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月饼登上中国餐桌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记者关桂峰 谢昊)9月13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是中国人过节的习俗。除了五仁、豆沙、鲜肉等传统口味的月饼,今年人们又多了一种新的选择——人造肉月饼。
9月6日,中秋节前一周,一款售价88元的植物蛋白肉月饼在电商平台上架。月饼限量3000盒,不到3天销售过半。
这款月饼一盒6个,每个60克。鲜红的植物蛋白肉馅料包裹在酥皮中,表面印有一个汉字“珍”。经过高温烘烤后,月饼散发出特殊的香味。
珍肉(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吕中茗介绍,植物蛋白肉是人造肉的一种,利用植物蛋白原料制作而成。“口味仿照上海鲜肉月饼,我们自评能达到70%的仿真度。”吕中茗说。
28岁的吕中茗对人造肉的关注来自其在美国的留学经历。在美国期间,因为红肉摄入过量,吕中茗的体重一度超过100公斤。在减肥过程中,吕中茗了解到人造肉这一概念。
在中国,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营养平衡。正是察觉到这一点,2015年本科毕业后,吕中茗回到中国,在健康饮食领域创业。今年,他正式成立珍肉公司。
“目前人造肉的产业链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存在巨大空间。人造肉不会与肉产生过多竞争,只是给消费者多一个选择。”据吕中茗介绍,现阶段大多数消费者还不能接受人造肉,目前珍肉公司的客户相当一部分是外国人,或是有留学经历的年轻人。
不少消费者表示,每个月饼近15元的价格可以接受,可以买来尝尝鲜。“不奢求口味能和真正的肉相比,主要是吃起来没负担,不太担心变胖。”在北京一家私企工作的陈文说。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李健认为,人造肉兴起的背后是人类饮食方式、消费方式的变革。消费者对人造肉的理解、接受程度以及食品价格的合理性,将是该技术能否拥有未来市场的关键。
不过,制约人造肉商业化的重要原因是成本高昂。“尽管当前成本已较几年前大幅降低,但是仍大大高于传统肉类。”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秘书长薛岩说。
在吕中茗看来,“00后”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人造肉消费的主力。因为生在一个食物更加充足丰富的年代,他们更有可能为了环境保护等理念身体力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