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者“西湖论剑” 探讨数字经济十问

中外学者“西湖论剑” 探讨数字经济十问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杭州6月25日电】(记者 殷晓圣 周而捷)25日,中国研究机构罗汉堂发布“关乎世界未来最关键的十大问题”,引发各界热议。

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识别、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担忧的声音:科技让多数人的生活更便利,但对于那些缺乏适应新科技的老年人,会不会产生新的鸿沟?谁是平台经济的受益者,是所有参与者,还是少数平台公司?

在罗汉堂于西子湖畔举办的闭门会议上,200多位来自海内外的知名学者、诺贝尔奖得主、政商界人士,就数字经济的争议性话题展开讨论。

“这次发布的是我们认为关乎世界未来最关键的十个问题。”罗汉堂负责人陈龙教授说,这些问题可能没有标准答案,但希望能引起社会的思考和讨论,并借此达成一些共识,以减少人们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世界的担忧。

针对“谁是平台经济受益者”这一话题,阿里巴巴CEO张勇提出,“所有的参与者共同构建了平台,平台是属于大家的。”以阿里巴巴为例,买方、卖方、服务供应商共同建立起生态体系和平台经济,也因此共同获益。

“互联网和平台经济有效打破了制约成熟市场发展的阻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说,“在中国,如果没有互联网,农民也许只能进城打工才能提高收入,互联网让他们在家乡也能获得同样的发展机会。”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理查德·霍尔登认为,数字技术改变了企业的协同方式和边界,让原本很多公司内部才能完成复杂的协同变得高效和透明,更多的事务可以在公司外部由市场协同来完成。这给小微企业带来更大的生存空间,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做专业化分工。

第二大热议的话题是“数字技术是否会让更多的人失业”。“并没有证据证明,技术会导致失业率上升。”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说,技术的发展实际上会促进就业的结构性转变。

在技术改变教育的讨论中,英语流利说CEO王翌提到,正是因为数字技术的赋能,教师可以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有了更多的精力思考德育,培养人才。

美国哥伦比亚商学院经济学教授魏尚进表示,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了人们更多闲暇的时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据显示,生产力越高的国家每周工作时长越低。

此外,以下问题也引发了与会人士热议:“数字时代全球化会走回头路吗”“治理机制要如何改变,才能适应数字时代”“金融服务在越来越平民化的同时,会不会引发更多的风险”“人工智能该不该有道德观”等。

罗汉堂于2018年在杭州成立,由阿里巴巴倡议,全球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领域的顶尖学者们共同发起,聚焦由科技创新伴生的社会、经济问题。

“科技的高速进步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好处的同时,更要理解科技给社会带来的挑战,并思考解决方案。”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如是说。(完)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