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程岗:一位中学教师的中国疫情70天记事(之六)
【中美创新时报波士顿5月2日讯】(记者温友平)如何以全球的视野来看待中国新冠疫情及其抗击疫情的实践?作为一个中国疫情的普通记录者,郭程岗老师记录的视角是开放的。其中,既有与海外留学生的深入交流,又有对产生了很大影响的《方方日记》的客观评价,更有对美国小哥郭杰瑞的视角引述。诸如这些,郭程岗老师实际上是以自己的声音在客观传递着相互包容和相互促进的社会多样声音。
在这次美国华文新锐媒体《中美创新时报》连载《郭程岗:一位中学教师的中国疫情70天记事》过程中,有很多海外华人读者将这篇日记与方方日记作为比较,认为郭程岗老师的日记传递着中国抗击疫情的更多“正能量”!更有读者在留言中说:“郭老师做了一件对外宣传中国抗疫实情和阻击污名化中国的很有意义的事情。”
对此,郭程岗认为:“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一定要有多种声音存在。对于政府来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而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在比较分析中明辨是非。你可以不同意她的观点,但一定要善于分析,以进一步思考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今日,《中美创新时报》现刊登连载的最后一篇《郭程岗:一位中学教师的中国疫情70天记事》之六(全文如下),衷心感谢广大读者的悉心阅读!
六、“谁说方方像鲁迅,那是害她的”(2020年3月23日至3月28日)
3月23日
我的学生遍及五湖四海,行走在世界各地。经常看他们转发的微信圈或所持的观点,这个学生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基本可以判断出来。评价一个人不仅要看他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看他所持的立场观点以及具体行为。有的学生肚里稍有点墨水,就忘乎所以,所持观点违背常识,却自以为高明;也有的人经常只看到西方制度的优势,而忽略我国的实际情况;也有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点带面,观点常常走向极端,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今天收录的二十年前带过的学生发到我朋友圈的一段话,给我的感觉就是他是能够全面分析我国实际,理性看待我国存在问题的学生。他不仅是一次所言,而是常持基本立场。在上学时老师告诉我们首先要“三观”正确, 而现在作为教师的我们一样教育学生关键要辨别是非,对 “三观”的修养和提升是人一辈子的事。
附录
学生的短信内容:
综合国力较量的背后是制度、模式的比较,这一切最终都可以归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很多学校都提倡留学,为留学提供便利,互通有无固然是好,但从小的三观信念没有做好的话,那无异于都是abc。教育改革这些年,不能光看到表面的成就,应该看到背后的危机。
庚子赔款后的海外留学生,初始心就不一样,有钱学森等大家!
这是我们的楷模,也是大时代的丰碑。也有经不起诱惑,贪图物质享受的,为美国造民兵战略导弹的林桦。
这不都是国家保送他们出国留学吗,为什么能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呢?
不能去谈论别人的选择。而作为中学教育,三观树立的关键时期,远不是几个升学率,远不是几个留学生,远不是几个诺贝尔奖。
需要做的是文化的传承,信念的坚定,信仰的纯粹,爱国的热情。
先学做人,这大概应该是中学最应该做的事吧!
这次疫情如同一面宝镜,照出了很多留学生的品行和所谓精英阶层的内心,论贡献,论成就,不见得有多少,却一个个成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是教育,更是国运,更需要反思。
3月24日
事实胜于雄辩。欧美国家虽然嘴上不认可,但都用上了中国的防疫措施,这是不争的事实。
人们愈来愈清楚地看到,病毒来势汹汹,其破坏性不亚于第三次世界大战。各国不仅赛的是抗疫水平,也在暗中较着国力。
面对疫情,中国和意大利同样皆采取“封城”措施,对意大利,西方媒体不乏赞美之词,而对中国,批评声不绝于耳。何故?我以为,偏见使然。这犹如两扇门,一扇朝东,一扇朝西。用力推西扇,似觉轻轻缓缓,宛若喜闻一曲美妙的音乐。再去推东扇,甚感吱吱呀呀,堪比走近一个噪杂的集市。如此推门数次,每每感觉如此。似乎用力均匀,总觉效果迥异。有人路过此门,主人求助答惑。路人数次推门,发现并无微差。写完之后,取名为《两扇门》。
3月25日
《方方日记》昨晚发布了最后一篇,至此,六十篇日记全部完成。应该说,在特殊疫情期间,《方方日记》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支持者不计其数,反对声也不绝于耳。
整个过程中我也看了《方方日记》的一些内容,愈来愈发现,对于方方写的东西,也应该从两个方面分析,不是简单肯定或否定的问题。
方方作为一个作家发表自己的观点没有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说,能够记录下武汉民生的一些情况,以引起各级部门的重视,我觉得从这一点来看方方日记的存在就已经很有价值了。但是一些网络大V利用“方方日记”大做文章,这些背后网络推手的所作所为就不单是个人问题。
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一定要有多种声音存在。对于政府来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而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在比较分析中明辨是非。你可以不同意她的观点,但一定要善于分析,以进一步思考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主流媒体和《方方日记》侧重点也不同,你不能要求方方要把疫情期间所有发生的事都记录下来,和其它媒体完全一致,那也就没有《方方日记》作为一种独特个体存在的必要。这就好像正餐和零食的关系,正餐是主要的,维持基本生活,零食是次要的,但能起到丰富和补充作用。
至于日记观点正确与否?大家各执一端,有一些东西需要时间来证明,也无需上纲上线,任何极端之言都是有害的。邓公在世时,强调既反“左”,又反右,在不同阶段,侧重也不同。现在有的人根据是否赞成方方的观点来划分“左”和右,凡是不认可其观点,就是极“左”,而凡是拥护其观点皆是极右分子。其实,这显然是极端想法,就以我来说,方方的观点有的我是赞同的,也有的我的想法并不和她一致。社会的人是多样的,也应该有不同的声音。
谈到《方方日记》的社会影响,实践自有公论。有的网民说在疫情期间,十四亿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按照此种观点的逻辑,那就是,只有一女是方方了,这种观点显然有失偏颇。不用多说,钟南山、张文宏医生表现怎样?成千上万奔赴武汉的医生和护士又表现如何?因此,不要过分夸大某个人的作用。
在《方方日记》的留言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人把方方当成公平和正义的化身,认为,只有日记的内容才是真实的,似乎其它媒体都在编织虚幻的太平盛世。其实,国家的成绩有目共睹,问题也实实在在。只看到成绩或问题都是错误的,即使是在武汉“封城”期间,对人们生活的境况,各种媒体在此期间也报道不少,而《方方日记》记录的也只是部分人发生的事。因此,不管是主流媒体,还是包括《方方日记》在内的其它民间记录,这些记录都有利于我们看到一个全面和真实的武汉。
张定宇在身患渐冻症的情况下自疫情暴发就连轴工作,他曾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张定宇先生让我钦佩之至。衡量一个人的行为是否高尚,不仅看你说了什么,重要的是看你做了什么。在这个特殊疫情期间,每天在新闻节目和微信上了解不少现象,有的让人特别感动,也有一些让人非常沉重,还有给人更大信心的人和事,也就特别有记录下来的冲动。
3月26日
今天,天阴沉沉的,照例一早到校,红棉广场很洁净,显然是之前已打扫过了,朵朵红棉花呢?在太原,三月桃花盛开让人惊艳,而在广州,此时红棉绽放独领风骚。在广州的六载里,每年恰逢红棉花开时都要驻足、细品、赏悦。此时我的眼前似乎浮现出月初回校时的情景,虽咫尺之间却难以返校,更不能常见艳若朝霞、热情似火的红棉花,难免心生失望之感。获悉可归校安排一些工作时,我兴奋至极,“红棉家族”的兄弟姐妹是我永远的牵挂,她们来也匆匆,去亦匆匆。还好,三月初上,并不算晚。果不其然,几天的工作之余,让我尽兴地一览了红棉之美,也弥补了今春很长时间与她们无缘相逢的一些遗憾。2018年在诗意教师公众号刊载的拙文《红棉花》就是四年观红棉的一点感受,在特别时期,再睹红棉花绽放,有小诗见证:
每年羊城三月,与红棉相邀。一枝花艳,几处相和,朵朵叫绝。树上娇,树下笑,广场处处报春到。
庚子春节宅家,望校园广场。无心赏悦,偶有机缘,一睹芳容。雨前媚,雨后舞,季月时时以她傲。
又二十多天的时间过去了,再抬眼观望,已是另一番景象了,寥若晨星的红棉花散落在数颗红棉树的树枝、树梢,让人有些怜惜。是她们目送同伴骄傲离去,而她们依然还在坚守,不久她们也会悄然走下最高处,去找昔日的同伴,共忆春之韵、雨中情。
中国作协副主席徐贵祥客观、公正、理性、中肯评价方方:“谁说方方像鲁迅,那是害她的。”“(对方方日记)一捧一封,正常的成了不正常的,反而弄出个现象来。
3月27日
这是一段家庭最惨痛的事,尘封多年,从来不想提起。这是一个我们最亲近的人,几十年后,反思事件始末。这场突然而来的灾难彻底改变了外祖父一家,乃至我们这个大家族的命运。谨以此文遥寄六十年代不幸罹难英年早逝的大舅,可以告慰他的是,他的冤案终得昭雪,国家也痛定思痛,对历史的经验教训做了深刻总结,如果他有在天之灵,想必也会感到一丝欣慰的吧。也愿我的朋友们特别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总结历史经验,有利于更好地开辟未来。同时也感谢太原道编辑老师,辛苦了!
3月28日
据美国小哥郭杰瑞介绍,美国现在很多州都在找特朗普要医疗物资,州与州之间属于争抢物资的竞争关系。他说,美国不像中国,所有的城市都去帮助武汉,在美国他们只能自己帮自己。我无意去评价美国和意大利在防控疫情上的具体措施,每个国家体制不同,对策自然有别。只是联系我们前一段时间全国强力支援武汉成效尤其明显的客观事实,可以看到我国体制某些方面的优势。
中国抗疫图鉴真实再现了举国战疫情的场景,大病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是用来比喻一个人病后和初愈迥然不同的感觉。其实,国家也如此,病毒侵入,几乎所有城市都变成了“空城”,而如今隔窗再看庭院,路径行人渐多,孩子们久违的追逐喧闹声不绝于耳,分明感觉到整个国家“大病”初愈后人们渐渐回归正常的状态,此时的内心是欢愉的。而这个高度微缩的图鉴依稀把自己带回到近两个多月的艰难时刻,政府的快速反应、医生的使命担当、百姓的数日宅家,重大局、讲奉献、有担当……多方的努力才形成了今天这种局面,值得骄傲,更需倍加珍惜。
后记
目前,中国国内新冠肺炎疫情从暴发期进入康复期,但境外正进入全面暴发期,疫情几乎席卷了整个世界。
4月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明确: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
即在此日零点钟声一响,离汉通道缓缓开启。走出漫长而荒凉的疫情封锁,武汉,这座有着“火炉”称号的城市依然挺拔、骄傲。
4月9日,广东省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时间确定,4月27日,高三、初三年级学生返校。5月11日后,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其他年级分期、分批返校。
似乎很多迹象表明,形势愈来愈向好的方向转化。但“解封”不是“解防”,零增长不是零风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来庆贺这一胜利,但是惨痛的经验教训必须牢记,而且国际上疫情形势还非常严峻,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严防死守,我们共同期待着最终的胜利。
走在庭园的小径上,天已渐渐黑了,我此刻的心里很平静,近几天听到的好消息让人流露出淡淡的喜悦。想起前段时间疫情紧张的时候,从楼上下来,白天里空旷的院子沉寂得让人恐惧,而现在终于能够恢复到平时的状态,想到此遂生感慨,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楼下。(全文完)
附:人物介绍及其人生感悟
郭程岗:广州市香江中学高级教师、科研主任,原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校长助理。工作历经三十多个春秋,为学生的开心事而感动,为学生伤心事而难过,为学生的成功而骄傲,这也就是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的平常生活。无需惊天动地,但求无愧于心。
题图:郭程岗老师在学生毕业典礼上寄语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