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将发布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将发布

【中美创新时报广州6月10日讯】 (记者陈泽云 黄舒旻)第十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于10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本届大会以“迈向生物经济新时代:创新、造福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是在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个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等生物领域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20家国家级学会、协会、商会联合广东省政府共同主办,是广州市政府具体承办的中国生物产业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品牌盛会。

记者从大会组委会了解到,本届大会吸引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Aaron Ciechanover、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基因组学主任Thomas R.Gingeras、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等多位全球行业领军人物的参与,来自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50多位前沿研究人员也参加大会。

1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全球生物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500强企业代表等上万名高端专业人士云集广州。中国生物产业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品牌盛会—第十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将于6月10-12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在大会的活动设置方面,不仅将组织召开36场专业分论坛活动,还将首次设立一对一项目对接平台,300家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等拟开展面对面产融合作洽谈,计划对接项目超过400个。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将作为重要亮点,首次亮相大会。该指数是中国首个基于四类成分机构(城市、园区、企业、资本),从经济、创新、要素进行综合、动态、全方位评价的生物医药产业指数。指数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区域发展评价迈入“数字对标”时代,也象征着引导中国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的“趋势线”正式形成。

国际化比例创历史新高

据悉,本届生物大会以“迈向生物经济新时代:创新、造福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设有高层论坛、专业分论坛、成果展示、项目路演、产融对接、专题科普、信息发布等活动,展现生物领域最新发展态势。

据介绍,本次大会国际化比例创历史新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有效助力大会集聚国际高端资源,参展企业和参会嘉宾国际化比例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25%、30%。100多个国际项目进行路演和洽谈交流。

本届大会首次设立一对一项目对接平台,300家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等拟开展面对面产融合作洽谈,计划对接项目400多个。36场次专业分论坛将聚焦疫苗质量安全、基因技术、精准医疗、智慧医疗、智能大健康、新药开发监管、女性生育健康管理等最新最热、最具吸引力的议题,汇聚业内大咖和专业观众进行头脑风暴。

本届大会展览还设立科普展区,通过形象、生动、有趣和活泼的方式,让观众直观了解生命科学新进展,现场感受生物技术新成果,特别是了解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于解决健康、农业、环境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其中,高层论坛邀请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Aaron Ciechanover、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等做主题演讲。辉瑞、赛诺菲、阿斯利康等5家世界500强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并做重点演讲。

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中国生物产业国际影响力提升

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在论坛上指出,受益于政策支持、人才回归,科研投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影响力正在稳步提升。

其中,中国1990-2008年间研发经费的年增长率大约是20%,而到2008年后,基础研究的资助经费也大幅增长。

施一公提到,中国的科学文献数量与GDP几乎呈同步增长的趋势,十年文章总引用数在世界排名也是稳步提升。在顶尖期刊中,无论是总数、被引用文章都是高居前三。

近10年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有了跨越性变革。

施一公指出,2008年以前,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整体现状是,极少药企有基于生物和化学的现代化研发部门,药品主要靠仿制专利过期药和研发低水平的同类药,全国范围内严重缺资源性平台,优秀的CRO公司不多。

而到了2008年至2018年间这十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中有21家企业药品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也批准了35个一类新药,这是之前的7倍。35个新药中的7个,是在2018年获批上市的。

同时他认为尖端科研和核心技术的突破依赖顶尖人随着海外人才回归潮,在人才队伍方面,人才断层的影响已经消除。“中国的科技人才储量世界第一。”他提到。

诺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来自以色列的2004年诺贝尔奖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建议,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要强化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他表示,应该鼓励高校和产业进行共享,通过转让专利,把自主产权的专利和产业相结合。“比如说通过5:5的比例,让大学和企业进行比例分成,既可以实现产业化,又可以得到发展的资金。”

阿龙.切哈诺沃表示,目前在以色列,高校的创新项目也有专门的资金支持。”比如说,我们有些大学有专门的孵化资金,在大学内部做孵化器。孵化本大学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资金来源。也就是说,我们的创新项目不仅可以从政府获得支持,也可以通过孵化成果来获得资金支持,从而得到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创新是一个团队工程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认为,创新有四个特点。“创新是一个产品、过程或者服务;创新是改进(增进或者转化),不仅是创造新事;创新需要对社会有所影响;创新是团队活动,须结合不同专长。”

同时,段崇智还分享了生物产业的前沿技术——再生医学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创新应用。

段崇智介绍,再生医学是针对细胞、组织、器官缺陷性疾病的新兴医学分支,主要包括细胞治疗、组织工程、原位诱导组织器官再生和医疗性克隆等。

“人就是皮肤包裹着骨骼,中间就是类似于’三明治’的肌肉。”他表示,人体内骨骼有206块骨头,骨骼最主要的任务是负重和移动。他还提到,从小孩到成人,都会出现不少骨骼的问题。“在我们的实验室,主要研究骨关节炎。每六个人里就有一个人患有骨关节炎。”

“我们之前在猪的膝盖上做了一个实验。”段崇智介绍了实验室进行的一项实验。“2009年,我们在猪的膝盖挖了一个洞,用干细胞加上纳米纤维来进行修复,最后成功复原了。‘’

段崇智透露,肥胖、年纪大(65岁以上)等因素都会导致骨关节炎。如何利用再生医学处理骨关节炎?“先通过勘查,再对受破坏的地方进行定位,再通过寻找材料进行填补。我们现在就是用手术的方法把再生的材料放在患处。”

段崇智期待,在创新驱动与粤港澳合作大背景下,充分实现再生医学的转化应用。(完)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