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私入宪郑卓辉:一个中国私营企业家的实践(2)

推私入宪郑卓辉:一个中国私营企业家的实践(2)

郑卓辉带着相濡以沫的妻子,驾驶着那辆200元钱买来的破旧手扶拖拉机,开始奔走在乡间致富的田野上,实现了他每天有60元钱的收入。面对这一份收入,郑卓辉当然为之怦然心动,并且感觉到富裕一词似乎一下子变得具体可感而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长篇报告文学《推私入宪郑卓辉》连载之二   温友平 著

 

第一章、毅然走上创业之路

 

四、200元的破手扶拖拉机

 1981年春天,一次偶然的机会,促成了郑卓辉最终走上了创业之路。

一天,郑卓辉陪同妻子、儿女,来到了丈母娘家里,参加小舅子的婚礼宴席。席间,岳父大人询问起女婿开春有何打算,并无意透露了一个信息。岳父所在的生产大队有一台破旧的手扶拖拉机,谁要卖大队可以便宜出卖。郑卓辉听后,马上表示要买,最好价钱一定要便宜,才买得起。

为何郑卓辉立马对这部拖拉机突然感兴趣起来?原来,他们正谈新年打算的时候,这台手扶拖拉机无意闯入的信息,一下子给了郑卓辉灵感:“对呀,我可以买一台便宜的手扶拖拉机来跑运输,来挖沙、装沙、卖沙子,支援家乡的工业建设。”

其实,这种表面看似偶然的一个决定,是来自于郑卓辉对于创业之路经常思索的必然,更来自于他对于家乡经济建设洪流日益感受的必然。

这个时候,在郑卓辉的家乡,西乡已经开始大胆引进外资,办起了来料加工厂,积极办好外贸补偿贸易。在1980年短短一年里,西乡就相继引进投产了西乡手袋厂、塑料厂、制衣厂、五金厂、玩具厂、养殖场等十几个单位项目,实际投资490万港元,实现外汇收入40多万港元。这些外资来料加工项目带来了西乡农村最初的变化。几乎每个生产队或者自然村,都引进了一些项目,并相应建起了一些厂房、工业区。从此,一直以农耕为主的西乡,一时间大兴土木,掀起了兴建厂房和工业区的热潮。

此外,西乡公社在一位极具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公社党委书记文勋带领下,于1980年底破天荒成立当时深圳市第一家公社一级的西乡房地产公司,文勋亲任董事长。地产公司成立之后,迅速上马建设第一个房地产项目——西乡“鸣园”。按照政策,公社一级是无权开发房地产项目的。但是偏偏是文勋这样的领导干部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无疑给西乡的改革开放带来了一股春风,为郑卓辉这些立志创业的人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面对家乡这种大兴土木的变化,郑卓辉开始在家乡经济建设上寻找突破口。于是他想到了其中一点,既然家乡要引进外资项目兴建厂房、工业区,还要开发房地产项目,就必然需要大量的包括沙子之类的建筑材料。如果自己能将沙子卖给这些建筑工地,那不就是一种致富之道吗?

建筑材料可谓众多,但郑卓辉却偏偏看准不起眼的沙子。这就是郑卓辉过人的精明之处。郑卓辉,这时候既没有资金,又没有项目,但是他却能够从身边的环境、资源为自己的创业创造机会、并寻找突破口。这时候,一直在西乡河静静沉淀着的沙粒,自然地跳入了郑卓辉的眼前。他一下子开窍了。河里的沙子就是自己创业可以利用的资源,恰好自己又掌握了运输的技术本领,通过挖沙、运沙的劳动,就能够实现这种资源的价值,为自己创造财富。

可以说,随着家乡大兴土木的创业大潮,郑卓辉就像一个弄潮儿,他终于捕捉到了一次创业的机会。

说干就干。郑卓辉在得知这台破旧的手扶拖拉机要200元后,就开始筹钱了。

200元钱,在今天来说是一个十分小的数字。而对于1981年的郑卓辉家庭来说却是一个十分大的数字。郑卓辉家庭状况是,一家五口人,三个还都是年幼的小孩,大的女儿刚刚6岁,小的一对双胞胎儿子还不到3岁。刚抚养三个小孩的费用就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况且,分田到户也刚刚一年,主要搞菜地里获得的一些收入,除维持日常的生活之外,还要还一些多年积累下来的家庭债务。所以,这时候郑卓辉家里仍然十分贫穷,手头上几乎没有存钱。

家里没钱,怎么办?刚好,家里还有两头猪,养了大半年,每头猪大概100多斤重,还没有出栏卖掉。于是,郑卓辉便同妻子郭笑兰商量,决定把家里的两头猪卖掉。按照当时生猪大概7毛钱一斤的价格,两头猪卖掉后才150多元钱。郑卓辉于是又向别人借了几十元钱,凑足了200元,把手扶拖拉机买了下来。

当郑卓辉好不容易将这台手扶拖拉机开到家里之后,他发现它确实是破旧不堪,根本不可能直接上路运输。这时候,郑卓辉在西乡农机修配厂所掌握的农机修理技术派上了用场。于是,郑卓辉将这部手扶拖拉机的重要零部件全部拆卸下来,仔细检查每一个零部件的性能,将不能用的机械换掉,再将机械从新安装调试,确保机械运行正常。经过郑卓辉的一番精心修理之后,这部破旧的手扶拖拉机基本排除了各种故障,终于可以正常运行,安全上路了。

俗话说,“没有金钢钻,别拦瓷器活。”郑卓辉,遵循了这一个市场朴素道理。他正是从自己最为熟悉的拖拉机运输着一个技术行业入手,从此走上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五、毅然辞去公职闯商海

 当郑卓辉将这部破旧的手扶拖拉机重新修好即将上路的时候,他又作出了一个更大胆的抉择:辞去了西乡大队农机修配厂职工这份工作,自己出来“单干”。

其实这个时候做出这种抉择,对于郑卓辉来说应该是“瓜熟蒂落”的事情。因为在他的心中早已经定下了这个主意,辞去西乡大队农机修配厂这份差事,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郑卓辉彻底辞去公职出来自己干,有没有压力?要说没有一点压力,也是讲不过去的。郑卓辉辞去公职自己单干,所面临的压力既有经济上压力也有观念上的压力。

在长期“一大二公”的体制下,作为一个农村青年,能够在社队企业当一名职工,领着一份相对固定的工分工资,应该说是一份十分不错的职业。当初,郑卓辉作为本生产大队百里挑一的上进青年,来到了这个社队企业,“根正苗红”地当了一名东方红拖拉机手,自己确实感到一种自豪和满足。正因为如此,郑卓辉作为一名拖拉机手,他为家乡建设挥洒了青春,贡献了力量,并且获得了成就感。

这时,郑卓辉辞去公职后,他则直接承受着经济上的压力,那一份46元钱的固定月工资没有了。此外,他还间接遭遇着观念上的压力。这时,家乡的人们在议论,郑卓辉是不是犯傻了?放着正式职工不干,偏偏要出来做一名被人家瞧不起的“个体户”,将来还能有多大的出息和地位?

但是,郑卓辉对于这些都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因为,他自从第一次看到了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讲话后,就一直在思考着自己的出路。更主要的是,他从家乡直至整个深圳经济特区掀起的改革开放大潮,切身体会到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已经来临!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中,还有什么值得自己犹豫的呢?“手把旌旗,赶紧弄潮”这才是最要紧的事情。这些,就是郑卓辉的性格,那种在他骨子里透露出来的永远要赶时代潮流的性格。

对于儿子的选择,作为父亲,郑灶良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支持了郑卓辉的创业。

一天,郑灶良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给自己的儿子郑卓辉,并对他说:

“出门之前,还是将这份文件好好看看,会有帮助!”

郑卓辉接过父亲手中的文件一看,原来是深圳市革委会于1980年11月28日下发的《深圳市农村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于是,他便迅速将这份文件大概浏览了一遍,也基本了解了其中文件精神。文件提出要兴办农工商联合企业,利用本地资源,办畜牧业、养殖业、工副业、商业、商业、运输业、建筑业、建材业、加工业、旅游业。这真可谓百业待兴。

看完之后,郑卓辉明白了父亲的意思,高兴地对着自己父亲说:

“爸爸,我知道了。这个时候出门‘天色正好’……”

回顾一下郑灶良和郑卓辉父子俩之间的性格,可真有意思。在意见对立的时候,他们之间会“大动干戈”;而在意见统一的时候,他们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惺惺相惜”,而且,郑灶良永远是一个智者形象出现。郑卓辉也似乎特别需要父亲的这种精神方面的支持。

走完了关键的“两步棋”,郑卓辉几乎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裂变,他终于可以轻装上路了。

哪“两步棋”呢?其一,卖了家里的两头猪,东挪西借,凑足了200元钱,换来了一部破旧的手扶拖拉机;其二,毅然辞去西乡大队农机修配厂“公职”,自己出来“单干”。

这两步棋,究竟对郑卓辉今后人生有多重要?郑卓辉或许没有去做很深入地思考。但是他非常清楚人生就是拼搏的道理。既然上天给了他这一个机遇,他就必须紧紧抓住,豁出去博一博。

于是,郑卓辉同妻子商定,从这年(1981年)春耕开始,家里就不再种田了,除种一些自家食用的蔬菜外,其他全部土地都租给别人耕种。这种敢想敢干,使郑卓辉一家又从刚刚获得了自由经营的土地上进一步解放了出来。从此,“洗脚上田”的郑卓辉夫妇,义无反顾地开始了他们自己选择的另一条创业之路。

其实,创业是一种滔滔洪流,势不可挡。这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初期的真实写照。只要适应了这股创业的滔滔洪流,那么,他的成功就是必然的。所以,在这种创业的背景下,考量人的往往是胆识、远见和眼光。郑卓辉在这股滔滔洪流面前,没有丝毫的犹豫,而是毅然加入其中,用自己的毅力、智慧和汗水,在这个洪流中劈波斩浪。

郑卓辉,似乎天生就有市场经营的本领。为了不让自己盲目去挖沙、采沙,郑卓辉觉得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落实好沙子的销路。于是,郑卓辉去到了家乡附近方圆几公里内的各个建筑工地,逐个推销自己的沙子:

“老板,你们工地要不要沙子?”

“当然要,只是价钱不能太贵了。”

“这好说,可以比行情价略微便宜一点。”

……

几乎用不着过多的讨价还价,郑卓辉一口气落实了好几个沙子买家。这或许是郑卓辉生平第一次找市场、做买卖,进展十分顺利,卖的商品竟然是平时并不起眼的沙子。剩下的任务就是抓紧时间将沙子运到这些建设工地上就是了。

又是这条西乡河。对于郑卓辉来说,无疑是一条母亲河。童年,郑卓辉曾经在这条通往大海的河里抓鱼摸虾、尽情戏水,让他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现在,郑卓辉又要在这条依然通往大海的河里上路,去追赶改革开放的大潮。

郑卓辉夫妇的创业之路,就是从这条西乡河的河床上挥锹担沙开始的。

西乡河蕴藏了大量的沙子,这对于刚创业的郑卓辉夫妇来说无疑是一个“宝藏”。面对这块“宝藏”,郑卓辉夫妇在创业之初,每天重复着这样的劳动情景:

天刚蒙蒙亮,郑卓辉夫妇就已经早早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妻子郭笑兰挑着一担竹筐,带上一把铁锹,迎着早春的寒意,先来到了西乡河。她在西乡河的干涸地带或者在潺潺河水边一锹一锹地将沙子装到竹筐,装满一担后,再将沙子挑上河岸上,堆放在手扶拖拉机可以行驶的小道上。一个早晨下来,河岸小道上的沙子成了一大堆。阳光也洒满了这堆沙子,在闪闪发亮。

这时候,在家里已经做好了家务、早饭并安顿好了小孩的郑卓辉,便开着手扶拖拉机“轰隆隆”地跑了过来。在河岸上像小山一样的沙堆前,郑卓辉就将这堆沙子装到手扶拖拉机的车厢上,满满的一车可以装下十四担。接着,郑卓辉又“突突突”驾驶着这辆手扶拖拉机,将这些沙子运往好几公里之外的建筑工地上。

就这样,他们每天或顶着热日或迎着风雨,一担一担要从西乡河挑起近200多担沙子,然后再用拖拉机拉着这些沙子从河岸边到建筑工地上来回跑12趟。一天下来,可以赚60元钱,比他原来在农机修配厂一个月46元钱的工资还要多。应该说,收入是不错的,但是这60元钱凝聚着常人难于想像的创业艰辛。

 

六、由“1”到“6”的嬗变

富裕是一个人们为之怦然心动的美好辞藻;千百年来,追求富裕,是人们普遍的基本愿望;整个人类的历史,是一部由贫穷走向富裕的历史。这种历史,永远激励着人们,昭示着人们,历练着人们……

最初,郑卓辉带着相濡以沫的妻子,驾驶着那辆破旧的手扶拖拉机,奔走在乡间的田野,实现了每天有60元钱的收入。面对这一份收入,郑卓辉当然为之怦然心动,并且感觉到了富裕一词似乎一下子变得具体可感而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从此,郑卓辉夫妇俩朝着真正富裕的目标坚定地跋涉着。

1981年,是郑卓辉同妻子创业的起点。这一年,他们创业的工具似乎只有那一部破旧的手扶拖拉机。围绕着这部手扶拖拉机,他们夫妇俩需要肩挑、手扛,干的全是苦力活。因此,从郑卓辉一开始创业,他们从事的就是一项吃大苦、耐大劳的生计。这其中,需要的是一种非常坚忍不拔的意志。

他们这种坚忍不拔的意志是怎样磨练出来的?其实,很大一部分是给“市场”逼出来的。

由于各个建筑工地都要赶进度,郑卓辉所承担的沙石(先是运沙子,后来业务逐渐扩展,也开始运石头)任务就十分紧迫,一定要按时供给,不能拖建筑工地的进度。否则,郑卓辉就失信于“市场”了。

于是,为了赶任务,按时把沙石任务完成,郑卓辉他们只好是披星戴月,风餐露宿。他们实在累了,就随便在工地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就胡乱啃几口早已准备好的干粮。因此,又累又饿是经常的事情。

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克服各种天气条件带来的困难。尤其是夏天,当顶的太阳火球似地燃烧,声音嘶哑的知了在有气无力地鸣叫。每每这个时候,郑卓辉夫妇仍然在河边挖沙、挑沙,沉重的担子使扁担弯曲如弓,汗水小溪般从他俩各自的脸上、背上直流下来,渗进了脚下的土地。但是,他们仍然坚持着,眼里透出了坚毅和希望。

这种超强度的“致富”方式,不要说人,最后连那台手扶拖拉机也经常受不了。因为连续工作时间长,水箱里的水烧的直冒烟,只好熄火“罢工”了……

这就是郑卓辉夫妇“勤劳致富”的情景。甚至还出现了一次差一点要了郑卓辉夫妇性命的意外事情。

这一年冬天,有一次,郑卓辉驾驶着手扶拖拉机满载着一车石头,从西乡铁岗山石场驶向建筑工地。从这个石场上下来刚好有一个下坡路连接着107国道,并形成一个直角转弯处。平时,郑卓辉都会特别小心,注意107国道上行驶的车辆。这一次,由于劳累过度,精力有所分散,在下坡转弯的时候没有及时发现107国道突然急速行驶的一辆14座中巴。为了避让,郑卓辉急中生智,双手用力将手扶方向把往直角方向一甩。这一甩,尽管避免了与中巴车的直接相撞,但是却把郑卓辉身体整个悬空狠狠地摔在了公路旁边的稻田上。

整个过程就那么几秒钟,直把坐在郑卓辉傍边的郭笑兰吓呆了。等到郭笑兰缓过神来,发现自己竟然没事,拖拉机也只是侧翻在路边,而丈夫郑卓辉却在稻田里动弹不得。于是,郭笑兰赶紧走到郑卓辉身边,郑卓辉躺在地上告诉妻子,其他没事,可能一甩扭伤了腰……

这一次,郑卓辉夫妇真是命大。他们夫妇俩搀扶着回到家里,休息了几天后,他们又继续开着那辆破旧的手扶拖拉机奔跑在各个建设工地上。

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创业精神?这就是郑卓辉这些洗脚上田农民们尽快摆脱贫穷追求富裕的一种只争朝夕、敢闯敢干、拼搏无畏的精神。

正因为有了这种创业精神,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也就是到了1982年,郑卓辉夫妇成为了当地最早的一批“万元户”。

这时候,“万元户”完全是一个新鲜词。它是指,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有极少数的农民通过各种努力勤劳致富,家庭年收入超过万元,万元户因此得名。在当时,全国人民普遍不富裕,万元户不仅在农村,在城市也是高收入群体。不过,在那个年头,市场经济刚刚萌芽,开始出现的第一批市场经济催生的万元户,基本上全是洗脚上田的农民,几乎与知识分子无关。这种现象,至今仍然是一个十分有意思又值得探讨的话题。

但是,成为万元户的郑卓辉夫妇似乎没有一点满足。他们很清楚,这点收入,仅仅是一个开始。郑卓辉的目光看得更远。

在一年多的经营实践中,郑卓辉不但深知创业的万般辛苦,更体会到了创业还要不断发展。事实已经摆在他的面前,面对家乡的大开发、大建设,一辆破旧的手扶拖拉机根本无法应付业务的发展了。他决定应该趁势而上,增加手扶拖拉机,成立一个专门从事土石方运输的手扶拖拉机队。

于是,在1982年底,郑卓辉夫妇将一年多所赚来的钱几乎全部投入了扩大经营,一共买来了6部崭新的手扶拖拉机,成立了蔚为大观的郑氏拖拉机队。而原来的那一部破旧的手扶拖拉机,也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光荣“退休”了。

从一部破旧的手扶拖拉机开始上路创业,到拥有六部崭新的手扶拖拉机进行更大规模的创业,可以说,郑卓辉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完成了由“1”到“6”的嬗变。这种嬗变,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它既是郑卓辉汹涌创业之路的第一次量变,也是他追求富裕的第一次精神裂变。

应该说,这种嬗变主要是郑卓辉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使然。但是能够给予精神以爆发力量的,那就是时代的进步和力量。

自从郑卓辉辞职下海经商后,他就开始留意一切跟自己这个农村自谋职业的“个体户”有关的任何一个方针政策,尤其是国家关于个体经济的大政方针。他要从国家的大政方针中认准方向,获取创业的力量。

事实上,正是郑卓辉所了解到的国家关于个体经济的一些政策给了他很大的鼓舞。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内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这时候,郑卓辉夫妇刚刚创业才一两个月。

之后,1981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广开门路,搞好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发布。这个《决定》,从发展生产力的基点出发,在经济体制方面着力清理“左”倾错误遗毒,为个体经济大力正名,对个体经济提出了“引导、鼓励、促进、扶持”的八字方针。其实,这个决定是和当时农村包产到户节节胜利相互应和的改革措施。

特别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和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更加坚定了郑卓辉增加6部崭新手扶拖拉机成立个体运输队的信心。

1982年9月1日,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经济体制改革处于探索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大会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描绘了鼓舞人心得蓝图。

十二大报告指出:“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的来说还比较低,又很不平衡,在很长时期内需要多种经济形式的同时并存。”

“在农村,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是主要经济形式。城镇手工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现在都不应当也不可能有国营经济包办,有相当部分应当由集体承办。”

“在农村和城市,都要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这里确定了三种基本的经济形式: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

20世纪70年代末诞生的城乡个体经济,第一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得到了肯定。

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这是一个历史突破。

当然,在此期间,对私营经济还在观望之中。私营经济还未能获得全党的一致首肯,没能写进大会的报告中。

十二大结束后不久,1982年12月4日,根据党的十二大精神,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总纲”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和监督个体经济。”

个体经济写入了宪法,标志着新时期城乡个体经济的法律地位的正式确立。也使郑卓辉在扩大创业经营规模上吃了一颗“定心丸”。

善于把握发展机遇和领会政策精神的郑卓辉,从此率领着他的郑氏拖拉机队,在创业的大路上,“突突突”跑得更欢、跑得更快,跑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