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   美中经济文化协会会长李勐万里归乡路见闻录之六

“情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   美中经济文化协会会长李勐万里归乡路见闻录之六

【中美创新时报2023年11月26日波士顿讯】(特约记者李勐、记者温友平)话说30年前,有一个小伙子从云南德宏来到美国北卡州,一待就是整整30年。他发扬华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拼搏精神,以及勤俭持家、谦和待人的优良传统,实现了多数人心中的美国梦,公司、洋车、洋房。生活环境变好了,年纪越来越大了,当年满头黑发的青年才俊变成了头发花白的油腻大叔。唯一不变的是思乡之情,他始终坚信:“情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

一场突如袭来的疫情阻隔了他的回乡之路,转眼已有四年没有回家乡了。久别了故乡泥土的芬芳,久别了刻入骨髓的妈妈饭菜的味道,久别了故乡傣家的孔雀舞,久别了故乡景颇族的目瑙纵歌狂欢节。2023年11月1日,这个人终于踏上归乡之路,从美国北卡州夏洛特市飞回云南德宏州瑞丽市。这个人就是现任美中经济文化协会会长李勐,一个让别人一看到名字就知道是云南人的人。

与高中同学聚会

2023年11月10日下午,在美中经济文化协会董事张伟用和朋友詹云权、李恩文的陪同下,我来到盈江县平原镇参加高10班的同学聚会。老同学徐永亮、徐萍凤、赵丽萍、李庆珍、罗惠文、段丽、余晖、李菊芬、周国平、瞿炳生、陈丹、周政声、段应强、宁云平、邓瑞灵、林裕平、王梅、李勐等人参加了聚会。我们读高中的学校是1970年3月建立的,当时叫盈江县平原民族中学,后曾改名盈江县第二中学,2002年5月更名为盈江县第一中学至今。我们是高中10班,于1978年入校,1980年毕业。

我们聚会的地点在柏霖餐厅,餐馆的装饰风格非常独到,布置有小桥流水,院子中间有一个舞台,舞台两旁各有一棵火红的枫树,天花板上爬满瓜果藤条。舞台左边是假山,中间矗立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我们是如此热爱盈江”,这简单直白的表达却道出了我们盈江人的心声。横幅左边还单挑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盈江方言“好吃咯(Lo)”,彰显着柏霖餐厅美味佳肴的霸主地位。

同学们陆续到场,见面后谈笑风生,你一言我一语,有说有笑,有打有闹,男生女生之间没有了当年的矜持。大家在舞台前照了一张合影,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晚宴开始,宁云平作为此次同学聚会的总召集人首先开场。他表示,今天李勐同学从美国回到故乡盈江,我们召集高10班同学聚会,一来是同学间加强来往,增进情感;二来是给李勐同学接风洗尘。今天是个好日子,一张大圆桌坐满了我们22个同学,可谓是圆圆满满、蓬荜生辉。宁云平在班里可谓是多才多艺,他擅长学习张帝的说唱艺术,当场以歌曲《小城故事多》为曲调,自编自唱道:“小城故事多,同学们气色都不错………”一下子就把现场气氛调动起来了,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拍手打着拍子。

除了宁云平这位艺术才子,周政声、陈丹同学也是班里的一对活宝,他俩拥有相当好的语言天赋,可以自如地切换着讲地方方言,像盈江话、保山话、昌宁话、腾冲话,时不时还插上一句英文,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前仰后合。特别是周政声,他连比带划地做出各种夸张搞怪的表情,对面的几个女同学都恨不得去打他一巴掌。说起才艺,女生也不甘示弱。徐萍凤同学唱了一首《我爱你中国》,歌声嘹亮高亢,惊艳了所有人。赵丽萍同学为大家唱了一首耳熟能详的童谣:“小兔子乖乖,把门打开……”仿佛把大家又带回到了那个一起学习的年代。

陈丹同学专门给李勐同学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两张已经发黄褪色且模糊不清的照片。一张是李勐舞剑的照片。李勐回忆说,那是读初中的时候在旧城照相馆后院的假山前拍的。只见他气沉丹田,右手持剑,左手亮翅,抬右腿金鸡独立,剑指苍穹目视前方,活脱脱一个帅哥,画面定格在了李勐最帅气十足的那一刻。另外一张照片是李勐在昆明黑龙潭松柏树前拍的,他身着白衬衣和黑外套,留着小平头,翘着二郎腿,青春年少自信活泼,真的是一眼看不够,两眼看不清(老照片不清楚)。李勐看到照片非常感动,千言万语道不尽对陈丹同学的感谢之情,因为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学生时代的照片实在是弥足珍贵。

看到老照片,每个人都想起了自己青春年少的模样。段应强、瞿炳生同学回忆说,读书的时候觉得班里的女生都特别漂亮,无奈那时男女生之间不讲话,没有沟通交流。现在毕业43年了,最遗憾的一件事就是后悔当初没能找班里的漂亮女生谈恋爱。徐萍凤感慨道,高10班的同学无论男生女生都是人才,女生个个身材姣好,甜美漂亮。只可惜那时候男生女生连话都不敢讲,哪个还敢谈恋爱啊!余晖同学也回忆说,当时是走路上学,每天都和瞿炳生走同一条小路,可是他们却从来没有讲过话。直到多年后,一次机缘巧合她结识了瞿炳生的夫人,才和瞿炳生开始说话。段丽同学也讲述了一段陈年往事。高中的时候她是团支部书记,有一天瞿炳生来找她商量工作。他叽叽咕咕地说了些什么,然后就头也不回地走了。她听不清他到底说了些什么,后来也不好问,因为男生女生见面就害羞紧张,基本不说话。现在43年过去了,她很好奇当年瞿炳生说了什么。听罢,坐在旁边的李勐迫不及待地打趣道,瞿炳生说的是“猫吓着狗,狗吓着猫。”(这是傣族话,意思是:我爱你,你爱我)惹得大伙儿都笑了。李庆珍同学清楚地记得她在弄璋中学读初中的时候,男生女生下课后会在一起玩儿,打打闹闹,其乐融融。进入高10班后,几个从弄璋中学来的同学还是照旧下课有说有笑,却在背地被平原的同学笑话,结果后来她再也不敢与男生交往了。她现在特别想知道当年到底是谁在背地里笑话她。同学们听后哪敢承认,纷纷举杯敬酒赔罪。大家看到李庆珍还如当年般留着大辫子,长发齐腰,顿时来劲了,一定要她唱一首《白毛女》选段《扎红头绳》。

男生女生之间不敢说话、羞于交流是那个年代留给我们的特殊印记,男生都有好哥们,女生都有好闺蜜。周国平想起读书的时候和陈丹同学走得很近,陈丹经常带着他去玩,没有好好地学习。他的座位挨着学习委员瞿炳生,想抄他的作业可他偏不让,结果学习成绩不好,后来落得个“挖泥巴”的工作(工程技术人员)。陈丹、瞿炳生二人听后直喊冤枉,纷纷为自己辩解,大家都当作玩笑,一笑了之。罗惠文同学爆料了赵丽萍同学的两件趣事,一件是赵丽萍同学不太喜欢化学课,因为罗惠文同学的老母指上有一个猴子,一到化学老师赵家济上课,赵丽萍同学在室外扯了一把蒿子,一边听课,一边帮我抠手上的猴子,抠啊抠,流出血就用蒿子揉、止血,疼死了也不敢很哼一声,几次以后终于把我的猴子抠掉了,非常感谢。还有一次是因赵家济老师喜欢将铜制小刀和一把钥匙串在一起挂了腰上,上课时东摇西晃,小刀钥匙刚好晃到后面屁股的中间缝隙上,赵丽萍同学喜欢画画,就把整个画面画下来了,特别逗。说到这里,罗惠文同学说,最近赵加济老师身体不好住院,这几天刚出医院。同学们听说后,纷纷表示对赵老师的关心,祝愿赵老师早日康复。

林裕平同学自豪地说,我们高10班的排球打得最好,最难忘的是与高11班比赛排球,每次都能把他们打败。几十年过后,现在还想找机会和高11班比一比,看看还能不能打过他们。尽管毕业几十年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依旧如初,活力满满,希望我们高10班青春永驻。最后,同学们一起高唱了一首老歌《啊,朋友再见》,由周政声、陈丹同学领唱,同学聚会在欢歌笑语中、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李继红、王锐两位同学因故没能参加此次聚会。在同学群里看到了聚会的照片和视频,李继红感慨同学情是最美好的情谊,她非常怀念同学们在一起读书的美好时光,还特别对徐萍凤同学赞不绝口,称她人俊才高歌声美。王锐从昆明特意作诗一首赠送李勐同学:志学离家花甲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同窗桑梓喜相识,笑迎君从西洋来。

参观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

2023年11月11日上午,美中经济文化协会(CAECA)会长李勐、董事张伟用和瑞丽市史志办原主任杨进才、云南博南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贺智泉、瑞丽人宁云平一起驱车从瑞丽市到畹町,参观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是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坐落在边境小镇畹町的半山腰上,掩映在秀美的边境自然风光里,园里种植了白花继木、鸡蛋花、千头柏、桂花。公园由纪念碑和纪念馆组成,拾阶而上,南洋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的雕像屹立在四方平台上,眺望着远方的畹町桥。纪念碑直指云天,熠熠生辉,气势雄伟,面向南洋,俯瞰滇缅公路。碑体总高16米,上端四条金色横带,代表抗战时期四万万同胞。南洋华侨机工荣誉证章镶嵌其间,标志着海内外同胞同心抗战。宽6米高3米共3层的黑色底座寓意九三抗战胜利。碑后是记述南桥机工回国抗战的浮雕长廊,右侧为纪念碑碑记,左侧是南洋机工英名录,中间的浮雕分别为召唤篇、送别篇、筑路篇、铁流篇、蹈火篇、胜利篇。

在纪念馆里,杨进才主任全程进行了详细讲解。随后,在纪念馆的会议厅,一行人以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座谈。

杨主任首先介绍了滇缅公路,于1937年12月开工,到1938年8月竣工。总共动员了滇西20多万各族人民参与修建滇缅公路,当时筑路工具非常落后原始,人们肩挑手挖,有的妇女还身背孩子去挖路,滇西人民仅仅用了八个月时间就修成了滇缅公路,成为世界筑路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介绍南洋机工时,杨主任说,南洋机工是1938年下半年到1939月上半年,分九批回国参加抗战的,英名录碑墙上详细记录了这九批次回国人员名单。南洋机工回国参加抗日救国是非常惨烈的,回国的3200多位南洋机工人员,有1600多人牺牲了。他们中多数死于日机的狂轰滥炸、道路弯多路险质量差引发的翻车事故、瘟疫疟疾蚊虫打摆子引发的疾病。南洋机工回国抗战人员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从1939年到1945年间,通过滇缅公路运送抗战物资达60万吨。

在座谈会上,杨进才主任还特别提到,在3200多名南洋机工中有5名女性,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她们的故事也是可歌可泣。杨主任每次给参观者做讲解时都会讲到白雪姣和李月美的传奇故事,每次都会感觉心灵得到升华。白雪姣祖籍安溪龙门镇,曾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回到槟城在协和华侨学校当老师。当她看到南桥总会发出的关于回国参加抗战的通告后就想报名,但她担心父母一定不会答应,于是便瞒着父母,化名施夏圭应征报名,在临行前才给父母留下了告别信。她在信中是这样写的:“家是我所恋的,双亲弟妹是我所爱的,但是破碎的祖国更是我怀念热爱的,所以虽然几次犹豫踌躇,到底我还是怀着悲伤的情绪,含着心酸的眼泪踏上了征途。”杨主任指着一张发黄的老照片说,照片中女扮男装的军人叫李月美。她本来是一个南洋富家千金,为了加入南洋机工回国抗日,不惜女扮男装,也要投身于抗日洪流中。直到有一次因翻车事故她受伤被送进医院,医生在处理伤口时才知道她是个女孩。李月美也被何香凝誉为巾帼英雄。

座谈会上,云南博南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贺智泉感慨道,二十万筑路民工用八个月建成的云南滇缅公路是抗战的生命线,见证了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历史记忆。32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也见证了全世界华人华侨同胞的爱国热情。当时的华人华侨抗战的筹赈会分布在非洲、北美洲、大洋洲、欧洲和亚洲世界各地。滇缅公路通车后,国内严重缺少机车驾驶员和修理工,中国政府向爱国华侨陈嘉庚发出邀请,组织爱国华人华侨回国组成抗战汽车服务团。今天,我们挖掘和传承这段史实也是希望全世界的华人华侨聆听到当年华人华侨的爱国之声。八十四年前的大年三十,八十位先锋南洋华侨机工回国参加抗战服务团。他们从马来西亚槟城出发,走上了前往云南滇缅公路的远征之路。他们怀揣着满满的爱国情怀,不畏惧牺牲,不畏惧千辛万苦,穿越太平洋,浩浩荡荡地加入了中华民族救亡之路。八十四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讲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的历史,就是为了铭记海内外华人华侨的爱国情怀和爱国热情,这是人类战争历史上的一块民族丰碑,承载了中华民族千千万同胞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奋斗之路。我们沿着云南滇缅公路,寻找飘荡的忠魂,寻找民族的记忆,寻找中华民族“家国情怀”的记忆符号。

美中经济文化协会董事、Elite美国访学J1签证项目首席专家张伟用表示,此次本是专程来看望李勐会长和高堂以及家人们,李会长热情邀我前来瞻仰革命先辈、聆听英雄故事。在大气磅礴的历史画卷中,我切实感受到先辈保家卫国的豪言壮志和舍生取义。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涌现出的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更充分地体现出在生死存亡的历史时刻和民族大义面前,中华民族迸发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无论富贵还是贫穷,无论男女还是老幼,团结一致并肩作战,守护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和抗战的生命线,直至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此次参观也让我看到中美联合抗战的历史渊源和血浓于水。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也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全球气候变暖、宏观经济衰退等都关乎每一个地球人的生活和福祉。以史为鉴,衷心祝愿中美友好合作、共赴时艰,建设更美好的世界!

美中经济文化协会会长李勐表示,参观南桥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感到非常震撼,由衷地佩服3200多位南洋机工回国参战。他们是英雄,值得我们世世代代顶礼膜拜,把他们的英勇事迹传承下去。抗日战争期间,海外华人华侨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捐款捐物,更是回国亲自参战。华侨是革命之母,正如南桥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底座上由书法家启功先生所书的六个大字“华之魂,侨之光”。在纪念馆,我看到了两个数字:1939年国民政府军费开支18亿国币,同年华侨侨汇含捐款11亿国币,可见华人华侨在抗战期间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同时,我在《海外华侨主要抗日救亡团体序列表》上看到了世界各地的24个华人社团的芳名,其中有3个来自美国的华人社团,他们是三藩市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芝加哥华侨救国后援会、纽约全体华侨抗日救国筹响总会。作为一个旅居美国30多年的华人,我为华人华侨所作的贡献感到骄傲自豪。

题图1:李勐(中)参观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李勐供图)

题图2:李勐当年高中10班同学聚会大合影(李勐供图)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