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开放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新华社记者)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进一步拓展开放领域、优化开放布局,继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带动改革全面深化。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雪松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劲表示,这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对标国际规则,既是进一步以开放促改革的需要,也是越来越深入融入全球化、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正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两会传递出强烈信号,中国将采取更多务实举措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吸引外资力度。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允许更多领域实行外资独资经营,还要落实金融等行业改革开放举措,完善债券市场开放政策。
随着中国在金融、服务领域的扩大开放,瑞银证券获批成为中国首家外资控股证券机构,穆迪、标普、惠誉获准进入中国信用评级市场,英国最大征信机构益博睿在北京设立法人主体。
“国际投资者一致肯定和欢迎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举措。中国的开放已经为全球提供了很多商机。”益博睿大中华区决策分析业务总经理黄健铭说。
他说,中国很多产业,如汽车制造、金融服务,对外资敞开大门。在全球跨境投资大幅下滑的背景下,中国仍然是外商投资的热点。益博睿在中国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近年来,中国以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起点,在各地陆续设立12个自贸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中事后监管等创新探索实施范围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此外,中国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业内人士认为,坚决维护全球经贸多边体制,加大与其他经济体的区域及双边谈判,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在能力范围内主动参与制定全球规则和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也是中国主动对外开放的题中应有之义。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创新自主权,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推进海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支持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新区开展自贸试验区相关改革试点,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观察人士指出,越是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越要以自主开放的确定性予以应对,把握好机遇,压力和挑战往往能成为新一轮开放的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说:“早期开放,中国更多的是商品输出,在参与投资贸易规则方面,中国是被动接受;如今我们需要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推动建设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
去年以来,中国在制度型开放方面进一步提速:出台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外资限制性措施缩减了近四分之一;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减少177条,实现非禁即入。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说:“制度型开放特别值得肯定,它强调了中国将为内外资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奠定公平竞争的制度基础。这也是推动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利用外资量稳质优,制造业利用外资占比升至30.6%,高技术制造业利用外资增长35.1%。
世界银行去年10月发布的《2019营商环境报告》,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46位,比上年跃升了32位。
去年,韩国LG集团旗下的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在广州开工建设了韩国之外首个大尺寸OLED面板工厂,项目总投资460亿元人民币。
“选址广州无疑是当地政府对创新的特别重视。”公司CEO韩相范说,“中国政府对外开放一以贯之的态度和决心,使外资企业对营商环境的稳定性有了充足的信心。”
对今年人大会议将审议的外商投资法草案,韩相范充满期待。
“这部法律既是开放的体现,也是法治的体现。”他说,“立法保护外商合法权益,让我们从中国的决策者身上看到了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立场,将给外商更多的安全感和发展信心。”
雀巢大中华区集团事务副总裁方军涛认为,制定外商投资法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一经通过将有助于保护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简化外企运营程序,营造更有利的经商环境。
从东部发达的沿海地区到中西部内陆地区,中国不断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
在地处西南的直辖市重庆,贸易业态正从加工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型升级,跨境电商交易额也从4年前的6000万元增长至数十亿元。
“以前内陆地区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末端,而依托‘一带一路’,可以直接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吸引更为先进的产业形态落户重庆。”重庆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说。(记者:周强、赵宇飞、张逸之、吕梦琦、王晓洁、吉宁、郭宇靖、周闻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