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撬动未来和梦想的“支点”
人工智能、光电技术、飞机发动机、宇宙空间站……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科技成果,其魅力正在于它们身上所凝结的难以被复制的核心技术。
【中美创新时报西安11月8日电】(记者陈晨、李华、董瑞丰)人工智能、光电技术、飞机发动机、宇宙空间站……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科技成果,其魅力正在于它们身上所凝结的难以被复制的核心技术。
正在西安举行的2017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上,包括22名院士、600余名国内外科技企业代表在内的近千名与会者,将目光投向这些可以改变世界的创新领域。他们认为,自主研发、具有高技术门槛的硬科技,有望成为未来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与发力点。
硬科技难被“山寨” 涵盖多个领域
近日,全球首个吨位级货运无人机在陕西试飞成功。1.5吨的载荷量、能在复杂地形起落,高超的技能让这款无人机跻身同类产品的佼佼者行列,也成为硬科技创新的一个典型代表。
什么是硬科技?这一概念的首创者、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副研究员米磊说,硬科技是对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中的高精尖原创技术的统称,具有自主研发、长期积累、高技术门槛、难以被复制或模仿等特点。
“简而言之,硬科技是比高科技还要高精尖的科技,是社会发展的硬实力所在,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米磊说。
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飞说,硬科技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基石,也是振兴实体经济的强大内生驱动。在数字经济时代,与实体经济紧密联系的高精尖技术创新,更加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来源。
在一些实体经济领域,硬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AlphaGo、智能机器人、3D打印技术,这些都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正在兴起的硬科技技术。”硅谷知名孵化器Founders Space创始人斯蒂夫·霍夫曼说,如何去创新这些产品和服务,是创业型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高精尖又接地气 硬科技正在改变生活
听上去十分高精尖的硬科技,不是只有“高大上”的一面。事实上,它距离普通人的生活并不遥远。
通过人眼视觉暂留旋转成像,在LED灯带上留下立体悬浮的炫酷图案;利用红外成像技术,让患者手背上的血管“一览无余”,从而方便护士输液扎针……在2017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的展馆内,许多硬科技产品展现出的亲和魅力,令参观者啧啧称奇。
“常规的电子制造只能通过蒸镀、溅射、沉积等工艺完成,耗时、耗材且耗能。我们的产品可以把金属作为墨水直接打印在柔性基材上,从而快速制造出可拉伸的电子电路器件。这项液态金属电子增材制造技术,就是我们的硬科技。”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婷婷说。
作为硬科技的细分领域之一,近年来,以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为代表的无人系统发展迅猛。“未来,人们下班后,无人驾驶汽车将会智能选择最佳线路送您回家。同时,智能家居开始工作,空调、热水器等自动提前启动,热茶或咖啡已经煮好。”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徐德民描绘出被无人系统改变的生活场景。
而硬科技所带来的原创核心技术突破,也将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对产业升级产生影响。徐德民预测说,未来10-20年,无人系统有望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引擎。“无人农业、无人制造、无人物流、无人交通……无人系统将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
西安打造“硬科技之都” 借助硬科技实现追赶超越
在本次大会上,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等单位发布的《2017中国城市硬科技发展指数报告》显示,西安的硬科技发展综合指数在24个观察城市中名列第六,居西部第一。
一些与会专家表示,西部地区聚集了大量科研院所和高校集群,军工企业传统基础雄厚,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兴起,西部地区完全具备在科技创新上占据一席之地的能力,而硬科技正是西部地区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西安在硬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2013年,中国首个专注于硬科技的孵化平台“中科创星”在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创立。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投资孵化200余家硬科技企业,引进包括15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在内的海外高端创业团队60个,新增就业5000多人。去年12月,中国首个“硬科技”小镇在西咸新区成立。
有了这些基础,本次大会上,西安明确提出要打造“硬科技之都”。“硬科技所涵盖的领域与‘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一致,硬科技是西安实现追赶超越的‘新跑道’。”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说,作为硬科技概念的发源地,西安将努力建设“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
中科院副院长相里斌透露,中科院与陕西省及西安市正在筹划共建中科院西安综合科学园,将共同打造一流科研机构聚集区、一流科学装置聚集区、科教融合区、产业孵化区等。(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