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一带一路”开启包容性全球化时代

专家认为,“一带一路”开启包容性全球化时代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海洋局等40余家单位的逾百名专家学者,近日聚首甘肃省嘉峪关市,聚焦“一带一路”与区域协同发展需求,提出在新形势下要以“包容性全球化”为理念,理解“一带一路”倡议。

 

【中美创新时报兰州8月24日电】(记者王博)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海洋局等40余家单位的逾百名专家学者,近日聚首甘肃省嘉峪关市,聚焦“一带一路”与区域协同发展需求,提出在新形势下要以“包容性全球化”为理念,理解“一带一路”倡议。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中科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刘卫东说,“以丝路精神为核心,‘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包容性全球化新时代。”

刘卫东认为,经过30多年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贸易额、各国间的对外投资、跨国公司等数量都在不断增长;但同时,很多发展中国家也被边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分化不断加剧,世界上逐渐形成了“和平、发展、治理”赤字,过去世界的治理结构和治理体制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世界发展的需要。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坚持开放包容和平等互利,强调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因此与传统的全球化模式相比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刘卫东说。

嘉峪关是长城西端的著名关隘,嘉峪关市位于古丝绸之路咽喉地带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嘉峪关市正在谋求更大的发展。

事实上,经过3年多的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已逐步由“中国倡议”变为“全球共识”。今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此外,旨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亚投行、丝路基金等进展顺利。“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包容性全球化成果正在显现。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0个国家新增投资合计76.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7个百分点。“一带一路”沿线的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780.9亿美元,同比增长32.6%;完成营业额382.3亿美元,同比增长8.4%。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郭爱君认为,“一带一路”倡议鼓励向西发展,将有力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国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同时,中国主动向西推广优质产能和比较优势产业,将使沿途、沿岸国家首先获益,也改变了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的面貌,从而共享“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据新华社)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