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闯深圳”者的梦想绽放故事

特写:“闯深圳”者的梦想绽放故事

1992年冬,吉林长春。刚留校任教半年的何平,瞒着学校买好了南下的火车票,想见识下老师和同学常说的“机会之城”——深圳。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广州12月18日电】(记者毛鑫)1992年冬,吉林长春。刚留校任教半年的何平,瞒着学校买好了南下的火车票,想见识下老师和同学常说的“机会之城”——深圳。

他坐绿皮车从长春一路南下,在天津和广州转了两次车。一下车就直奔华强北电子市场,何平在那里得到了第一份工作,试用期每月工资一千元人民币,转正后能达到三四千元。

“我当时在学校的工资一个月也就110元,所以我一听到这个数,就下定决心留下来。”何平说。

令何平印象最深的是,深圳满地都是商机。他曾在从香港回深圳的火车上遇到一名台湾企业家,在深圳从事塑料包装袋业务,单个产品成本不足一角钱,企业年销售收入却能超过一亿元,这让他记忆深刻。

“我当时就觉得只要踏实肯干,再加一点想法,就一定会在深圳这片热土发光。”何平说。

何平只是当年无数“闯深圳”的青年之一。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四十年间倾听了无数个梦想被触碰的声音。16日,在深圳市民中心前的“与时代同框”红色相框下,记者听到了一个个“梦想在深圳绽放”的故事。

辞去工作南下深圳闯荡的西北姑娘窦娟,目前在深圳一家大公司任人力资源经理。

“除了坚持,没有什么别的。”窦娟动情地说,在他乡重新开始,各人有各人的不容易。深圳的高速发展,也对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爱深圳,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她说,人们也在努力跟上深圳前进的步伐,让自己更加符合这个城市的发展。

50岁的农民工郭玉年最自豪的一件事,是参与了深圳从一个小渔村跻身世界大都市的沧桑巨变。1992年,23岁的郭玉年来深圳做了一名建筑工人,建设了深圳会展中心等很多地标性建筑。

“我当年建深圳会展中心的时候,现在的深圳第一高楼所在地,就是我们的工棚。”他说。

变化中的深圳也改变着他。如今,郭玉年在深圳一家医院做后勤,每个月的收入,足够在老家的好地段置办了一处120平方米的房子。闲暇时间,他习惯了在社区做公益。

“我是Rh阴性血,也就是熊猫血,现在我差不多每半年都会去献一两次血。”郭玉年说。

前几天,窦娟在微信朋友圈写道:“似水流年,阡陌桑田。回头望,多少岁月,多少荣光,多少艰辛,多少彷徨,皆成美好时光。”

在市民中心的广场上,郭玉年双手竖起大拇指留下了一张照片,背景中的深圳会展中心和平安国际金融大厦清晰可见。

回想起当初那次南行,他们至今都觉得,那是人生中最幸运和最关键的一次选择。(完)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