二队生产队长的位置上彻底地退了下来。

在郑灶良的任上,他担任生产队长兼西乡大队党支部党小组组长从1970年开始整整已经有14年之久。之前,还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改时候起,就认定了这辈子“紧跟共产党走错不了”这一个坚定的信念。正因为有着这样一个坚定的主义信念,所以在郑灶良几乎一生的农村基层工作中,获得了很多令人敬仰的荣誉。他的每一份荣誉几乎是与新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成长风雨同舟。

在郑卓辉眼里,无论是多么动荡的岁月,父亲就像一颗岿然不倒的大树,把根深深扎紧厚实的土地上,处事永远是波澜不惊,任凭风吹雨打飘落去。久而久之,父亲的稳重、正直、负责、果敢等品格就成了郑卓辉心中的一种榜样,再加上父亲那种暴烈的脾气、性格,郑卓辉对于父亲,心中总是怀着一种敬畏的心理。而且,这种榜样和敬畏,在郑卓辉心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没有想到,本该清闲下来开始享受一下生活的父亲却突然病倒了。这对于郑卓辉的身心,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紧接着,突然“中风”病倒的郑灶良,在医院治疗进一步检查时发现,郑灶良已经被诊断为胃癌晚期!这已经是一个绝症了!对于郑卓辉一大家来说,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无疑,这对于郑卓辉来说,又是一个更大的打击!

经过治疗,“中风”的后遗症基本得到了控制,郑灶良的神志也逐步清醒起来,但是基本上是要长期卧病在床了。这时候,郑灶良心中最叨念着的仍然是大儿子郑卓辉。无论郑卓辉在不在眼前,郑灶良都会问起儿子卓辉在外面的生意情况。

而当父亲叨念起自己的儿子时,郑卓辉正开着隆隆作响的大型推土机,日夜奋战在大型建设工地上。自古说“忠孝难两全”。尽管,紧张的创业不允许郑卓辉有更多的时间在医院病榻前陪伴着自己心中一直敬重、敬畏的父亲,以尽一份儿子的孝心。但是,郑卓辉更知道,自己创业的步伐一刻也不能落下。只有创业的成功才能表达对父亲的一份最大的“孝心”。这就是郑卓辉这时候的信念!

就这样,郑卓辉的心中一头装着病危的父亲,一头装着创业的重担,胸中总有一股跌宕起伏的汹涌澎湃。每当这个时候,郑卓辉就会将它视为自己身上一种巨大的力量,去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困难。

事实正是这样。当父亲躺在病榻上的几年时间里,郑卓辉似乎从父亲身上得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一步一个脚印,一个个大型土石方工程被他相继攻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郑卓辉的创业之路完全是乘势而上。

1986年春季,在完成了大亚湾核电站第二个土方工程后,郑卓辉又马不停蹄地承包到了坪葵公路扩建的部分工程。

当时的坪山、葵冲两区是深圳市宝安县东部老区,原来的沙土公路不能适应两地经济繁荣的需要,深圳市公路主管部门决定投资七百五十万元,把沙土公路扩建改造为三级标准的沥青油路。这条十五公里长的沥青路,北接深汕干线公路,南与盐葵油路衔接。建成后将成为深圳市通往核电站和南澳渔港的第二条通道。

又是一个连续几个月的日夜奋战,郑卓辉顺利地完成了坪葵公路扩建所承包的部分工程。这时候的郑卓辉,他的创业精神几乎到了巅峰状态。工程一个一个地接,而且是手上的工程即将要完成的时候,郑卓辉又将目光瞄准到了别处,往往是“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这就是郑卓辉捕捉市场的过人能力。经历了风雨日晒的郑卓辉,他心中开始对于市场有着自己的定义:只要不断去开拓,就不愁没有工程做。

这不,当他完成了坪葵公路的扩建工程后,到了1987年,郑卓辉又在大鹏的土洋码头承揽了一个工程。郑卓辉又像当初在大亚湾一样,再一次面向大海挥洒着自己创业的汗水。这时候,郑卓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创业之路那种酸甜苦辣,就如同脚下大海的波涛,时而汹涌,时而平静,时而浪尖,时而波谷,绝非一帆风顺,而要处处谨慎。六1、1987年,郑卓辉在承包葵涌土洋码头时的工地留影。一天,郑卓辉的施工车队正在土洋码头的建设工地上紧张施工着。这时候,一位工人驾驶着东方红推土机正在大海的悬崖上小心翼翼地开挖着泥土。突然,这台推土机的机身向前一倾,往悬崖正下方下滑。猛醒过来的工人师傅,沉住气,稳定地操作,迅速将推土机往后退。等到退到安全地带后,这位工人师傅走下驾驶室,看看悬崖下方的大海汹涌的海浪,不由自主地打一个寒颤,并吓出了一身冷汗。

正好这一天,郑卓辉回来看望病榻上的父亲。听到消息后,尽管还没有出现意外,但是,郑卓辉立马赶回了工地现场,仔细查看施工现场的作业条件。多年的施工经验告诉郑卓辉,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施工地带,下面就是汹涌的大海,这种临海作业一旦出现意外,那后果将会是不堪设想。于是,郑卓辉同工人师傅们一道,认真研究,从新确定了一套安全的现场机械施工方法。

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快捷、顺利完成,郑卓辉在他父亲生命最后日子里,也只好蹲点在施工现场亲自指挥。终于,经过一段时间超强度的苦干,这个土洋码头的土石方工程提前完成了。这时候,郑卓辉便急匆匆地赶回到父亲的跟前,尽最后的一份孝心。不久,郑卓辉的父亲最终在郑卓辉这些儿子们的陪伴中,安然地离开了人间。

在父亲弥留之际,郑卓辉感觉到了父亲对于自己事业成功的希望。但是,父亲的去世,让一向十分坚强的郑卓辉一下子感到了全身心的疲惫。可以说,父亲还没有看到儿子的事业完全成功,就溘然长逝了。郑卓辉的心中感到十分遗憾!

这是郑卓辉创业征途上一段特别让他难于释怀的日子。

过了一段日子,郑卓辉铭记着父亲的希望,振作起精神,又上路了。

不久,郑卓辉又在自己的家门口承接了他即将转型经营的最后一个土石方工程——广深公路深圳路段第一期改建工程,并于1988年5月正式动工。

这项工程路段为深圳市北环路口至西乡黄田一级水泥路面公路,公路全长13.5公里,路基宽30.5米,其中8公里为6车道,其余为4车道。中间辟有分隔带。行车道外侧还留有2.5米宽的硬路肩人行道。整个工程由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设计,广东省公路工程处第三工程队、宝安县公路局负责施工。郑卓辉就是从宝安县公路局承包到部分施工工程的。这年底,经过紧张施工,郑卓辉就将承包的施工工程提前完成了。

而这段整个改造工程却到1989年国庆前夕才全面竣工通车。在宝安县城举行竣工通车典礼那天,深圳市委书记、市长李灏等负责同志为通车典礼剪彩,现场鞭炮齐鸣。郑卓辉也应邀参加出席了竣工通车典礼,并感到十分的光荣。

这段公路的开通,对改善深圳特区的公路交通状况,沟通深广之间的联系以及促进深圳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回顾一下郑卓辉所走过的经营土石方工程的道路,还特别有意思。当初,他从西乡家门口出发,最后一战又落脚家乡口西乡。在将近五年的时间里,郑卓辉开着他那那些大家伙挖掘机,由西到东,再从东到西,浩浩荡荡,绕了深圳一个大圈。同时,也留下了郑卓辉创业的一串串坚实脚印。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