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倡导“一带一路”为全球化“架桥筑路”

中国倡导“一带一路”为全球化“架桥筑路”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海南博鳌3月27日电】(新华社记者 周慧敏)在全球基础设施亟须完善提升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共同打造“一带一路”这样的公共产品?在27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一带一路’:为全球化‘修路’”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就推动“一带一路”为全球化“修路”展开了交流与讨论。

在全球化进程中,用“路”者多,修“路”者少。中国倡导、各国共建的“一带一路”,旨在将全球化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全球化“修路”。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董事长金立群表示,“修路”并没有那么简单,需要考虑很多方面,比如是否可持续发展,是否惠及当地人民,是否利用创新技术,以及如何解决基础设施扩展和减排之间的矛盾。

“修一条路很容易,但是修路不造成任何问题却非常难。”他说,所以亚投行的产生并不是要复制现有模式或者像几十年前一样去建设基础设施,而是要有全新的理念和实践。

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48个国家新增投资合计23亿美元,同比增长7%。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22.3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3.2%;完成营业额96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4.5%。

今年1月,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和秘鲁方面签署协议,将投资13亿美元在秘鲁钱凯港口打造6个到8个大型深水集装箱和多功能码头,这也是中远海运在南美的第一个合作项目。截至目前,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了18个港口和码头。

“港口建设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会起到非常大的拉动作用,可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而且更会给航运、港口、物流产业链发展,带来非常大的机会。”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董事长许立荣说。

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说,“一带一路”建设,除了必须发展硬基础设施,也要发展软基础设施。在“一带一路”第一发展阶段,已经取得一些初步成果,尤其是在硬基础设施方面,接下来软基础设施也一定要跟上来,才能支持硬基础设施的发展。

他认为,发展软基础设施一是优化金融风险管控,二是在法律架构下解决争端,三是除了双方合作模式外也可采用多方合作模式。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副董事长兼行长郑之杰说,作为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开行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累计为600多个“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融资,超过了1900亿美元。

郑之杰认为,应更好推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融资,一方面需要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共建平台,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国际资本、国有和私人资本等各类资本的优势,形成推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发展的合力;另一方面需要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建设发展、产业布局相互匹配的科学规划,规划先行。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张燕生表示,“一带一路”为全球化“修路”,不仅仅是中国的事情,也是全球的事情。

“希望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合作,能够推动全球化前行,能够让更多的人分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给我们带来的机会,带来的繁荣和发展成果。”他说。(完)


中美创新时报网