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耿教授:立足大湾区 创新发展闯新路
【中美创新时报香港5月16日讯】(记者彭琳 黎华联) “粤港澳大湾区将承担重任,探索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城市未来发展模式,先行先试为中国的创新闯出一条新路。”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肖耿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对于如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他认为越高的市场一体化水平,越能吸引全世界的人才、企业、资金参与其中,可以降低科技创新的试错成本。在建设国际金融枢纽方面,肖耿表示,可以借助金融科技让跨境资金来往更自由,更好地服务于大湾区实体经济的需要。
谈湾区发展:大湾区探索中国城市未来发展模式
记者:《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以来,粤港澳三地都在全力推进实施。哪些方面的进展会更受到人们关注?
肖耿: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我留意到广州、深圳等地方政府都积极踊跃到港澳调研和招商。目前广深港高铁全线贯通、港珠澳大桥开通运作都是非常好的举措,其他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推进中。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互联互通,互联互通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的流动,在这方面政府大有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伴随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让地方政府获得更有效率的融资,这是我们加快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记者: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对促进国际经贸方面有什么样的作用?
肖耿: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对促进国际经贸、稳定国际关系影响深远。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市场化程度最高、创造力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也是对外开放的重要试验区,可以吸引国际人才、资金和跨国企业。大湾区的营商环境和生活方式越来越接轨国际先进水平,可以向国际社会释放更多信号,吸引全球的投资,稳定对中国的信心。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承担一个重要责任,就是探索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城市未来发展模式,特别是在市场化、法治建设、开放程度及创新能力等关键领域,先行先试为中国创新闯出一条新路。
记者: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即将举行。在大湾区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媒体应该如何发挥积极的作用?
肖耿: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过程中,媒体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要让更多人了解大湾区的发展和进展。媒体还可以通过对大湾区的报道,促进地方政府不断地改善营商环境和提高服务质量。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媒体要客观、持续、系统地报道和反映情况,要找到促进大湾区发展的科学解决方案,通过可跟踪、可测量的数据,更科学地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这都是媒体大有可为的地方。
谈科技创新: 大湾区市场一体化降低创新成本
记者:《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迈向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大湾区有着什么样的优势,需要突破哪些障碍?
肖耿: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非常有潜力的。科技创新只能通过市场探索才得出结果。大湾区提供了一体化的市场,全世界的人才、企业、资金都可以参与其中,创新风险将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被分散和吸收,这就降低了一座城市、一家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试错成本。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一个创新生态环境的所有要素,如香港的国际金融优势、深圳的创新传统、佛山和东莞的制造业基础等。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比较优势。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可以为湾区内的城市解决自身的瓶颈提供更好的方案。因为可以通过整个大湾区资源配置来突破,这也需要湾区内部城市进行大量的调研,加强沟通和协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记者:您曾提出,城市群的概念对创新很重要,粤港澳大湾区这样的城市群对创新起到哪些作用?
肖耿:整个大湾区是空间距离不远、城市各有分工且具备规模效应的同一个市场,提供了一个能够利用的规模效应,因为某些技术的应用必须有足够大的市场规模才能发展。此外,大湾区内的城市各有专业分工,可以产生聚合效应,在规模化、多样化和专业分工上,把优势同时发挥出来。
此外,城市群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能够实现更高效率的运作。城市群包括市中心、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等不同层级,能提供非常灵活的协调方式,能适应性地有效地容纳不同数量的人群、资金流和物流。
记者:《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建设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您认为建设的关键是什么?
肖耿:科创走廊目前要做的,就是让已经发展起来的潜力产业和地区互联互通继续发展。世界级的科技创新集聚区,其产业的形成,都是通过市场检验优胜劣汰演化的自然结果。这个机制也应该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广,通过培育市场、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发展教育,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决定产业的投资方向。
谈金融:让市场化金融配资能力服务应用到整个湾区
记者:金融科技特别是应用在金融监管方面,粤港澳大湾区该如何发展?
肖耿:未来,金融科技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目前金融的发展已经数字化,在这种情况下,金融监管可能不需要物理边界就能进行精准监测、管理和界定资金跨境流动的自由度。因此,未来可以借助金融科技设立试点,让跨境资金来往更自由。大湾区资本的流通,应该更符合大湾区实体经济的需要,大湾区企业、地方政府的资产可以全球定价,从而使得金融畅通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在金融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潜力在于把香港的市场化金融配置能力应用到整个大湾区,让整个湾区营造出市场化配置的金融生态系统。
记者:如何让科创资金在粤港澳大湾区内自由流动?
肖耿:现在很多地方提出成立科创基金,我认为科创基金的市场化非常重要。市场化就要实现全球定价、全球募款、全球范围寻找优质科技项目。尤其是重大的新兴产业投资,更需要市场的检验。长远来看,需要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体化的市场来考虑,形成一个经济金融生态圈。在这方面,还需要做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