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香港多管齐下为建设国际创科中心打基础

综述:香港多管齐下为建设国际创科中心打基础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香港6月21日电】(记者张雅诗)香港特区政府着力推动创新科技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成为其中的新动力。香港教育界和科研机构积极把握机遇,加强与内地合作并汇聚人才,为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这一目标打好基础。

鼓励香港青年创新创业

本届特区政府上任以来发布的两份施政报告都将发展创科列为重要工作之一。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其上任后发表的首份施政报告,提出在八个方面推动香港创科发展,例如增加研发资源、汇聚科研人才、提供创投资金、加强科普教育等。

在不足两年间,本届特区政府已投放约1000亿港元落实多项推动创科发展的措施。在扶持科技初创企业方面,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于2017年推出了20亿港元“创科创投基金”,以配对形式,与私人风险投资基金共同投资香港本地创科初创企业。

特区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香港初创企业共有2625家,同比上升18%;聘用员工9548人,同比上升51%。

为进一步支持青年“双创”(创新和创业),特区政府今年3月在“青年发展基金”下,推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体验资助计划”。

上述两项新计划旨在通过资助非政府机构,为有意于香港及大湾区内地城市创业的青年,提供创业支援、起动资本和体验项目等。

林郑月娥表示,国家致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将为香港青年带来无限机遇。长远而言,她期望在粤港两地政府支持下会成立“大湾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携手建立一站式平台,以方便非政府机构、双创基地、有意创业的香港青年相互对接。

香港高校加强与内地合作

今年以来,香港多家高校陆续公布与内地合作的科研项目。香港与内地教科研机构正积极把握机遇,特别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势头下发挥互利作用,期望携手更上层楼。

自1月起,中国科学院与香港高校成立的多所联合实验室在港揭幕:香港理工大学与中科院下辖两所研究机构——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和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立联合实验室,分别研究应用数学和污染治理;香港城市大学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提升香港在中子散射领域的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与深圳福田区政府于4月签约,正式落户香港与深圳交界的河套地区。据悉,当地政府将为香港科大提供6000多平方米科研场地,以扩大香港科大深圳研究院。

从去年5月国家科技部批准内地科研资金过境到香港使用,到今年2月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出台,这些措施一直在加速两地在科研上的共同发展。

今年初,香港中文大学宣布,该校位于深圳的分校计划成立医学院和直属医院;香港科大去年12月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和广州大学签署协议,合作筹建科大位于广州市南沙区高铁站的分校。

应用科研方面实力突出的香港理工大学也正考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设立分校。该校副校长卫炳江表示,很多大湾区以外的内地科研机构和高校都希望进到区内发展,因此预计区内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他强调,香港院校与国外院校关系紧密良好,比较容易邀请国外专家进行交流,若能好好把握这优势,未来会大有发展。

积极汇聚人才

特区政府锐意推动香港创科发展,除了投放资金外,也意识到汇聚人才的重要性。特区政府携手各界,在吸引世界各地创科人才来港的同时,留住香港本地的精英。

目前香港不少中小学均重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不仅让学生获取知识,也为将来香港的创科人才库储备新血。去年底,香港STEM教育联盟在港成立,以促进香港科普教育的领头羊角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据介绍,联盟还将善用与内地的紧密关系,为香港学生提供参与各类创科活动的机会,并举办内地交流活动。

完善的配套政策和设施对于汇聚创科人才也十分重要。特区政府在2017年1月的施政报告中提出在香港科学园兴建“创新斗室”,通过提供住宿单元等配套设施,吸引和挽留创科人才在港工作。

香港科技园公司董事会主席查毅超表示,“创新斗室”将为香港、内地和海外创科专才提供住宿,以吸引更多科研人才在港工作,促进创科人才协作交流,激发创意思维。

他表示,科技园公司已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推出“住宿支援计划”,预留1亿港元,以津贴形式资助在香港科学园作科研的海外或内地人才,在港6至12个月期间每人每月最多获住宿资助1万港元。(完)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